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理财叶师傅|港股有机会进一步下试 待关税政策公布再部署|Gary Sir @ 2025-04-02T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港股 美股 首季 关税
概念:港股首季
【明报专讯】美国新一轮关税措施公布前港股续调整,作为美联储局通胀指标的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高于预期,加上总统特朗普声言可能扩大对等关税至全球,加深市场对美通胀以至滞胀忧虑。亚洲股市于季结日随美股外围跌势而全线下泻,日、韩及台股大跌3%至4%,港股恒指亦最多跌逾400点,收市险守23,000点。 惟首季“埋单”计,恒指仍涨一成半,跑赢全球主要股市。
总结3月,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行动引发市场动荡,美股3大指数连跌2个月。回顾第一季,道指仍跌近1.3%,标指及纳指则录得2022年第2季以来最大的按季跌幅;港股周一未止跌,盘中最多曾跌423点,险守23000关,但总结首季仍升逾3000点。步入第二季,东升西降局面持续?另一方面,港股业绩期完结,哪些行业或个股值得留意?独立股评人温杰今早9时于《ET开市直击》为你捕捉港、美股次季部署策略。
环球股市步入第二季,市场聚焦普关税战的最新发展,美国总统特朗预料于明日4月2日(周三)公布对等关税政策,外界除了关注对美国的贸易伙伴冲击有多大,亦忧虑会否进一步加剧美国通胀及经济衰退风险。美股三大指数周一(31日)个别发展,道指及标指单日转向扭跌为升,纳指则收复大部分失地微跌,惟总结年初至今,首季表现欠佳,其中纳指累挫逾一成,下跌势头会延续至第二季?还是最坏情况已反映?
过去港股能够在全球市场“突围而出”,成交畅旺,相信亦是因为美股市场在首季持续出现急速调整,令部分资金流入港股市场,令港股变强,外间更形容此现象为“东升西降”。但近日美股有回暖的迹象,而一直持续高企的港股则呈现获利回吐,投资者有可能将资金抽调回美股市场博反弹,未来港股是否会继续“东升西降”,或是“西升东降”?投资者必须留意资金的流入流出动向,及成交是否会有所萎缩,建议继续持盈保泰,无须急进。
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公布对等关税措施,加剧市场恐慌并拖冧环球股市,美股喺今年首季最后一个交易日极度反覆,并出现单日转向行情,至于避险资产如美债及黄金受追捧,金价再创历史新高。美股道指周一低开201点后,跌幅曾扩大至435点,低见41148,其后大幅反弹倒升563点,高见42147,最终收市倒升417点或1%,报收42001;标指一度下滑1.65%至5488,属去年9月以来低位,其后倒升30点或0.5%;纳指最多泻2.71%,其后曾轻微转升,最终跌幅收窄至0.14%,报收17299。
受累美国关税的冲击,环球股市出现震荡,依赖美国出口市场的韩国、日本股市,昨日大跌3%及4%,但港股跌幅相对温和,下跌约1.3%。其实,即使恒生指数从高位回调逾千点,返回23000点附近水平,但毕竟今年首季累计升幅接近20%,适度调整十分正常,目前港股平均市盈率只是11倍,比美股估值低逾五成以上,依然具有很大吸引力。
笔者认为,港股毕竟在今年首季走势非常凌厉,更可谓跑嬴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但现实始终归于现实,在公布的经济数据未见改善下,即使市场有很多概念消息,对升势刺激可能只会较为短暂。在上述种种因素下,加上受累美国关税政策,令全球经济恐陷衰退风险。而目前市场欠缺利好消息承接下,投资者变得审慎,因而令港股近期波幅收窄。适逢期指月结及季结快将来临,相信短期内只能在23,000点至24,000点徘徊,要突破可能需要大成交配合。而两大巨企比亚迪(01211)及小米(01810)先后作出大型配股集资行动,令外界忧虑更多公司因而效法,加入“抽水”行列,引发配股集资潮,而车股、内房及科技股会是最大可能加入“抽水”行列。过去港股能够在全球市场“突围而出”,成交畅旺,相信亦是因为美股市场在首季持续出现急速调整,令部分资金流入港股市场,令港股变强,外间更形容此现象为“东升西降”;但近日美股有回暖的迹象,而一直持续高企的港股则呈现获利回吐,投资者有可能将资金抽调回美股市场博反弹,未来港股是否会继续“东升西降”,或是“西升东降”?投资者必须留意资金的流入流出动向,及成交是否会有所萎缩,建议继续持盈保泰,无须急进。
美股本周睇实特式关税日?????️港股短期仍受制20天线...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郭思治对中通社记者表示,31日是今年首季之季结,市场正关注美国统总特朗普加关税对金融市场之冲击有多大,他指出一众中资电讯股及银行股见上升之势,惟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等则略见反覆,不太受关税影响的中概股渐成资金避难所。(完)
港股方面,许长泰指出,第一季市况主要由中国经济政策、人工智能方面带动,即使美股表现一般,港股表现亦不俗,踏入第二季,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环球股市气氛有一定程度拖累,但内地企业对AI方面的运用及政府政策力度若能维持,港股及A股前景不宜太悲观,短期可能有调整,但第二季的基调仍然比较正面。此外,海外投资者对中港市场转趋乐观,并尽量分散风险,资金流入有望继续支持港股,加上国内科技龙头企业、电商、医疗保健行业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可令投资者有一定憧憬。
【明报专讯】今日是2025年首季最后一日,回顾年初至今全球主要股市表现,港股恒指上升3367点或16.78%,属出乎意料地跑赢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今期封面故事专访东方汇理财富管理香港分行投资策略主管曾敏聪分析第二季投资新形势。曾敏聪表示,虽然他对港股仍然审慎乐观,但美国会否调整对华政策始终属不明朗因素,故他预测恒指在第二季难以再次大幅跑赢美股标指,而不论在港股及美股,他均看好受惠人工智能(AI)热潮的科技龙头股。另外,他认为,假如俄乌战争结束,预料全球不少资金会流入欧洲股市,同样值得留意。
香港市场受美股波动牵连,恒生指数虽首季逼近25,000点,但关税阴影或拖累科技与出口股。美团(3690.HK)等中概股可能面临压力,其认沽期权(如假设编号29620)需求或因避险情绪升温。财政司司长陈茂波3月30日表示,外资正补仓港股,但若美经济放缓,资金流入或受抑。
另一方面,受对等关税阴霾所影响,市场风险胃纳明显缩减,除非突然取消所有关税,结束贸易战,否则即使美股偏软,亦唔会出现西降东升,因为整体风险胃纳收缩压力更大,毕竟AI前景虽无尽,但估值却仍有限。只系暂时特朗普对中国喺关税措施方面,未见特别严厉,暂时对中国嚟讲,风险仍可控,除非其后特朗普对中国于贸易战上下重拳,中港股市后市未宜过份看淡,但短期方面,港股已跌穿日线保力加中轴,而10日线已跌穿20日线,此死亡交叉出现后,为短期大市需整固并向下寻找支持嘅重要讯号。
对于美国关税政策,刘认为造成的影响可说是前所未有,形成世界格局进一步分化和恶化,未来的大国得有自己的供应链,有自己的内核产业和经济工业基础,才能在贸易战中生存和发展。她有感:“在贸易战中,中国的地位和位置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好。虽然关税影响是肯定存在,惟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创建雄厚先进的制造业体系,不可能因关税被撼动,故我更看好A股和港股。美股的模型和模式不同,在未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肯定是A股和港股。”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