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些部署与你有关! - 神州 - 香港文汇网 @ 2024-12-15T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经济 中国 政策
概念:中国政策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信建投在其报告中表示,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需要高度关注会议的主题词,这决定了来年宏观经济主线以及政策导向。例如,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是“房住不炒”及“三去一降一补”;2017年会议主题词是“深化供给侧改革”和“破、立、降”;2020年主题词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和“强化反垄断”。
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由于美国可能提高关税,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可能会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她补充道,这包括在即将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对2025年采用更具支持性的政策基调。
会议指出,要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既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正视困难、保持清醒。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注重目标引领,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强化系统思维,注重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放大政策效应。要紧抓关键环节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针对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和外部挑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针对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持续用力推进风险处置。要大力提升抓落实的效能,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还有两个特殊背景:一方面,中国在今年四季度改变施政思路,大力刺激经济,市场希望看清这种政策趋势是否会延续;另一方面,2025年,中国将面临特朗普上任带来的关税威胁,为中国经济当前的主引擎“出口”投下阴影。
逆周期调节并不鲜见,但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意味着更多的政策空间与可能。事实上,货币政策的改变,只是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一个切入点。未来,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着力点,将从货币政策扩展至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更多领域。值得期待的是,随着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加入,明年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的力度、精准性和协同性有望进一步提高,它们将合力托举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通道。 (作者:顾阳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政策如何调整【债市周报】政治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接连召开 2024宏观政策如何定调?【权益周报】市场短期上行动能偏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行业布局有何指引?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最大的政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汪涛:如何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要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五个关键词、四大经济主线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基调
此次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明明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能通过提升额度、拓宽使用范围等方式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此前表示,“两新”政策下一步安排,一方面将开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总结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待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公开发布,持续以“两新”政策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
中共最高决策层星期一(12月9日)承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仍在减缓的经济,强化明年的经济增长。这是中国当局约14年来首次放松货币政策。
《新华社》在政治局会议为经济工作会议吹起“前奏”前夕,连发六篇《当前中国经济问答》系列文章,当中涵盖经济增速、内需提振、企业经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六大热点问题,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重磅会议召开前的吹风。
作为判断当下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最权威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近日举行。在本次会议上,涌现了多个新提法、新表述备受市场关注。《财经夜行线》栏目推出特别节目,《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表述”如何带来经济“新变化” 》,邀请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做客演播室,一同探讨相关话题。在明年工作的总基调中,在保留去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基础上,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额外增加了“守正创新”的表述。对于如何理解“守正创新”,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守正创新”就是坚守“正确”道路,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径。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在7月份的时候,中央就及时研判经济形势变化作出了增量政策的部署。在9月下旬,中央及时把握时机,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一揽子增量政策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无论是在政策的力度上,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空前的,在我国宏观调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INVESTING.COM - 中国将于周三(11日)启动为期两天的高层年度经济会议,预计此次会议将提供更多关于刺激计画的线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周三开幕,会议结束后将于周四发布公告。此次会议是中国最高决策机构的集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为“2025年中国经济怎么干”指出方向。会议有哪些新论断、新研判、新提法、新举措?2025年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将在本周召开,会议将初步确立2025年经济发展基调及政策取向,讨论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财政赤字等相关决议,但可能2025年两会才会公布具体量化指标。考虑到全球局势复杂度明显上升,尤其是美国政府换届后全球经贸形势面临不确定性,也不排除从会议到2025年两会正式宣布之间,政策仍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我们预计,会议所提出的总体政策基调维持积极态势,隐含的经济增长目标或在5%左右,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表述上仍偏扩张。地产、化债方面,现阶段可能主要聚焦已颁布的政策执行,如拓展“白名单”项目贷款、推进收储政策,及妥善完成存量隐性债务置换等;新增政策可能着力于促进消费及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等领域。
备受市场期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2日闭幕,会议讨论了2025年的主要经济目标和政策基调,会议精神与我们此前预期和本周政治局会议基本一致(参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与往年类似,主要政策目标和大部分政策支持措施将于2025年3月的两会前后公布,而非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同时面临国内需求不足和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不过会议并未直接提及美国加征关税的风险。因此,会议要求2025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并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核心要务。会议强调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后者直接呼应了当前持续的通缩压力,这也会是稳定市场预期和优化政策设定的重要抓手。此外,会议要求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总体而言,本次会议为稳增长设定了更积极的宏观政策基调,不过诸多政策细节仍待确定和公布。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业内人士认为,本次会议整体定调积极,明年宏观政策有望继续加码。
早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习近平已于星期一(12月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为2025年的经济蓝图定调。特别是针对明年的货币政策,此次会议首次打破一贯的“稳健”基调,转而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表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被外界广泛解读为中共高层对明年经济前景充满危机感。此番释放的所谓“鸽派立场”包括积极降息、降准、扩大财政支出及刺激经济增长,显着提高了市场对明年政策“加码放水”具体力度的期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舵定向。
本站讯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中国经济前沿2024会议于11月25-26日在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中国发展与能源转型,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致辞,来自澳大利亚、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院长姚洋教授、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教授应邀作了主旨报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宋立刚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中国经济研究项目主任周伊晓副教授作了会议总结。
中新网12月13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多家外媒称,此次会议吸引投资者密切关注,以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方向。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政府更加果断地推出强劲措施来引领经济增长,彰显出中国稳增长的决心。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