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中国上季GDP增4.6%胜预期 刺激措施发力 全年“保五”有望达标 @ 2024-10-21T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经济 中国 增长
概念:三季度经济增长
中国第三季经济增长4.6%胜预期 前三季增4.8%
第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大趋势没有变。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高1个百分点,对前三季度增长贡献率近四成;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3.3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的前提下,经济发展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的大趋势没有变。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9月份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好转,市场预期改善,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分析称:“今年的外贸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前三个季度进出口总额均超10万亿元大关,显示出我国外贸强劲增长动力。这背后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于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而我们的竞争力则来自于高度完备的制造业供应链、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的快速进步。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动荡不定,不利因素很多,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不断拓展的基础和保障。”
第一,尽管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增长略有波动,但是从累计看,国民经济运行稳的总基调没有改变。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这四大宏观指标来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是总体平稳的。刚才我已经向大家发布了数据,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其中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这些指标波动幅度并不大,而且是在预期目标附近。就业、物价运行也是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上半年也是5.1%。其中,二季度是5.0%,三季度是5.2%,调查失业率总体比较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用这个来反映通胀的变化程度,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上涨0.3%,一季度是同比持平,二季度上涨0.3%,三季度上涨0.5%。另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今年的外贸形势总体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出口增长6.2%,而且我们外汇储备又重新回到3.3万亿美元。所以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这四大宏观指标判断,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定运行的总基调没有变。
中国当局星期五(10月18日)表示,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4.6%。这略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但是自2023年初以来的最低增速。尽管上个月的消费和工业产出数据超出预期,但房地产行业下滑仍然是北京在试图提振经济增长时面临的一大挑战。
“我们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长4.7%,2025年增长4.8%。”经济学人智库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苏月表示,今明两年中国政府将安排1-3万亿元的额外财政支持,以提振实体经济、调整银行资本、稳定房地产市场。加上明年计划的长期专项债券投资,预计将对2025年的经济增长产生主要影响。
当前的中国经济数据表现出色,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显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不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结构调整的压力依然存在,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继续关注政策的落实和市场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信心,但如何稳定住市场,并推动高质量发展,仍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消费市场的活跃度和物价水平也是值得关注的,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就业市场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消费信心和生活质量,需要各方继续协同努力。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显着,如何继续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防范金融风险,是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方向。
10月18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会上,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9月份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好转,市场预期改善,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相关报道【财新周刊】向天空要GDP|特稿精选新阶段的中国经济与财政政策【财新周刊】封面报道|中国经济:前瞻与建言财新调查|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放缓至4.4% 9月消费增速或低位改善汪涛:预计9月经济活动疲弱,三季度GDP增长放缓外交部: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有信心魏尚进:中国经济刺激方案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胡祖六:观察中国经济 最关注消费支出指标
路透社进行的一项民调则显示,中国经济在2024年将可以实现4.8%的增长,无法达到政府此前制定的增长目标。而202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降温,只能实现4.5%的增长。接受路透社问卷调查的专家们预测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5%,低于第二季度的4.7%。这也是2023年第一节度以来,中国经济季度增幅最低的一次。
中国国家统计局称,中国经济在7月到9月这三个月里环比增长0.9%。推算全年,三季度的年增长率约为3.6%。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8日讯 五大A股上市保险公司近日陆续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下同)。经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5家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3814.47亿元,同比增长5.8%。
这种阵痛如何体现?某券商宏观研究部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张洪向《财经》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房地产和大规模基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仅比1月-8月(10.2%)放缓0.1个百分点。作为一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的确给近两年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拖累作用,也使得地方政府依靠卖地赚钱的土地财政模式逐渐变得不可持续。张洪说,“加上前多年的借债发展,导致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地方债务风险加重。“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模式转换面临阵痛的表象之一。”
前三季度,工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制造业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品表现亮眼,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具有竞争优势的新能源相关行业,生产也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迅速,为我国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五(10月18日)发布今年第三季的经济增速为4.6%,虽优于外界预期,但已连续两季低于年初设定的5%的全年目标。中国官方自9月底以来,救市态度转趋积极,接连祭出一揽子的景气刺激方案,但分析人士说,刺激方案来得太迟,而且未对症下药,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要靠第四季扳回一城,达标保5%的难度很高。
1174931492024-10-18 12:21:58:590吴晨笛中国发布丨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指标波动幅度不大,且在预期目标附近10008025226中国发布中国发布HTTP://NEWS.CHINA.COM.CN/2024-10/18/CONTENT_117493149.HTMLNULL中国网9月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积极的变化,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101吴晨笛/ENPPROPERTY-->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记者会上表示,“首三季经济增长4.8%来之不易......但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运行”,称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实现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预期目标信心增强,“预期第四季经济会延续9月已现出现的企稳回升态势,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
澳大利亚最大养老基金的投资主管说,中国最新一轮的刺激措施可能有助于稳定该国的房地产危机,但投资者应该为经济繁荣时期结束做好准备。据彭博社报道,澳洲超级年金(AUSTRALIANSUPER)首席投资官德莱尼(MARK DELANEY)在悉尼举行的彭博社活动中说:“中国经济大繁荣的时代已成过去。”该机构管理着超过3410亿澳元(2998亿新元)的资产。德莱尼指出,中国经济接近9%的年增长率已经成为过去,他预计未来增速将从4%或5%起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推出一揽子计划提振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降低借贷成本,以及将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首付要求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等。德莱尼说,“政府非常希望保持房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7和3.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9%;私营企业增长5.5%。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8%、26.0%、25.4%。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9%。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0%。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527亿元,同比增长0.5%。
4.8%的背后是什么?6组数字看前三季度中国经济
中国着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看好亚细安在未来十几年的经济表现,形容这个区域经济体将会是另一个“中国奇迹”,有望重现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的荣景。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星期五(10月18日)在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的一场讨论会指出,亚细安是区域化中心,也是中国持续推动全球化的枢纽。亚细安现拥有近7亿人口,相当于中国的一半。在李稻葵看来,亚细安未来十几年的经济增长,以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令人感到振奋,自然而然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同时吸引中国企业家和工商界人士,他们许多都涌向了狮城。李稻葵称,“我在新加坡能见到的中国商人,比在北京或上海还要多。” 这场讨论会的主题是“全球挑战下的区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