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中国增发万亿国债 赤字率料攀至3.8% @ 2023-10-25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国债 增发 万亿 中国
概念:中国增发万亿国债
新华社报道,中国今季将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人民币,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至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将由3%提高至3.8%左右。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财政将在今季增发2023年国债一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中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发国债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至4.88万亿元,今年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约3.8%。
中国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国1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批准中国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中央增发的1万亿国债,将作为特别债管理。中国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据中国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等八大方面。
冯俏彬表示,今年1万亿元特别国债一大重要变化是通过转移支付全部给地方使用,这笔钱最终由中央偿还而非地方。疫情之后中国经济恢复面临一些挑战,而稳经济需要地方政府发力,但地方受债务压力等影响,在推动地方投资稳增长方面能力不足。通过上述1万亿元转移支付方式将资金全部给地方使用,可以部分恢复地方政府投资能力,达到稳增长目的。目前中央政府负债空间更大,而地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通过上述方式也可以调整中央与地方债务结构。因此可以从稳增长和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的角度,去理解上述1万亿特别国债借用还的安排。
新华社报道,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大常委会周二通过了一项金额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主权债券增发议案。与此同时,会议还免除了失踪已久的国防部长李尚福的国防部长和国务委员的职务。
内地将增发1万亿人民币国债 支持灾后重建等工作
我国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乐视20亿美元收购美最大智能电视商VIZIO 或在北美市场对撼日韩系 --> 早财经 | 我国将增发万亿元国债,财政赤字提高到约3.8%;中概股、富时A50大涨;蓝佛安任财政部部长;钟睒睒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
报道称,中国政府的目标是最早在周二晚些时候宣布该计划并开始发行国债。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10月20日至24日会议期间的最后一天批准该增发国债的计划。
中国增发万亿国债 赤字率料攀至3.8%
【早报】我国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 重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等
中国批准增发人民币1万亿元国债,并提高预算赤字目标,这是10多年来中国首次在两会之外修改预算。
中美经济工作组会议后,中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
水泥股全线走高,截至发稿,山水水泥(00691)涨20.34%,报0.71港元;中国建材(03323)涨7.99%,报3.65港元;华润水泥控股(01313)涨7.82%,报1.93港元;华新水泥(06655)涨6.22%,报7.34港元。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本轮增发国债1万亿,预计国债总发行约3.6万亿,净融资约1.8万亿:今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为3.16万亿元(赤字规模未包含本次新增1万亿),四季度剩余发行额度2.62万亿元,净融资额度为8300亿元。调增后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为4.16万亿元,四季度剩余发行额度3.62万亿元,净融资额度为1.83万亿元。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