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信托危机】摩通警告爆大雷:房地产及地方政府违约风险2.8万亿人币内银恐需填补融资缺口- 香港经济日报- 即时新闻 ... @ 2023-08-14T2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中融信托
概念:中植爆雷 , 中融信托产品兑付
中国版的“雷曼风暴”正在上演?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资产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托,因投资房产失利惊传爆雷,中融信托投资者近期陆续收到理财经理的通知称“产品已停止兑付”,至少涉及人民币3500亿元(约新台币1.5兆元)。
综合中媒报导,8月10日开始,有关于“中融信托产品暂停兑付”的消息开始在中国社交媒体疯传,并在11日炸开,声称至少已有3500亿人民币的信托产品暂停兑付,甚至涉及的产品规模高达6000亿人民币,波及多家信托公司。
8月11日早些时候,有市场传闻称,“中植爆雷引发中融信托今天也停兑了”,“有投资者买的五矿信托、光大信托等信托产品也通知停兑”,其中还提及中航信托。
然而就在此时,中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中植集团旗下央企中融信托也因投资房产失利惊传暴雷,投资者自8日起已陆续收到产品停止兑付的通知,目前得知至少3家A股上市公司已发布中融信托产品逾期未兑付相关公告。
【财讯快报/陈孟朔】中国央企暴雷,加上最大民营地产业者碧桂园也出包,中国金融市场似乎正在上演一场“茶壶里的风暴”,人民币承压,在岸人民币(CNY)和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周一早盘急贬0.2%,各自失守7.25和7.27支撑,后者逼近今年新低。属于央企子公司的中融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财联社引述消息报导,至少有3500亿元(约新台币1.54兆元)信托产品暂停兑付。在中国经济下行,预计还会有上市公司的信托产品出现难以收回本金及投资收益的情况。
中融信托近日被指违约爆雷,内地信托圈人心惶惶。金博股份(沪∶688598)、南都物业(沪∶603506)及咸亨国际(沪∶605056)已分别发布通告称,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未能按期收回本金和收益,而内媒《财联社》引述消息指,暂停兑付的产品规模,甚至达3,500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植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中融信托则被认为是中植系旗下最重要的持牌金融机构之一。市场盛传“因中植系爆雷引发中融信托产品停兑”。
根据中国信托协会今年发布的报告,中融信托是中央企业,由央企经纬纺织机械公司控股,持股比例为37.47%。不过民营的中植企业集团也持股32.99%,对中融信托影响力甚大,市场近日盛传“因中植系暴雷引发中融信托产品停兑”。
【财讯快报/方亚申】美国股市上周四大指数仅道琼周线收红,其他三大指数都收黑,其中以费半指数跌幅较大,亚洲股市周一则是受到中国房企巨头碧桂园给付不出利息中植系旗下中融信托产品停止兑付影响,几乎全面收黑,台股则是直接开低直探半年线,虽广达(2382)、华硕(2357)传出好消息,但是在权值股大多下跌以及金融股下跌近2%影响,指数终场下跌207.59点,收在16393.66点,成交量放大至3214.09亿元,指数在跌破颈线后,台股或向16000点测试支撑。最严重问题在中国,去年最大地产商恒大出事后,至今尚未解决;随之而来三、四线地产开发最大公司碧桂园周六深夜突然宣布,旗下11档境内公司债14日起暂停交易,导致周一香港中资地产股全面重挫。而民营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中融信托投资公司产品已停止兑付,由于碧桂园负债至去年底达1.5兆人民币,中融信托至少涉及3500亿人民币,这些暴雷公司负债或是停止支付金额都是天文数字,一定需要官方出面解决,否则可能步向恒大后尘,港股恒生及国企都下跌超过2%,两者都面临今年低点。深圳及上证指数亦同,后续发展宜特别小心,是否拉低亚洲其他国家地区股市。
摩通发表报告,指中国最大的民营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中植企业集团所持股的中融信托未能按时兑付多个产品之后,负债累累的开发商及其非银行债权人的流动性压力正在加剧。
