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中证监就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提12项措施 @ 2025-01-30T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投资 险资 长期 资金 中证监
概念:长期投资资金
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实施长周期考核,是推动保险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中长期投资的一个重要举措。首先,从保险资金的属性来看,具有来源稳定、规模较大、偿付周期较长的特点,是典型的“投资长钱”,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也是国际上通行做法和基本模式,从我国国有大型商业保险公司资金运行的情况来看,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仍有一定空间。其次,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包括更多保险资金在内的中长期投资资金的参与,以减少短期波动,增强长期发展韧性;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也会对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产生积极影响。
提高权益占比,体现在提高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具体包括: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中长期资金的投资资金来源稳定,规模增长稳健,提升其权益投资占比有望为权益市场带来确定性较强的增量资金。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需要投资端与融资端共同发力,金融领域领导机制顶层设计,各管理部门积极协同落实。”郭雳表示,此次《方案》的落地将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破除制度性障碍,增强相关主体的激励和资金运用空间,推动“耐心资本”投资规模和比例上的提升。长期来看,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有望更趋合理,而随着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加强和投资者回报的稳步提升,中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也将在更大范围内深入人心。
中国太保表示,此次方案提出拉长考核周期、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措施,对于推动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具有深远意义和积极影响。当前我国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作为“耐心资本”,通过拉长考核周期,保险资金能够在市场短期波动中保持战略定力,专注于长期价值的创造。同时,在当前利率下行的环境下,推动险资入市不仅有助于实现资金、资本和资产的良性循环,还能提高保险资金配置的灵活性,促进其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
太平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周期考核使得保险资金摆脱短期考核压力,更加注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对保险资金投资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保险资金的“耐心资本”属性。
广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陈福表示,保费收入增长推动资金运用余额的提升,以及低利率环境下增配权益缓解资产荒压力。保险资金是目前权益市场确定性较高的增量资金。近年来受储蓄需求的爆发,保险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产品,保费收入快速增长推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快速增长。而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快速增长的同时,受长端利率中枢快速下移、非标资产逐渐到期等综合因素影响,保险“资产荒”压力骤升,同时行业债券配置比例达到48.3%,接近海外成熟市场稳态下的债券配置比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险资有望增加权益资产来应对低利率环境。当前保险资金权益配置比例(股票+基金+长期股权投资)为20.4%,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4%,对应的权益配置上限为25%,而上市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200%以上,因此,权益配置规模和实际配置比例均有提升空间。
就在不久前,为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推出了从推动商业保险资金提高投资A股比例、到全面建立长周期考核等一系列举措(参见财新网《六部委联合发文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这一举措的意义深远。一方面,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加大股票投资是当前险资资产配置较好的选择。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资本市场具有较大的投资潜力,保险资金的大规模入市,不仅能够为保险公司自身带来更可观的投资收益,也有助于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进一步提升保险行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对于 A 股市场而言,大量保险资金的流入将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和稳定性。保险资金作为长期投资者,更注重价值投资和长期收益,能够引导市场形成更加理性的投资氛围,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该行指,中长期资金主要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部分公募及私募资金、部分银行理财及信托等。从可得数据看,截至去年9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2万亿元,其仓位有所提升,保险持有股票及证券投资规模4.1万亿元,仓位为12.8%;截至2023年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约3万亿元;截至去年9月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期末资产约3.5万亿元。2000年以来,受益于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各类长线资金在政策指引下不断加大A股投资,其投资范围、投资比例、考核制度等亦跟随制度改革而不断演进,较多偏长线资金均有专项制度文件,其投资A股也有不同的比例安排。中长线资金追求绝对收益,过去主要以配置固收类资产为主,股票资产配置比例有提升空间,也依赖于市场情绪改善。
庞亚平:《方案》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优化市场资金供给与投资者结构,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更好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推动形成“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资本市场生态,实现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看,固收类资产是险资青睐的“压舱石”,权益类资产的占比虽然有所增加,但拉长周期看,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上市险企在2024年三季报中纷纷表示,提升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在1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鼓励保险资金稳步提升投资股市比例,特别是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要发挥“头雁”作用,力争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力争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金公司非银金融团队看来,《方案》对于国有保险公司考核方式的修正将有助于险资从更长周期视角制定投资决策,同时其他配套措施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改善险资长期投资回报,长期角度来看有助于险资更好地发挥其长期资金属性。
花旗测算指出,保险等四类机构每提高A股配置比例1个百分点,流入A股的资金有望增加4320亿元。其中,保险、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年金基金对A股的配置每增加1个百分点,该市场将分别新增3220亿、300亿、190亿和610亿元资金。海通证券在研报中提到随着宏观流动性改善,叠加基本面预期修复推动风险偏好回升,2025年A股全市场增量资金有望进一步放量,预计增量规模达2万亿元,其中被动资金、险资或仍是入市主力。伴随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A股ETF有望受益于长期资金的配置型力量,同时险资的权益资产配置仍有较大增量空间,预计2025年两者合计增量规模望超1万亿元。
2024年9月24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中长期资金入市改革的三大核心方向,分别为: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此次《实施方案》的落地对前期《指导意见》所确定宏观方向予以进一步明确,后续中长期资金入市有望围绕多项细则的推出进一步落于实处,系统性推动资本市场发展。
肖远企表示,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超过4.4万亿元。从保险资金运用来看,资本市场和未上市企业是主要投资方向,目前,股票和权益类基金投资占比是12%,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占比为9%,合计21%,反映出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在投资长期方面的优势和决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主管媒体《中国银行保险报》报道指,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参与机构包括中国太保子公司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保险子公司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规模520亿元人民币,当局近日已批覆开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蓝鲸新闻记者解读表示,《方案》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可以提升商业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参与度。其次,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以鼓励其进行长期、稳定的投资,能够减少短期波动对保险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此外,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并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可以进一步探索和优化商业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的投资策略。
资本都是逐利的,一旦资本在市场中赚到钱,自然不愿离开。当前,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逐步清理,证监会多次表态,通过深化改革扫清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关键是这些资金在市场中获得保值增值、长期回报,这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A股市场生态,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投资者通过价值投资、买好公司,与伟大的企业一起成长,获得长期回报。
对于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中国太保近日表示,首批试点基金设立以来,运行顺畅,投资绩效优秀。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保险资金作为长期投资者在股票投资方面的实力与能力,也提振了市场对股市投资的信心。公司持续看好加大长期股票投资力度的前景,并积极研究参与其中。
险资举牌是指保险公司持有或者与其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持股上市公司5%股权,以及之后每增持达到5%时需依规披露的行为。业内人士认为,平安人寿近期两度举牌银行股,或是看中其高股息特征。作为中长期资金的代表,险企通过增配稳定分红的高股息资产,可获得相对稳定的较高投资收益。同时,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的经营状况相对稳定,这与险资的投资理念高度契合。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