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日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分析料日圆汇价长线仍偏强| 无线新闻TVB News @ 2024-01-24T16: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日央行 政策 日本 通胀 负利率 不变 日圆 央行维持
概念:日本央行维持负利率政策不变
【NOW新闻台】本上月核心通胀连续两个月放缓,为日本央行下周议息时,继续实施负利率政策提供支持。 ","SEQUENCE":"1"},{"NEWSTYPE":"TEXT","VALUE":"
日本央行的谨慎态度反映了日本通缩的历史,以及在调整货币政策立场之前需要持续的通胀和工资增长证据。
在货币政策决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释放的信号可谓“鹰鸽参半”。植田和男表示,预计日本经济将继续逐步复苏。他表示,若价格目标实现在望,将考虑是否还应维持负利率政策。植田和男强调,将根据通胀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负利率措施,并将根据经济数据决定是否在退出负利率政策后进一步加息。
日本央行官员多次强调需要保持极度宽松政策以支持日本经济增长。近期日本通胀压力缓和迹象表明,日本央行没有立即收紧政策的压力。
日本央行公布议息结果,将基准利率维持在负0.1厘的历史低位,10年期国债孳息目标维持在0%附近,符合市场预期。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可以确定经济正逐渐步向预期水平,核心通胀预期约1.9%,非常接近2%的目标,但基于物价前景仍有高度不确定性,难以说出距离退出超宽松政策仍有多远。他指,若通胀目标实现在望,日本央行会考虑是否应结束负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央行季度报告显示,货币政策委员会预计2024财年核心CPI升2.4%,去年10月预期为增长2.8%;扣除食品与能源的通胀率预期为1.9%,与去年10月预期相同。
日本央行23日维持货币政策不变,暗示对通胀实现目标的信心略微增强,不过没有明确暗示何时可能结束负利率。
日本央行曾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位前执行董事更表示,日本央行可能将受到年度薪资谈判结果的鼓舞情绪,这可能将为今年春季结束负利率政策铺平道路。“春季进行的年度薪资谈判的结果很有可能比去年高出4%,”日本央行前董事前田荣治(EIJI MAED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补充称,这是因为日本央行一直在寻求确认的积极价格增长机制已经处于运作之中,“日本央行需要确认薪资与通胀之间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
1月会议日央行整体表态与2023年12月一致(参见《日央行暂时继续维持超宽松政策》,2023/12/20),对于退出宽松仍然较为谨慎,部分可能受到1月能登半岛地震的影响。但日本基本面仍然支持日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受益于劳工市场偏紧、工资增速回升以及政府减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有望转正,推动消费增长;工资上涨、政府能源补贴退坡将支撑通胀维持在高位。根据工会发布的指引,2024年春季工资谈判(春斗)的目标是“至少5%”,较2023年目标(最高5%)更加积极。预计3月春斗工资增速维持较高水平。往前看,若3月春斗工资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则将增强日央行对于通胀回到目标水平的信心,推动日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3月或者4月会议是可能的时点。若日央行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考虑到美欧整体处于降息周期,货币政策周期分化意味着日元有较大的升值“弹性”。
日本央行周二发布政策声明称,维持-0.1%的短期利率不变,并维持收益率曲线控制参数。该行将从4月起财年的通胀预期从2.8%下调至2.4%,这意味着价格涨幅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超过央行2%的目标。日本央行维持前瞻指引不变。
“我认为通胀不会像日本央行预期的那么强劲,但会稳定在 1% 到 2% 之间,日本央行可能会继续预测通胀在 2% 左右,这样他们就可以改变政策。”
日本央行前委员会成员SAYURI SHIRAI称,日本央行希望以稳定的方式实现2%的通胀率,因此“现在不是(政策正常化)的合适时机,因为日本消费非常疲软,而且实际工资涨幅很低。”
根据日本政府数据,继11月通胀率下降0.2%后,12月通胀率继续下降0.1%,同比增幅从11月的2.8%降至2.6%,是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低涨幅。通胀放缓将困扰日本央行,因为如果此时选择通过放弃已实施近10年的负利率来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则面临由通胀放缓进入彻底通缩的风险。除日本央行的政策偏向外,美元/日元前景将同时受美国债券收益率波动影响。
日本央行近10年来一直维持负利率政策,工资/通胀循环仍不确定,能登半岛地震和政治丑闻也使央行谨慎行事。最新季度展望报告对未来工资和通胀的评估将影响政策走向。市场预计在今年3月或4月可能会取消负利率。
2. 货币政策缓慢地走向正常化,财政政策继续扩张。在通胀的压力下,日央行正在考虑进一步从超宽松状态脱离,当下的状况是:短端考虑负利率的退出,而长端YCC的放松已实际推进。日央行官员暗示若势头良好,早于数据即可采取行动,因而市场预期早至4月日央行即可能宣布退出负利率政策。货币政策路径对短期的宏观择时相当关键,而要判断其中期经济效果,需更关注政策空间和节奏。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