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有市民认为港铁加价不合理亦有市民称无奈接受- RTHK @ 2024-03-27T0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港铁 加价
概念:港铁可加 , 票价封顶机制今年加价
港铁今年又加价!政府统计处今日(26日)公布去年第四季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变动为5.2%,连同早前公布数据计算,得出今年加价3.2%,在不追加去年1.85%延后加覆下,数字就已触发方程式封顶机制,超过去年第4季家庭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变动的3.09%,故按机制今年港铁最多只可加至封顶的3.09%。
【点新闻报道】港铁今日(26日)宣布,根据可加可减机制,票价今年加价3.09%,预计6月生效。今次是方程式引入港铁物业利润计划后连续两年加价。目前港铁计算票价调整的方程式为:(0.5×上一年12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变动)+(0.5×上一年12月的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按年变动),再扣减与港铁香港物业发展利润挂钩的“生产力因素”。
港铁根据票价调整机制,今年可加价5.05%,但由于触及封顶机制,最多可加价3.09%。
港铁说,根据政府统计处公布去年12月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按年升5.2%,而去年12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增加2.4%。按票价调整机制方程式,计算生产力因素带来的减幅,得出加票价3.2%。不过,港铁设有封顶机制,实际票价加幅不可超出去年第四季家庭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的变动,去年第四季按年增加3.09%,因此今年港铁票价加幅封顶为3.09%。
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就认为,随着港铁不断扩展业务,目前机制下,票价调整幅度的回减,不应只考虑与港铁物业发展利润挂勾,应该同时考虑商场收益等。他又指,机制已有封顶,确保港铁不论财政如何,加价幅度都不会超出市民的负担能力;指若无封顶机制,今年就要加超过5%,宁愿加幅“拖得就拖”,呼吁市民支持机制。
运输及物流局回应《星岛头条》查询指,港铁票价调整机制是一个公开、客观及具透明度的机制。政府与港铁于上年共同完成机制检讨,使机制在稳定票价和维持港铁财务可持续性两方面取得平衡。在新机制的封顶效应下,港铁今年实际票价调整幅度为+3.09%,较方程式得出幅度为低,反映有关安排能为市民把关,照顾市民的负担能力。
港铁说,今年票价封顶机制安排发挥了作用,平衡市民的负担能力和公司维持现有铁路的保养、提升及更新工作的需要。
港铁表示,今年票价封顶机制安排发挥了作用,照顾了市民的负担能力,亦会继续为乘客提供恒常票价优惠。
港铁根据票价调整机制,今年可加价5.05%,由于触及封顶机制,最多可加价3.09%,至于超出上限的加幅,可以延后追加。
张欣宇指出,一个可持续和有效的票价调整机制,不应经常触及封顶上限或需延后加幅,以今年为例,加价幅度当中的1.85%便是由上年度 (2023/24) 延后至本年度实施。现时,不少公共事务都相继加价,市民生活百上加斤,相信广大市民都不希望港铁加幅可经年累积,变相“保证加价”。张欣宇促请政府和港铁尽快进一步检讨票价方程式,回应市民期待,同时改善港铁员工薪酬待遇,增加港铁人手,挽留资深专业技术员工,提升港铁的服务质素。
香港新方向立法会议员张欣宇表示,港铁票价再一次在封顶机制下“加到尽”,反映上年修订后的票价可加可减方程式设计仍然过于宽松,形容“数字设计不合理”,未有充分反映港铁盈利水平,对此表示失望,认为一个可持续和有效的票价调整机制不应经常触及封顶上限及时常延后加幅。
港铁票价调整机制的年度结果将于今日(26日)下午公布,根据机制,港铁每年加价设有“上限”机制,即不能高于前一年第四季的家庭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按年变动,如果触及封顶机制,港铁今年6月最多可加价3.09%。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今日(26日)表示封顶机制发挥了缓减加幅作用,因港铁“可加可减”机制引入“负担能力上限”,规定不能超出家庭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按年变动,港铁公司因此未能完全依足方程式加价5.2%。他又指,过去港铁每逢加价往往带动其他公共交通机构跟从,预期稍后时间将有其他公共交通机构陆续申请加价。惟鉴于本港经济仍处于复苏初期,不少市民仍然面对减薪裁员压力,担心加价导致基层市民生活开支百上加斤。
港铁宣布,按可加可减机制,今年加票价百分之3.09,是更新方程式后连续第二年加价。今次亦触动了封顶机制,加幅高于通胀,亦高过去年。预计新票价六月生效。港铁票价调整方程式最后一个数字公布,去年第四季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按年升百分之5.2。连同去年12月通胀率百分之2.4,扣减港铁生产力因素0.6个百分点,加幅是百分之3.2。不过,方程式有封顶,数值是去年第四季家庭住户入息中位数变动,即百分之3.09,得出今年港铁票价加百分之3.09。至于每程车实际加多少,港铁指,稍后会公布新车费表和实施日期。按加幅估计,朗屏过海到黄竹坑,成人八达通可能加至30.3元,要多付0.9元;大围去黄埔,就或要10.1元、贵3毫。港铁形容今次加幅封顶,照顾了市民的负担能力,而合并以来平均每年票价调整,也低于平均通胀率。不过,今年未加到的0.11个百分点,日后亦需追补,之前亦累计有1.85个百分点未加,延至2025/26年处理,间接令港铁日后加价压力增加。两铁在2007年合并后,引入票价可加可减机制,但实施多年来,只有一次于2021年减价百分之1.85。
港铁票价调整机制年度结果今日(26日)出炉,根据机制方程式,港铁今年原定可至少加价3.2%,惟港铁每年票价加幅设“封顶”机制,不可超出家庭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的按年变动,故今年票价加幅3.09%。港铁认为,幅度已照顾市民负担能力。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