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消委会接获过百宗有关电动车的投诉部分与充电服务有关 @ 2025-01-16T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充电 电动车 消委会 投诉
概念:电动车投诉去年 , 电动车充电服务投诉
其中一个个案的投诉人在所住屋苑停车场通宵充电,但发现充电桩会在半夜突然停止充电,例如有一次曾经充电667分钟,只充了44千瓦小时,另一次充电719分钟,只充了41.1千瓦小时,投诉人指充电公司是按时加按量收费,认为自己蒙受金钱损失,亦造成不便。充电公司回覆消委会表示,充电站受充电设备限制,系统会在电力骤降时停止充电,导致充电不足,对此表示歉意,并同意退多收的款项,投诉人最终接受退款,事件解决。
第三宗个案则涉及投诉人充电后未及时驶走车辆,导致收取高额费用。投诉人指,曾驾驶电动车到商场内的C公司中速充电站。收费表显示。1小时充电收费应为14.6元,非一般会员价16.2元,但投诉人泊车充电1小时40分钟,结算时被收取166.2元费用,包括遭收取每分钟5元的闲置费,并达收费上限$150,另外16.2元为1小时充电服务费用。投诉人质疑充电站收费表没有列明闲置费,同时收费过高,要求公司退还多收费用,但遭到拒绝,遂向消委会求助。C公司解释称,应用程式有列明充电费和闲置费的收费安排,而客户需要先输入特定的“充电邀请码” 进行验证才可享有品牌优惠。
针对过夜充电桩的问题,驾驶电动车10年的消委会数码市场发展与资讯科技谘询小组召集人潘释正指,充电桩在电力骤降时停止充电是重要的安全设计;又指很多电动车会在应用程式, 显示充电预计所需时间,认为颇准确。惟若要为充电桩的充电速度设标准,他直言有困难,因不同车款型号、电池物料、余下电量等,均可构成影响
电动车在政府鼓励车主以电动车取代汽油车的“一换一”首次登记税宽减计划推动下,截至2024年11月,电动私家车占整体私家车总数已达约17%,而电动私家车占新登记私家车的比例亦跃升至大约7成。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电动车的能源效率与续航力亦不断提升,然而根据国际消费者研究及试验组织最新发表的汽车测试报告显示,即使属同一类别的电动车样本,基于设计、用料和整体车重量等因素,平均耗电量可相差达25%,而根据平均耗电量推算出的续航距离,最高更可相差超过1倍。测试同时发现充电池容量的高低,与续航力亦未必成正比,消费者应留意驾驶习惯亦会影响实际的续航距离,例如经常急剧加速有机会增加耗电量而令实际的续航距离下降。随着电动车的普及,以致对充电服务的需求相应增加,消费者委员会不时接获相关的投诉,例如充电站供电不稳定、没有充足的充电位,及相关的收费争议。消委会提醒商户要经常检查充电设施,确保达到收费计划所承诺的充电量,亦应与停车场管理公司做好协调,改善充电位的管理,以符合消费者的合理期望。消费者亦应事先了解充电站的收费细节,包括充电费及停泊闲置费用等,比较不同的充电计划以拣选合乎自身需要的充电服务。
投诉人驾驶C品牌电动车至商场的C公司中速充电站,购买1小时充电服务,于2时17分开始充电,3时57分驶离。投诉人查看应用程式后发现收费为$166.2,其中$16.2为1小时充电费,但系统显示其电动车闲置达40分钟,因此收取每分钟$5的闲置费,达到收费上限$150。投诉人认为充电站现场未张贴闲置费的收费告示,且在填写应用程式资料时已标明电动车属C品牌,应享有C公司的充电优惠。根据收费表,1小时充电应为$14.6,而非一般会员价$16.2。投诉人认为C公司滥收费用,要求退还多收的款项但未果,遂向消委会求助。
有投诉人不满充满电后闲置车费大增10倍,但没有清晰告示。亦有个案投诉为流动充电位缴付近700元月费后,两次遇到车位被时租车辆占用,质疑不符广告推销所指充电位与月租位比例一比一。消委会促请服务供应商改善。
投诉人梁小姐驾驶电动车到某购物商场内的某公司中速充电站充电。充电前须下载应用程式并绑定付款信用卡。梁小姐购买一小时充电服务,并于2时17分开始充电,她于3时57分驶离并查看应用程式,显示收费为166.2元,当中16.2元为一小时充电费,但系统录得梁小姐闲置了设施达40分钟,故收取每分钟5元的闲置费,收费达上限150元。然而,梁小姐回想充电站现场并没有张贴有关闲置费的收费告示。
