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调查:储备加至760万才够退休 @ 2023-11-21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退休 回报 调查 投资
概念:强积金回报 ,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调查
提到受访者对于强积金回报要求远高于实际水平,曹伟邦认为,高回报来自高风险,如果未能承受过高风险,就应将目标期望降低;但不应过于频密转换投资组合,以换取更高回报。他强调,不能盲目追求高回报,因为若果供款太少,实际获利金额亦可能不多;亦要视乎资产类别、退休后如何管理资产等。
据香港投资基金公会(HKIFA)的调查发现,未退休的受访者中,通常在37岁左右已开始规划退休后的生活,较之已退休的受访者在平均46岁才规划退休后生活更早。但两者均预期退休年龄约61岁。调查亦显示,未退休的受访者中,平均预计需要760万港元,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香港投资基金公会(HKIFA)退休金委员会联席主席曹伟邦表示,这个金额较以前的调查约500万港元为多,主要因为要计及通胀的预期因素,另外,受访者规划退休的年龄由以往40多岁,提早至37岁,故亦可能会对退休后规划要求金额有所增加。不过,受访者平均预计储蓄仅能维持17年的退休生活,曹伟邦称,香港的平均预期寿命为85岁,故若受访者计划61岁退休,其退休后资金只能维持到77岁的生活开支,余下8年的生活便要另想办法,一是预备多些资金、一是延迟退休,减少耗尽退休金。另外,调查亦显示,65岁以下受访在职人士要求强积金投资的平均回报率为11%,55岁以上和高收入人士的要求回报率更高;受访者平均可承受风险为7.4%,高收入和55岁以上人士愿意承受较高的风险。曹伟邦认为,11%要求回报是高的,要达至这个回报率,受访者便要购买较高风险的产品,投资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HKIFA)对强积金计划成员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受访者平均于37岁左右开始规划退休,预期退休年龄约61岁。受访者又认为需要760万元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高收入的受访者所需金额明显更高;这笔储蓄预计能够维持17年的退休生活。
投资基金公会一项退休调查显示,65岁以下的在职人士要求强积金投资的每年平均回报为11.4%,退休人士要求8.9%。公会建议,强积金受托人可将不同资产类别加入现有强积金产品,以提升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
根据《远见》杂志今年发布的调查,近六成民众觉得退休金需准备超过千万才敢退休,但对退休财务信心却严重不足,因为作为退休金来源的前三名:退休年金制度、储蓄或定存、金融投资商品,各自面临破产危机、通膨侵蚀、经济衰退、市场波动等挑战。然而,市面上高股息ETF表现易因市场波动不够稳健,国人的退休之路变得好沉重,急需新解方帮助卸下重担。
他续指,在上述的情况下,需做好投资者预期教育,向其解释高回报与高风险是相互相承,以及强积金的实际回报与预期或有偏差。曹又称,在退休投资部署方面,投资者除了要考虑投资回报,还有考虑退休供款和投资资产类别,以及适时检视强积金基金转换,同时不主张投资者过于进取,建议他们或可更倾向稳健且多元化的投资。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