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撤辣后首推楼盘即日售罄加推 十大屋苑成交量弹逾3倍|本地|商业电台 881903 @ 2024-03-04T08: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撤辣 楼市
概念:楼市撤辣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出炉,其中最受关注是楼市撤辣,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终“回应民意”,指当前的经济及市场情况下,有关措施已无需要,并希望引导市场勿让悲观情绪过份放大。日前才“终极呼吁全面撤辣”的中原创办人施永青认为,楼市上落仍有不同因素,撤辣至少可增加流通能力,现在先寄望楼价站稳再望回升。
【MD楼市】全面撤辣、业主心雄!据报有业主撤辣后即时反价
财政预算案2024|楼市撤辣、调整按揭成数一文看清
压抑楼市的“辣招”已推出逾13年,去年楼市成交量可谓低无可低。财政预算案宣布楼市全面“撤辣”,让更多上车、换楼及投资客即时受惠,势加快物业市场流转;该行资料研究部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去年二手住宅录36268宗注册,较2022年的36974宗减少约1.9%,创自1996年有以来的新低。若以反映物业交投活跃程度的流通率(即各屋苑该年买卖注册量占其单位总数的比率)计算,去年维持仅约2.9%的低水平,同样创自1996年有纪录以来的新低;不过,政府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全面撤辣,同时调整按揭措施兼暂停压力测试,有利楼市气氛,若再加上经济向好,息口回落等利好因素下,料二手住宅注册量升逾3成至48000宗,流通率亦将能反弹至约3.8%。
财政预算案今(28日)发表,政府即日起全面撤销楼市“辣招”,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毋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香港置业首席联席董事林文奇接受明报电子平台组访问时表示,今早“撤辣”消息一出后,经纪的电话已不停响起,多了客人查询“笋盘”、约睇楼,他相信对地产行业有正面影响。不过,有市民担心楼价会飚升,令年轻人难上楼。(采访及拍摄:黄子希、庄静芝)【
消息指,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宣布,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楼市全面“撤辣”!由今日起,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SSD)、买家印花税(BSD)和新住宅印花税(NRSD)。
港府多年前推出楼市“辣招”遏抑楼价上升,惟成效一直为市场诟病,认为是扭曲市场运作,但却一直未有考虑“撤辣”。面对楼价由高位调整近三成,住宅成交稀疏,业界再三呼吁,财金官员终于醒觉,宣布即日起全面“撤辣”。然而,楼市目前已奄奄一息,这剂迟来的“补药”,是否可以令本港楼市复活?
【财政预算案2024 / 财赤/ 楼市 / 辣招】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8日)公布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经审慎考虑当前整体情况后,决定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由今天起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即意味全面撤辣。换言之为期14年、用作压抑楼市升势的辣招正式落幕。
仲量联行香港主席曾焕平表示,欢迎政府撤销所有调控楼市措施,预期全年住宅成交量可以显着增加10%至15%,楼价跌势将会减慢,帮助楼市软着陆。然而,影响楼市的负面因素包括利息高企、经济疲弱、积压的大量新盘等仍然存在,单靠撤辣难以扭转跌势,预期楼价今年仍会下跌10%,要待减息及经济好转,楼价才能止跌回升。他又指,现时一手私楼潜在供应达到10.9万伙,对发展商构成压力,预期发展商会加快推盘步伐。
事实上,楼市在“撤辣”之前,去年已经进行了大幅“减辣”。2023年10月25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宣布楼市“减辣”措施:一是将额外印花税(SSD)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业主在持有物业两年后出售物业,无须再缴付楼价10%的额外印花税。二是买家印花税(BSD)和新住宅印花税(NRSD)的税率减半,由15%减至7.5%。三是为外来人才的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
本港经济复苏步伐不似如期,加上在息口高企环境下,楼市表现疲弱,楼价近2年来已累跌约20%,连带负资产个案亦急升。明日政府将公布财政预算案,地产界几乎目标一致,冀政府全面撤辣,以稳定楼市发展,为市场注入新动力。
(有片) 预算案|香港楼市今起全面“撤辣”!
