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美国宣布全面限制向中国出售尖端晶片 @ 2022-10-10T08: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中国 美国 晶片 出口
概念:中国限制出口晶片
【时报-台北电】自2021年初上任来,美国拜登政府对中国方针曾被外界视为“川规拜随”,但经历一年来酝酿后,拜登终于颁布其首个对中国完整的晶片禁令,以更强势风格挥舞着川普曾用过的武器,并长臂拉拢海外盟友,意图联手重击中国有望引领全球的AI、智慧汽车等产业。 美方新禁令或规划逾一年之久,最终内容涵盖今年初限制美国供应先进加工设备给中国、8月底限制供应高阶GPU等。外界一直揣测完整禁令规模,但最终力度之大令市场震惊。外媒指出,这可能是30多年来美国对中国最大的技术断供,也是这波中美科技战烟硝最浓厚的时候。 与川普相同的是,拜登继续重用“外国直接产品原则”(FDPR)等能够严重断供中国技术的武器。但与川普只禁止华为一家企业在全球采购含美技术产品不同,这次拜登让整个超级电脑产业以及28个中国实体都沦为“华为第二”。并且对未核实清单祭出严苛新规,要求相关中企在60天内让美国官员进入检查。 另在产业面上,美方本次仍实施针对性打击,拜登此次禁令封锁中国强势科技:AI与超级电脑,且后续恐冲击中国正发展的资料中心、航天航太等新兴领域。 此番被美国列入未核实清单的31家中企涉及雷射光学、汽车,也埋下伏笔,后
美国商务部星期五公布了一套范围广泛的出口管控措施,除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或技术外,还禁止向中国提供世界任何地方使用美国工具制造的某些半导体芯片。美国政府今年早些时候还向科磊(KLA CORP) 、泛林集团(LAM RESEARCH)和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等公司发函,要求这些顶级工具制造商停止向全部由中资拥有的生产先进逻辑芯片的工厂输送设备。
英国金融时报(FT)分析,美国政府7日宣布对中国大陆实施新的晶片出口管制,将在全球科技业引发“海啸级”的冲击,不仅大陆企业可能被打回“石器时代”,外国厂商也将连带受到影响。业界忧心,大陆厂商可能更加积极“逆向工程”以达成技术独立,促使华府更积极管制出口,陷入恶性循环。
【时报-台北电】受到美国政府7日宣布最新一轮晶片出口管制措施,禁止先进制程晶片与晶片制造设备销往中国大陆,美国晶片股7日再度惨遭重击,也拖累费城半导体指数卖压再起、收盘狂泻逾6%,跌至两年低点。 这已是费半指数今年来第三度单日跌幅超过6%,总计年初迄今该指数已经暴跌40%。7日晶片股多全军覆没,像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应用材料与科磊(KLA)等股价都重挫超过4%。至于晶片供应商英特尔与高通股价也分别大跌5.4%与3.5%。此外台积电ADR更是狂泻6.19%。 晶片股惨遭血洗,除了受美国政府再度对中国祭出晶片禁令,此外超微(AMD)暗示晶片业景气不佳也是原因之一。其股价7日收盘则是暴跌近14%。近来晶片业利空不断,美光与辉达相继发布获利预警,都为该产业增添不少压力。 为了防范中国高科技发展与军事野心,美国商务部7日祭出最新一轮晶片管制措施,表示未来美国企业除非取得政府许可,否则不能出口先进制程晶片与相关制造设备到中国。另外运用美国技术、在他国制造晶片的业者,也将适用新规定。 针对美国升高对销往中国晶片技术管制,应材表示正对这一系列新规进行评估。科林研发与
《华尔街日报》报道,根据新措施,美国的晶片制造商假如需要出口用于先进人工智能计算及当代武器的重要技术超级电脑的晶片,必须先向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同时华府亦有权禁止进口在使用美国技术但在外国制造的晶片。
最近几周,拜登政府已然针对美国出口部分用于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晶片以及用于生产某些最强大数据处理晶片的制造设备实行新限制。
美国自上届政府开始,对限制高科技出口中国的措施,不断提升和扩大范围,先是针对个别企业,后变成整个行业。这次商务部宣布的新措施,只是一个“更新版”,并扬言会因应情况变化不断更新。新措施包括,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先进晶片及技术,还禁止向中国提供世界任何地方使用美国工具制造的某些晶片。虽然这是在原来的限制基础上加码,但从范围之广泛和针对性来看,是美国几十年来对华出口技术政策的最大转变。
