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键词:陈茂波 发债 |
概念:财政预算案 , 发债管理现金流 |
陈茂波昨日接受电视台访问,继续为《预算案》解画。他表示,未来本港基建工程开支超过千亿元,会在适当时间透过发债作为政府收入来源,形容发债只是作为工具来管理现金流。他称,发债所得的资金,主要用于应付未来5年的基建和造地等财政需要,发债利息不是特别高,财政储备亦会用作投资,计算起来仍然划算。 |
下个财政年度(2023/24)继续录得财政赤字,政府拟未来几年每年发债650亿元。陈茂波指,内地今年经济增长至5%,东南亚经济增长主亦是高单位数字,欧美过去因为疫情及地沿政治相当困难,相信“捱过去”后会回复增长。他认为,本港过去两年经济增长受打击主要因为疫情,令投资气氛变差,但这些因素一路转好。 |
【15:47】陈茂波指〝政府未偿还债务占GDP4.5%,到2027/28年亦占不足一成,相对于有邻近外地城市,政府发债占GDP 130%,所以香港已是非常低的水平。 |
投资,经济,实体词,地域及地区,香港,投资,股票,港股,实体词,经济数据及调查,通胀,实体词,行业,金融,实体词,外汇货币,人民币,实体词,产品,投资,投资产品,基金,投资,投资产品,债券,实体词,人物,陈茂波,实体词,香港政府及法定机构,财政司,实体词,退休规划产品,强积金,实体词,物业,国际金融中心,实体词,可持续投资,绿色金融,实体词,债券种类,IBOND,实体词,基金种类,私募基金 |
【明报专讯】疫情下政府财政连年见红,财政司长陈茂波昨公布新一份2023/24年度《财政预算案》,显示2022/23年度综合赤字为1398亿元,较预期的560亿元多一倍。政府为增加“现金流”,提出发债增加“收入”,未来至少5年度每年发债650亿元,使政府库房帐面上可提早2024/25年度出现盈余,但会使港府未偿还债务升至占本地生产总值(GDP)9.5%。陈茂波提出成立全新的“基础建设债券计划”,连同现有的绿色债券集资,其中基建债可用作融资铁路及土地拓展,目标销售对象是香港市民,让市民对香港有“参与感”、“获得感”。 |
“量入为出”是香港公共财政重要原则,并且写入基本法,然而教条化地理解“量入为出”,作茧自缚,亦不恰当。政府适度发债融资,可以方便周转,亦可投资未来,展开一些长远带来高回报的大型发展项目。新加坡与香港同为高度开放小型经济体,容易受外围影响,但星洲当局发债谋发展,一直相当进取,最重要是发债之余,有充足财政储备支持。特区政府债务水平向来很低,未偿还债项只相当于GDP的4%,远低于大部分先进经济体,适度发债支援大型基建项目早日上马,并无问题,关键是当局绝对不能因为手头变得宽裕,便有钱乱花,做事不问成本效益。 |
陈茂波表示,政府一直通过发债促进本地债市发展,以及达致其他政策目的,例如普惠金融、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目前政府的未偿还债项持续处于低水平,现时只占本地生产总值4%,远低于大部分其他先进经济体,因此香港应善用发债的空间,以支持和加速经济发展,未来会致力维持政府债务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在相对较低水平,预计到2027/2028年中期预测的尾段时,相关比率仍会低于10%;他又强调,会继续恪守量入为出的财政纪律,发债所得的资金不会用作支付经常开支。 |
另外,财政司长陈茂波昨出席两个电台节目时表示,有不断检视储备,若盈余太多,等于将社会的资源抽进政府,强调需适度平衡,“不应为储钱而储钱”。对于《财政预算案》建议成立“基础建设债券计划”,他解释发债考虑是本港过去几年面对赤字,而未来多项基建冀能如期上马,按平均每年逾千亿元工务开支,发债有助管理现金流,强调“得来的钱是投资未来”。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2023至24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汇丰表示欢迎,料政府公布的多元化措施可望加快香港经济复苏,包括延长“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各项担保产品的申请期限、宽减利得税,以及优化“商业数据通”,并有信心相关措施能够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和投资者。 |
另外,政府刚于上星期首次发行1年期的代币化绿色债券,以代币化技术执行相关发债流程,包括利息支付、二手交易和到期赎回等。这次试点发行以机构投资者为对象,探讨香港现行法规和金融基础设施如何兼容代币化发行。当局会总结经验,检视代币化债券发行在香港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研究政策措施,推动代币化技术在香港资本市场的更广泛应用。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到访科学园,探访绿色科技初创企业,了解创新技术和发展需要。他昨发表网志指,发展绿色科技需要投资融资和商业管理上的支持,香港有能力借助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双引擎”加速产业发展。而建设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亦将为香港带来新的“蓝海”。绿色金融是本港金融转型的方向及一大增长亮点。政府主动作为,大力推动绿债市场发展,带头参与发行绿色债券,例如完成发行57.5亿美元等值的美元、欧元及人民币绿色债券,规模为史上最大;随后更抢占先机,首次发行8亿港元一年期的代币化绿色债券,展现了香港在结合债券市场、绿色及虚拟资产方面的优势,具有里程碑意义。而港交所亦积极开拓多元绿色金融产品,吸引更多企业和投资者参与。 |
杜耀明撰文质疑陈茂波的上述预测。杜指去年香港经济GDP出现3.5%负增长,衰退已成定局,“主要由于货物出口下降14%,楼价及物业交投量分别下降15%及40%,同时整体投资下降8.5%。” |
财政司长陈茂波发表2023至24年度财政预算案,当中继续维持派发消费券、宽减利得税、薪俸税及差饷,以及补贴电费和交通津贴等,合共支出逾600亿元。虽然今年整体经济环境亦有望改善,但预算案并未有显眼的开源收入,主要是预期个人及利得税收入增加6.4%,印花税及卖地收入增长两成多,新增收入是向马会征收24亿元额外足球博彩税,其余又再靠发债。若经济及投资市场未如预期般改善,2023至24年度财政赤字高于预期的544亿元机会甚大。 |
财政预算案|陈茂波:推新投资入境计划,指定金额资产投放香港,可申在港居住(持续更新) |
|
|
|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