王兆麒认为,不论楼市措施减辣或全面撤辣,楼价都跌势难止,但调整措施可以带动成交回升。(港台图片)
然而本港楼市全面撤辣,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消息后不到半天,“香港放大招”的消息已陆续出现在小红书上,有上海人坦言内地楼市“会不会也全面开放”;有广东的物业拍卖公司代表指“香港楼市重磅利好”,呼吁“大陆的老板赶紧上车”;不过有分析却指出如此一来,香港将抽走内地一二线城市的房客,北上广深可能急了,而有另一房产自媒体专家则指出,深圳亦曾影响东莞和惠州的楼市,而现在“轮到深圳楼慌了”。
过去实施的“楼市辣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楼价,但也对市场交易量造成了巨大的压制。地产业界人士指出,即使全面撤辣或进行楼市减辣政策可能会对政府的税收产生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活跃的楼市交易将有助于经济的整体健康,并可能通过增加其他税收来弥补短期内的税收损失。他们强调,在目前楼市低迷的情况下,楼市减辣是刻不容缓的措施。认为现阶段应当将重点放在支持楼市回暖和促进经济复苏上,而不是仅仅聚焦于短期的财政收入。透过楼市减辣政策的调整,有望释放更多的市场动能,促进买卖活动,进而支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预算案|陈茂波∶楼市全面撤辣 即日起无须再缴三大辣税
楼市撤辣|业主起哄掀反价潮 太古城则王即叫贵50万 代理新口号贺撤辣
有记者问我,政府若是真的全面撤辣,本港住宅楼市会否真的重新兴旺起来?我说,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影响楼市的因素很多,不是改变其中一项就可以扭转整个局面的。不过,若是可以逐一减少那些不利楼市的因素,就可能产生量变质变的效果。当此市场酝酿跌势失控的时候,为了避免经济进入通缩,任何有助新的资金入市的措施都是值得一试的。
对于预算案撤辣与否,祥益地产总裁汪敦敬不作过多猜测,但他认为撤辣对楼市会有改善,但要视乎各种因素,“唔好忘记好多香港人系揸住好几层物业,呢一类人会唔会卖一两个出去?咁嘅话就会造成放盘量多于成交量,即使全面撤辣,楼市都唔系老奉上升,冇保证㗎!要配合供求先可以计算到。”即使最终全面撤辣,汪敦敬不相信是一个“全民皆喜悦嘅减辣”,他指出今年还有好多考验,例如23条立法年中才会通过,要留意社会动向。
今天全面撤辣,意味政府将会损失相关税收,根据税务局资料显示,2023年三项辣招,为库房贡献约60亿元,牺牲税收是否可以换来楼价止跌回升,业界预测大有不同。地产建设商会指,撤辣可提振楼市信心,惟楼价前景仍要视乎息口走势,预计今年楼价升百分之3。至于中原则预测首季成交量按季升7成,上半年楼价可升半成,至于仲量联行及莱坊等外资行的预测,则相对保守。仲量联行指撤辣难以扭转楼市跌势,预计今年仍会下跌1成,而莱坊则指利率高企之下,预计明年楼价才会反弹。市场普遍认为全面撤辣,为最后一根稻草,若果后市之后没有起色,政府也无计再施,不过影响楼市的因素,除了有供求,还有息口以至整体经济环境。
《财政预算案》为楼市“撤辣”,并将放宽物业按揭贷款的逆周期措施。地产建设商会认为可缓和楼市跌势;但有学者指出,不利首次置业者“上车”。楼价跌势未止,地产市道低迷,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宣布为楼市“撤辣”。地产建设商会表示欢迎,认为至少可缓和楼市跌势。地产建设商会执委会主席梁志坚说∶“不是说市道会重新起上来,起码都可以企得稳、不会再跌。再跌很麻烦,如果银行要求收回贷款就麻烦。有很多人在香港置业,有些供满了,与银行借钱,帮子女支付首期;有些用来做生意;有些现在还在供楼。若(楼价)真的再跌,整个香港都影响到,不只是地产这样简单。”20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措施,令息口持续低企,兼有大量资金流向资产市场,本港楼市亦随之展开长期升浪。为遏抑楼价升势,2009年金管局推出逆周期措施,“辣招”亦不断加码。近年楼价下跌,政府调整逆周期措施,去年十月为楼市“减辣”。目前楼价虽然较2021年历史高位回落超过两成三,但与2009年比较,楼价十五年间仍累积上升接近一倍。有学者认为,“撤辣”将加快发展商卖楼速度,带动发展商增加土地储备的需要,有利刺激政府卖地收入。然而,多了投资者入市,首次置业者要“上车”可能更难。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称∶“完全撤销(辣招),简单来说,对于一些首次置业人士或普通用家,他们要与其他竞争者一起争市场上的物业存量,某程度上可能不太‘着数’,对真实用家来说,但对于整体楼市需求量,应该会回升多一些,楼价有机会在某些条件符合后,会见底回升。”麦萃才指,楼市有长期健康的升势,才有利市场发展,而长远要协助青年置业,政府应该继续增加资助房屋的供应。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