【时报编译柯婉琇综合外电报导】周五拜登政府对技术出口中国公布了一系列全面性、大规模的管制措施,其中包括将阻止中国在世界任何地方取得使用美国设备制造的某些半导体晶片。这一整套方案将大幅扩张美国的影响力,迫使北京放慢其增进科技和军事实力的步伐。 这些规则有部分将立即生效,且是基于今年早些时候拜登政府发函给主要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科磊(KLA CORP )、科林研发(LAM RESEARCH CORP)和 应材(APPLIED MATERIALS INC)所提出的限制,要求他们停止向生产先进逻辑晶片的全中资工厂提供设备。 这一系列措施可能成为自1990年代以来,美国在对陆技术出口方面最大的政策转变。 一旦这些新规范生效,那些使用美国技术的美国和外国公司将被迫断开一些中国大厂和晶片设计公司,势必使中国晶片制造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拜登政府高层表示,这许多措施旨在阻止外国公司向中国出售先进晶片,或阻止他们向中国公司提供可自行制造先进晶片的工具。但他们也坦承美方尚未得到盟国愿意实施类似措施的任何承诺,以及与盟国的讨论还在进行中。 一名官员表示:“我们知道,如果其他国家不加入我们,我们单方面实施的控制措施
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新管制措施,凡使用美国科技、应用于人工智慧(AI)、高效电脑(HPC)与超级电脑的晶片,都须先获得出口许口证,才能销往大陆,且取得的条件严苛。华府也禁止美国公民或机构与大陆晶片生产商合作,除非取得专案批准,并且严格限制对大陆出口晶片制造工具。
美商务部将禁止美国企业向生产14奈米以下先进半导体的中国工厂出口晶片制造设备,还将扩大对中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该规则是限制外国企业把美国技术用于军事或国家安全产品,让基于美国技术或软体的一些外国制产品必须受到美国监管。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扩大对中国晶片及设备出口限制,研调机构集邦科技今天指出,晶圆代工厂恐无法再为中系IC设计公司,制造任何美方提及的高效能运算(HPC)相关领域晶片,将压缩中国厂商的发展,并波及在中国的韩、台厂。
【NOW新闻台】美国宣布一系列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限制中国取得用于发展超级电脑的晶片。华府亦同时宣布将31间中国企业列入未经核实清单,限制对他们出口货物。中国驻美大使馆批评美方的措施是科技霸权,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新规生效后,中国超级电脑和一些相关设备的晶片供应商将更难获美国当局点头出口。美国商务部官员表示,晶片供应商应已有设想,即便申请也会遭拒。该名官员还说,南韩和台湾的晶片制造商在中国设有大型工厂,如果美国限制措施涵盖所有中国工厂,则这些制造商可能会受到影响。
美国周五( 10月7日)将长江存储科技公司等31家中国企业添加到"未经核实清单"中,这些企业是美国官员无法核实的实体,无法证实它们是否具有负责任处理敏感科技出口的可信度。美国商务部推出新措施,限制先进半导体设备出口,以阻止美国的技术用于提升中国的军事力量。
当地时间7日,美国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大陆出口晶片技术的新限制,包括限制用于人工智慧(AI)与超级电脑运算等类型的晶片出口,并将收紧向任何中国企业出售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规定。
一天前《纽约时报》引用战略公司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中国区高级副总裁保罗·特里奥洛(PAUL TRIOLO)的话说,此举“可能是美国政府就中国获得美国技术做出的最强有力的监管和出口管制声明”,而且对于中国领导层来说,这是一个敏感时刻,因为 10 月 16 日将召开中国全国党代会。
继先前禁止高阶AI晶片输往中国大陆后,美国商务部再次祭出禁令,将管制范围从原先逻辑IC扩大至记忆体领域,对中国大陆展开全面性的“晶片锁喉战”,外界估计,中国大陆晶片制造业恐将倒退数年,台湾晶圆代工厂在接单方面也将遭受波及,对台积电(2330)(2330)影响不小。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9月18日表示,假如中国侵犯台湾,美国部队将会出面防卫。白宫其后表示,这并非美国正式的政策,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目前白宫未对“美国兵推保护台积电晶片说法”做出任何回应。
SK海力士发布声明指出,将会尽最大努力取得美国许可,让它在中国的晶片工厂得以正常营运。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都在中国设有晶片厂。7日的管制措施还包含限制中国取得先进运算晶片,以用于装置在超级电脑上,进行核武与军事科技的研发。美国晶片大厂辉达与超微上月都表示,已停止出口高阶晶片到中国。(新闻来源 : 工商时报一萧丽君/综合外电报导)
在新禁令方面,知情人士表示,将重点针对中国DRAM晶片生产商,官方设定相关技术标准,如果美国供应商要向中国厂商供应生产比18奈米或以下的DRAM晶片、128层或以上的NAND快闪记忆体晶片、14奈米或以下的逻辑晶片,那将必须申请许可证,且商务部会用严格和推定禁止的标准进行审查。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