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港股午后倒跌 早市曾升655点 交投活跃逾2,000亿 药明系、内房、三桶油偏软 @ 2024-12-10T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政策 中国 宽松
概念:中国经济 , 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
      中国共产党12月9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2025年的经济政策等。关于2025年的经济政策指出,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明了扩充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的态度。
综合内媒报道,中国上一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2008年11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快速覆苏而提出,这一阶段的宽松货币政策延续到了2009年和2010年。在随后经济企稳回升后,2010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以此来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的局面,这标志着上一轮货币宽松期结束。
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可能给债券市场带来小幅提振,因为债券价格会在利率下降时上涨。但中国家庭持有的债券也不多,中国的债券主要由银行持有。
相关报道【中国改革】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与挑战【中国改革】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改革中央政治局会议: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权威专家:一揽子增量政策不是简单刺激 是政策逻辑的重大调整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的难点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央行: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需持续推进 更注重价格型调控凌华薇对话陆磊:详解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背后的逻辑
《大行》大摩:中国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或支持市场情绪 真正政策可能着重于2025年利率改革
中国银河宏观也认为央行将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保持宽松基调,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其一,“宽货币”方向仍将延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较大空间,为配合财政化债和扩张性政策工具,2025年降准幅度或在100BP-150BP之间。与此同时,加强货币财政协同,预计2025年央行净买入国债超2万亿元,并积极运用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其二,相机抉择实施降息,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全年政策利率的累计降幅可能在20BP,引导5年期LPR下调40~60BP。其三,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近期表示,多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一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由此建议,2025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应设定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建议将CPI设定为2%的目标,也即如果CPI同比增速没有达到2%,货币政策将不会停止宽松。
《财联社》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明年经济政策的总体定调,意味着中国十余年来在货币政策立场上的首次转变,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上一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 2009 年至 2010 年。
这是14年来,中国再提“宽松”的货币政策。分析指,这意味着2025年很有可能出现强有力的财政刺激、大幅降息和资产购买等,以应对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可能的关税威胁。
〔财经频道/综合报导〕中国官方媒体周一(9日)援引政治局会议报导称,北京明年将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支持经济增长措施的一部分,这标志着自2010年以来首次转向宽松政策。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明年的经济工作,宣布明年会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彭博新闻指出,这是中国货币政策14年来首度改变。
中国政治局会议大释利多:表态“适度宽松”、更多政策调整(图:SHUTTERSTOCK)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这标志着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自2011年起,中国已经连续14年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上一次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至2010年。(财新网)
另外,会议还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国自2011年以来首次调整货币政策,意味着延续14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将调回2008年至2010年的“适度宽松”取向,也是中国三类货币政策中最宽松的取向。
12月9日,一场重要的会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5年经济工作,并提到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以来,中国长期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这一次货币政策的前缀变成“适度宽松”,意味着什么?
周一盘后市场再度重来重磅利好,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直接强调了要稳定楼市股市。这个定调无疑有利于市场信心重塑。中国政治局誓言在2025年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立场的首次重大转变,还承诺在财政政策、稳定楼市和股市方面采取 "更加积极主动 "的态度,同时承诺 "大力促进消费"。
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25年中国经济。货币政策自2011年来首次转向适度宽松、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大力提振消费等重磅政策,点燃了市场情绪。
2008年11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快速复苏。此政策延续至2009年和2010年。2009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出当前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2010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以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的局面。这标志着政策基调的重大调整。
历史上,中国仅在2009-2010年实施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受政策提振,中国资产开启年底“狂欢盛宴”,隔夜美股中概指数率先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最高暴升10.6%,创下过去三个月以来最大盘中升幅。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