过去3年,消委会共收到508宗有关电动车包括充电服务的投诉。消委会今日(15日)公布最新一期《选择》月刊,指不时接获相关的投诉,例如充电站供电不稳定、没有充足的充电位,及相关的收费争议。该会提醒消费者亦应事先了解充电站的收费细节,包括充电费及停泊闲置费用等商户亦应经常检查充电设施,确保达到收费计划所承诺的充电量。
其中一个案的投诉人驾驶某品牌电动车到商场同一品牌公司的中速充电站,购买1小时充电服务,总泊车时间1小时40分钟,总收费166.2元,当中16.2元是充电费,其余150元是40分钟的“闲置费”。
消委会去年接获179宗涉及电动车的投诉,不少跟充电服务有关,提醒驾驶者要注意充电服务使用条款。政府鼓励新能源车,不少车主想转换电动车,但都担心充电问题。消委会去年就接获179宗涉及电动车的投诉,主要都是同充电有关。有投诉人向所住屋苑停车场,以约125元购买10次充电服务,可以在通宵充电50千瓦小时,但多次发现充电不足,亦试过充电桩半夜停止充电,要用手机程式重启。亦有投诉人到商场停车场,用16.2元充电一小时,但充电后未有驶离装置,要收取每分钟5元闲置费,结果要多付150元闲置费,即要多付约十倍费用。投诉人指,商场无张贴相关收费告示;商场则解释,应用程序已列明收费安排,拒绝退款。另有消费者投诉购买充电月费计划后,但多次都没有空置充电车位,与广告声称、月费用户比例与车位1比1的说法不符。消委会提醒驾驶者,购买充电服务前,应先了解服务条款。消委会数码市场发展谘询小组召集人潘释正说:“充电过程内,考虑充电地点和充电速度,消费者也要考虑收费模式和充电时间,和会否参加月费计划。”消委会又建议消费者,不时查阅条款和收费是否有改变,亦促请供应商要确保服务质素和收费条款清晰。
投诉人王先生习惯晚上为电动车充电,早上拔除充电线,故选用所住屋苑停车场的充电站,并购买A公司过夜12小时的中速充电服务,收费约125元。惟他翌日早上醒来透过APP发现充电桩半夜突然停止充电,需要他手动重启充电。他查阅纪录后发现5月中旬充电667分钟共44KWH;5月下旬充电719分钟,最终只得41.1KWH。
政府近年致力推动电动车普及,惟充电设施不足及服务争议等问题备受关注。消委会今期测试了电动车续航力及量得的充电时间测试,并指出在去年共收到179宗有关电动车的投诉,较前年的122宗有所增加。其中有车主投诉在商场充电站使用一小时充电服务,惟停泊不足两小时被索价166.2元,其中150元竟为闲置费用,但充电站无张贴相关收费告示,惹来车主不满。
【有线新闻】消委会去年接获179宗关于电动车的投诉,有投诉人指充电车位供应商未有提供足够泊位,亦有人投诉车场充电收费不清晰。
电动车的使用越见普遍,相关的消费投诉数字也有所上升。据消费者委员会称,去年共收到179宗有关电动车的投诉,多于2023年的122宗。有投诉人表示,因为充电后将车闲置了40分钟,竟致收费由约16元飙升至逾160元,但最终涉事公司以已列明收费安排为由拒绝退款。另有投诉人则反映,购买通宵充电的服务后,却发现半夜需要透过应用程式手动重启,才能继续充电,结果充电逾11小时却不足50KWH。
有投诉人驾驶电动车到商场内的充电站,购买1小时充电服务,并于相隔1小时40分钟后驶离。投诉人后来查看应用程式,显示收费为166.2元,当中$16.2为1小时充电费,系统录得投诉人的电动车闲置了40分钟,故收取每分钟5元的闲置费,达收费上限$150。投诉人认为充电站现场并没有张贴有关闲置费的收费告示,遂向消委会求助。
消委会去年接179宗有关电动车投诉 吁充电供应商确保服务质素
消委会表示,去年收到179宗有关电动车的投诉,包括充电设施供电不稳、车主被收取闲置费用。消委会促请充电服务供应商,厘清收费细则。
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广电动车使用,但充电设施及相关服务却成为争议热点。根据消委会的最新报告,2024 年共接获 179 宗有关电动车的投诉,较 2023 年的 122 宗显着增加。其中一起投诉案例引发关注,一名车主在商场充电站使用一小时充电服务后,因闲置 40 分钟被征收高达 150 元的额外费用,总金额达 166.2 元,并未事先清晰标示相关费率,令车主感到不满。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