短时间内,中融信托旗下多个信托产品爆煲引发了市场对其它信托公司及产品的担忧。面对市场传闻,中国多家信托公司紧急发声,回应“产品停兑”传闻。
“中国的信托公司大规模爆雷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情。”“财经冷眼”说,这些信托产品绝大部分都投资了房地产领域,但中国现在很多房子卖不出去,不少地产商倒闭,信托产品不发生违约几乎是不太可能,且基本上都是大亏,亏损之后就无法按期承兑。还有些信托产品投资了银行的理财产品,很多理财产品卖的是城投债或地方政府债务,一旦这些债务发生违约,信托产品的违约几乎不可避免。
中国中融信托出现逾期未兑付后,购买其产品的两家公司今天开盘一度大跌超过6%。据报导,上市公司一年来尚未赎回的中融信托产品投资金额近人民币10亿元(约新台币44亿元)。
中国版“雷曼时刻”正在上演?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资产管理集团“中植系”旗下公司中融信托惊传爆雷,产品停止兑付高达3500亿,据传5000家企业受牵连。于是这两天网上最热金句是:“钱在中植,房在碧桂园,老婆是药代。”传来传去,还被人标注为“人生三大惨”。
11 日晚间,中国上市公司南都物业、金博股份都相继发表声明称,其向中融信托购入的金融产品均未能按约收回本金及利益。南都物业指出,其购买的 3 千万人民币(约 1.3 亿新台币)“汇聚金1号”产品,产品期限为2023 年 2 月 9 日至 2023 年 8 月 8 日。不过日期已到却未能及时兑付,更存在本金、利息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
[NEWTALK新闻] 中国版的“雷曼兄弟”风暴正在悄悄来临?据中媒《凤凰网》报导,本月 8 日中国资产管理公司龙头“中植系”旗下中融信托传出暴雷消息,投资者自 8 日起陆续接获投资项目停止兑付通知,预估总金额上看 3,500 亿人民币(约 1.54 兆新台币)目前已至少 3 家上市公司踩雷。 11 日社群软体上流传一段中融信托内部录音透露,负责人要求底下员工开始拟定各项产品先后顺序。种种情况显示,中国内部正掀起一波规模不小的金融风暴。 此次暴雷的中融信托是“中植系”旗下的信托公司,中植系集团业务内容涵盖金融、投资、财富管理及新金融等,产业规模庞大,总资产规模甚至一度超过 1 兆人民币(约 4.4 兆新台币),底下金融平台包含中融信托、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及数十家规模庞大的私募股权基金。 此次暴雷事件可回溯至 7 月底,一名任职于恒天财富年资 7 年的经理人向外界公开发表道歉信,为整起事件的吹哨者,他透露此次事件波及约 15 万人民币高净值投资人,更有近 5 千家企业客户,债权权益高达人民币 2,300 亿(约 1 兆新台币)。 11 日晚间,中国上市公司南都物业、金
中国大陆碧桂园、中融信托相继爆雷,引发市场对中国大陆金融风险的疑虑,今(14)日亚洲股汇市普遍挫跌,台湾市场也股汇双杀,台币兑美元早盘爆量重贬,汇价贬破31.900元大关,盘中价再刷新九个月新低,中午则贬值1.27角,暂收31.925元。
近期房地产业务成为中国信托公司踩雷的“高发地”。中融信托旗下多个信托产品近日接连“爆雷”,据报涉及至少3,500亿元产品规模逾期兑付。这家央企旗下的公司违约波及至其它信托公司,引发市场对中国信托行业的担忧。
【时报-台北电】陷入债务危机的中植企业集团,恐掀起大陆新一波金融危机。中植系的中融信托近日被多家陆股上市公司披露,产品有无法兑付状况,市场关注还有多少企业踩中地雷,陷入这个受托资产规模逼近人民币(下同)8,000亿元的信托泥淖。 截至11日晚,至少有三间陆股上市公司披露与中融信托相关的公告。咸亨国际4日公告,中融信托丰盈176号产品剩余投资本金计257.06万元及投资收益尚未收回。 金博股份11日公告,去年此时斥资6,000万元购买中融信托的隆晟1号和泽睿1号信托产品,截至公告披露日共有本金6,000万元和投资收益426万元尚未收回,收回状况存在风险恐影响公司今年利润。 南都物业同样11日公告,2月时斥资3,000万元购买中融的汇聚金1号信托产品,尚未收到本金和投资收益,存在本息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 界面新闻报导,中国信托登记协会网站上,找不到金博和南都购买的三款信托产品登记信息。报导引述中融信托内部人士指出,上述产品较旧,所以中信登上没有数据。 据中融信托2022去年底年年报,截至去年底,中植企业集团持有该机构32.986%股份,中融信托合并自有资产304.18亿元,公司及各子公司受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