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酵素堆肥改善农地土壤友善耕作种出特色再生蔬果 @ 2024-02-20T2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厨余
概念:本地农庄 , 厨余变酵素
厨余占本港都市固体废物中最大类别,有本地连锁饮食集团,将收集的餐前厨余供应给一间本地农庄,农庄将厨余转化成为酵素并种植农产品,再供应农产品予该连锁饮食集团旗下70间餐厅,希望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有本地农庄与餐饮集团合作,回收餐前厨余,转化成酵素来栽种,栽种出来的农作物引进回餐厅,实践循环经济。 豆渣、果皮、鱼皮鱼骨,这些都属于餐前厨余。 农庄回收后会先打碎,再加入细菌群组发酵,形成酵素,然后拿来堆肥种菜,代替农药和化学肥料。 经酵素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环境健康而变得强壮,更可以抵御害虫的侵食。 鸿日农庄主理黄展明表示:“我们要先养好环境,用酵素养好环境里面的细菌和真菌,令环境健康,我们再利用酵素,栽种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帮厨余再转化成食物。 ”农庄表示用不同酵素种植的农作物,味道会有所不同,例如用鱼骨种的生菜,会生长得更快、更脆,用豆渣种的车厘茄,味道会有回甘。有餐饮集团旗下餐厅引入农庄的产品,将生菜变成沙律的主角。美心集团业务总监谢慧仪称:“沙律菜里面的生意销售额,我想最少有一成五的增长。”美心集团供应链总监区晋礼说:“我们希望将农场的出产品,可以提升至接近70间餐厅,都接近年产量30吨这个数量。同时餐厅能够应付30吨出产物,相对应的厨余,包括厨余的种类、厨余的出产物,都会相应按比例提升。”集团又指已制定一系列流程,培训职员。
美心集团今年推出“WEGEN FARMING 再生农业”可持续发展计划,与元朗鸿日农庄合作。该集团供应链总监区晋礼表示,此计划的重要部份包括将餐厅的“餐前厨余”交至农庄,将厨余转化为酵素,用于强化土壤营养及防止害虫,实行循环经济。这些“餐前厨余”包括芒果皮、豆渣、三文鱼骨、咖啡渣、蛋壳、咖啡渣等。在2023年的试验阶段中,集团每月提供1至1.5吨厨余予鸿日农庄,高峰期每月增至两吨。
垃圾征费逼近,产生大量厨余的餐饮业频扑减废出路,有本地餐饮集团与初创公司及元朗农庄合作,将餐前厨余酿造天然酵素堆肥种菜“转废为宝”,期望毋须使用人工肥料、农药等。集团预计今年能回收30公吨厨余以产出20公吨蔬果,在70间旗下餐厅入馔,又说该些蔬果爽脆清甜,早前已深得客人青睐,但坦言计划仍在发展,所减的厨余占比并不多,要全面减废仍需与港府跨部门“多方面”合作。
农庄负责人明哥:“这是造完豆浆后的垃圾,拿回来后它就是我们的宝藏。”明哥的“宝藏”就是这些厨余,来到农场后,厨余会被绞碎,放入桶内发酵,释出不同种类的酵素,变成有机肥料。明哥:“我们用酵素养好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令(泥土)环境健康了,再利用酵素种成农作物。这些厨余酵素取代了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进口肥料,令碳排放在农业上减至最低。”
美心厂房于2014年开始厨余分类回收,并在2020年4月参与政府“厨余、污泥共厌氧消化”计划,餐厅亦于2022年6月开始参与餐厅厨余回收先导计划,盼妥善将厨余分类回收。美心集团供应链管理总监(采购及策划)区晋礼表示,2022年起与鸿日农庄合作试验循环经济后,餐厅和厂房生产产品时将厨余分种类处理,再按对应的工作流程表将厨余分类到各工作间,并由农庄将厨余转化酵素,再用于种植食材及供应给美心。他指,经2年试验后,农产品的味道、品质、产量等均适合推出市面,现已应用到近70家美心餐厅部分菜式内。随着农庄的种植面积由2年前的约4万平方尺增至目前约7万平方尺,他预料,鸿日农庄的出产量会从去年约18吨,上升至今年全年共20吨。
本港饮食集团美心2022年起,与鸿日农庄负责人明哥合作。该集团向明哥提供餐前厨余,他会把厨余转化成酵素作为肥料使用,令农场出产的蔬菜达致“零农药”。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