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话你知:淡马锡初衷管国有资产透明度利益冲突惹议- 20221020 - 要闻 @ 2022-10-21T04: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施政报告 香港 港版淡马锡 共同投资基金
概念:基金共同投资抢企业
施政报告公布政府将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拨300亿元设立“共同投资基金”,引进及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被外界形容为“港版淡马锡”。行政长官李家超期望这政策与“抢人才”和“抢企业”政策相辅相成。有学者指出,香港与新加坡的最大差异是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公众或忧虑有关基金向中资项目倾斜,为“抢人才”而设的退还印花税政策也予人只优惠内地人之感;学者质疑本港整体配套不及新加坡完善,加上防疫政策的制肘,“抢人才”难上加难。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到,从“未来基金”拨出300亿元,成立“共同投资基金”,以引进和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且他已指示财政司司长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用好财政储备以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把近年在“未来基金”下设立的“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和“策略性创科基金”,以及共同投资基金归一收纳,汇聚有关资源,由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吸引和助力更多企业在港发展。分析认为,若共同投资基金将来能“做起上来”,令产业得益于香港本身的自我投资,有潜质发展成“港版淡马锡”。
【施政报告2022/施政报告/李家超】近期本港在多方面的竞争力被指不如新加坡,市场关注政府如何应对。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9日)宣读首份《施政报告》,便提出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又成立 300 亿元的共同投资基金,由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吸引和助力更多企业在港发展。
【明报专讯】政府过去被视为采取“积极不干预”经济管理原则,甚少介入市场,昨公布的《施政报告》则提到,特首李家超指示财政司长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利用未来基金财政储备,以“港版淡马锡”方式“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又拨款300亿元成立共同投资基金,以提供财政优惠甚至土地优惠,吸引目标创科及大企业落户香港。
施政报告|成立300亿“共同投资基金” 引进及投资落户香港企业
【施政报告2022】特首李家超今日(19日)公布上任后首施政报告,提出关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包括“简约公屋”、吸引人才计划等;并加强公务员管理制度,表明推进基本法23条立法准备,但未有提及区议会改革;提出六大交通基建,包括深港西部铁路、中铁线、将军澳南延线;又成立被喻为“港版淡马锡”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导投资策略。
《施政报告》公布一系列措施“抢企业”,当中包括从“未来基金”拨出300亿元设立“共同投资基金”,以引进并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同时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向内地和海外的重点企业提供特别配套措施和服务,针对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金融科技、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策略产业,引入世界各地高潜力的企业。 设办公室接触重点目标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办公室会制定目标企业名单,指导驻内地办事处和海外经贸办设立的“招商引才专组”主动与这些企业磋商,并设土地、税务和财政等配套措施,提供度身订造的落户计划,亦为企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例如申请签证、子女教育安排等,所投资的企业会经由官员、专家及商界组成的委员会筛选,再研究提供合适的优惠诱因,但不会完全免地价或租金;除营商及盈利能力因素外,也考虑是否符合国家发展及环球趋势。 立法会科技创新界议员邱达根指出,上述措施是好的起步,突破政府以往框架。过往资金分散于不同政府部门,现设“共同投资基金”,并设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能像新加坡般做到跨部门支援。 破格成立投资管理公司 政府已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把近年在“未来基金”下设立的“香港增长组合”
特首李家超昨日发表《施政报告》,推出多项新猷,当中不少在概念上有创新性,大力抢生意、抢人才、搞创科,包括成立港版淡马锡“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300亿元“共同投资基金”,仲有透过“高端通行证计划”,住满7年退还优才在港要交辣招税。香港经过上届政府动荡不安的5年同疫情打击,好需要固本培元,重新出招发展经济,巩固本地竞争力,同时提振港人的信心。
但这份《施政报告》,很多过去不想做的事情,都开始做起来,例如输入技术劳工,在人才清单上的的十三个短缺项目,或者年薪二百万以上的员工,就毋须如现时那样要证明有招聘困难,就可以输入。又例如设立“香港投资管理公司”,用好财政储备投资,促助产业发展,就有点港版“淡马锡公司”味道。再例如用三百亿设立“共同投资基金”,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这些政府作主动投资的行为,竞争对手早已进行,但香港过去不愿意去做。
香港行政特区长官李家超昨(19)日公布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外界关心能否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解决房屋土地与人才问题,进而为香港“开新篇”。报告提及,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基础上,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优势,并与大陆加强互联互通;同时成立港币300亿元(约新台币1,227亿元)共同投资基金;在土地房屋上,运用市场力量,提升公私营合作。不过市场仍未有信心,恒生指数收跌2.38%,香港地产股更在报告公布后由升转跌。
香港 政府 国际金融中心 李家超 施政报告 人才 共同投资基金 企业 抢企业 抢人才 陈茂波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重点企业办公室 淡马锡 梁兆基 外汇基金 金管局 施永青 投资 目标产业 融资 国际化 离岸人民币 互联互通 绿色金融 可持续金融 金融科技 风险管理
施政报告宣布将于今年从“未来基金”拨出300亿元,成立“共同投资基金”,以引进和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李家超表示,新成立的“共同投资基金”会按企业个别项目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潜力,考虑参与共同投资。政府亦会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咨询委员会”,由相关业界和社会领袖组成,向财政司司长就整体策略提供意见。
“港投资”的构成基础较为复杂,其是由香港特区政府“未来基金”旗下“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策略性创科基金”及“共同投资基金”归一收纳而成。2016年,旨在为政府储备获得更高回报的“未来基金”成立;2021年,“未来基金”拨出约220亿港元成立“香港增长组合”,用作策略性投资与“与香港有关连”的项目;2022年,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并协助香港产业扩展,港府对“香港增长组合”的分配增加10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作成立聚焦大湾区投资机会的“大湾区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基金”则由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从“未来基金”拨出300亿元成立,以引进和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
第二,让政府结合市场高效模式。《施政报告》提出成立类似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之前成立的香港增长基金、大湾区投资基金、策略性创科基金及新成立的300亿元共同投资基金汇聚归一,由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吸引和助力更多企业在港发展。其实前特首梁振英十年前已提出成立“港版淡马锡”投资关键企业和产业,但遭政府官员反对而搁置,现在李家超突破阻力,冀能借助市场运作进行选择性投资,促进一些具潜力的创科产业发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