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演习揭钓鱼电邮自称人事部“上钓”率最高|即时新闻|中港台 @ 2025-01-23T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钓鱼 去年 电邮
概念:去年香港网络钓鱼事故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曾立本)去年首11个月香港警方共录得187宗电邮骗案,绝大部分以针对企业为主,损失金额约1亿元,对“中招”中小企财政构成严重影响。虽然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过去5年香港涉电邮骗案数字持续下跌,但警方前日(21日)公布“钓鱼电邮演习2024”结果显示,216间机构共37,220名职员参与者,在收到4封不同主题的模拟钓鱼电邮中,有11.5%参与者最少点击一条钓鱼连结,甚至有参与者按下连结后再输入个人资料,反映机构有必要强化内部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减少点击钓鱼电邮的风险。
钓鱼电邮像真度越来越高,市民不留神就有机会误中陷阱。警方指,过去5年间电邮骗案有下降趋势,由2020年的767宗,回落至去年首11个月接获187宗,损失金额亦随之下跌。2020年涉款22.5亿元,至去年首11个月降至1亿元,去年损失最高的电邮骗案涉及一宗虚拟货币的钓鱼诈骗,金额达1634万元。
警务处网罪科去年底举办钓鱼电邮演习,共有216间来自机构参与,总参与人数创新高达37,220人。演习结果显示,钓鱼连结点击率最高为“人事部门问卷调查”邮件,达到9.5%,估计因电邮注明由参加者的公司发出,并表明问卷调查为强制性;其次则是“银行帐户安全警示”及“IT部门系统测试请求”电邮。
近年电邮骗案猖獗,不少企业“中招”失财,本港警方去年首11个月亦录得187宗相关个案,平均每宗案件损失高达55万元,警方为提升企业员工的防骗意识,近年接连举办钓鱼电邮演习,其中刚于去年底完结的演习,参与者会在一个月内收到4个模拟钓鱼电邮,结果逾7成企业有员工点击了最少一封电邮 ,近6成点击最少两封,更有超过1成点击全部电邮。举办演习的警方代表指出,数据反映企业有必要加强培训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不能掉以轻心。
办公室工作每日都有很多电邮来往,有网络专家表示,电邮仍然是关键的威胁媒介,全球每天有34亿封钓鱼电邮,每一秒钟都对企业构成风险。因应过滤技术以及公众意识提升,电邮骗案数字和损失总金额2019年起持续下降。不过去年最大的一宗,有受害机构仍然损失逾1,600万元。
钓鱼骗案的骗徒会冒充别人发送电邮,要求事主点击内嵌连结,透过不同方法式以获取敏感个人资料等。执法部门在去年8月至12月,举行钓鱼电邮演习,共有逾3.7万名来自216间不同类型企业员工参与。
警方称,涉及电邮骗案的案件及金额自2019年起减少,但近期演习发现假冒的人事部问卷调查,容易令到企业员工受骗。以往电邮骗案,主要是“钓鱼电邮”,即骗徒随意广发附有病毒连结的电邮。不过,警方接获的个案有减少趋势,去年首十一个月录得187宗,合共损失金额约1亿港元,按年分别下跌百分之1.1及35。最大金额的一宗是涉及一间在社交平台群组,进行虚拟货币交易的投资公司,其主管去年十月收到一名假冒公司商业伙伴电邮,按指示将约1,600万元的虚拟货币放入指定电子钱包。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网络安全组警司陈纯青说∶“以往是由电邮,转变到日常我们心目中一些短讯或者是通讯软件,这个钓鱼攻击是无一个停止。AI生成式的进步,提升了刚才我说整个整体‘钓鱼攻击’的能力,并不单单说‘钓鱼电邮’。”为提高企业意识,警方去年邀请200多间机构、合共约3.7万多员工参加演习,向他们发送四个“钓鱼电邮”,再统计有多少人按入模拟的有毒连结。最多人“中招”的是,伪冒成人事部发出的问卷调查。陈纯青表示∶“当中最大的原因是,该封电邮注明了由参加者的公司发出,并表示问卷调查是强制性,而且该电邮没有文法上的错误。很多时骗徒为令电邮地址,跟合法的正常电邮地址相近,很多时将字母或数字改变,例如将L改为1字、O字改为零字。”警方提醒,点击连结进入的网站,如果未能转换语言或有部分按钮失效,也是高危的特征。
警方网罪科与香港互联网注册管理有限公司(HKIRC)合办,并由网络安全企业FORTINET提供技术支持,于去年8月至12月举办了“钓鱼电邮演习”,以提升市民对可疑电邮的警觉性。HKIRC行政总裁黄家伟工程师表示,演习结果显示,有4285名用户(11.5%)点击了最少一封钓鱼电邮,较去年减少3.9%,反映用户对钓鱼电邮意识有所增强。在企业层面方面,有167间公司(77.3%)的机构员工点击了最少一封钓鱼电邮,较去年61.6%,上升15.7%;点击全部四封钓鱼电邮的员工更多达14.4%。而最多员工中招的是“人事部门问卷调查”钓鱼电邮,达到9.5%。结果反映机构有必要强化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训。
相关报道:电邮骗案全球猖獗 警方举办钓鱼电邮演习 助企业防骗
电邮骗案|AI沦网络钓鱼骗徒工具 警吁留意电邮地址是否有异
“网络钓鱼”骗案屡见不鲜,本地电邮骗案去年首11个月数字虽比前年同期轻微下跌两宗,至187宗,但平均每宗损失达55万元,且绝大部分针对企业为主。全球平均每人每两日就会收到一封钓鱼电邮,而AI生成商务电邮诈骗数字自2022年以来激增17倍。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网罪科)去年续与网络安全服务界合作举 ...
他续指,尽管电邮骗案数字下降,但公众不能松懈对可疑电邮的警惕。以2024年首11个月的187宗电邮骗案为例,平均每宗案件的损失仍高达55万港元。去年更有一宗电邮骗案涉及高达1634万元虚拟货币。
警方联同网络安全公司在过去连续两年举行钓鱼电邮演习,向参与的机构员工发出模拟钓鱼攻击的电邮,最新一次在去年8月至12月进行的演习,在216间参与机构中,超过77%的机构员工,曾点击最少一封钓鱼电邮 ,另有330人曾输入个人资料,当中点击率最高是模拟公司人事部发出的问卷调查。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