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外资减持559亿元中国国债为有纪录以来最大规模(18:38) - 20220722 - 即时财经新闻 @ 2022-07-25T04: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减持 国债
概念:外资人民币债券 , 境外机构减持大陆国债规模
外资上月减持中国国债559亿元人民币,减持规模按月显着扩大近3倍,连续5个月累计减持4445亿元。(SHUTTERSTOCK)
中国严格的疫情封控,加上多项经济增长指标放缓,令资金再度从境内出逃。外媒根据中债登数据计算,6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再减持中国银行间债券95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内地国债在上月亦遭减持559亿元,比5月减持142亿元规模扩大逾3倍,更创2014年有纪录以来最大单月规模。
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接受《彭博》访问时指出,境外机构上月减持中国国债,与外资资管机构抛售全球债券指数而被动减持,预料今年下半年境外机构仍会追随全球债券抛售潮而减持中国国债,此趋势将持续至美元见顶。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跌穿1万亿美元水平,5月持有美债9808亿美元,创12年新低,按月减持226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居民也在减持国家债券,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美国公民抛售了356亿,5月份抛售了228亿美元的国债。
路透引述中债登数据显示,外资对大陆国债减持明显加大,已持续第五个月减持大陆国债,规模达559亿元,减持力度较5月的142亿元扩大近3倍,五个月以来累计减持中债登债券规模达4,445亿元。
【财讯快报/陈孟朔】路透周五根据中债登最新数据计算,境外机构投资人6月连续第五个月减持中国银行间债券,规模人民币950亿元(下同),月比略降;其中,连续五个月减持中国国债,规模559亿元,减持力度较上月的142亿元明显加大;五个月累计减持中债登债券规模达4,445亿元。 同时,外资6月减持政策性银行债355亿元,减持规模较上月的746亿元则有所减少。
。6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大幅上升,国债和政金债发行也有所上升,除境外机构外,其余机构均加仓利率债。此外,政策性银行、广义基金还增配同业存单和信用债;商业银行、保险、信用社增持信用债,减持同业存单;证券减持信用债和同业存单;境外机构减持信用债,增持同业存单;商业银行、广义基金、保险、信用社均增持商业银行债。
基金在二季度减持了同业存单和资产支持证券,减持规模为1809亿和2212亿。相较于上一季度磨的持有规模,基金减持同业存单的幅度较小,仅为0.5%;但对于资产支持证券,减持幅度达4.41%。可见基金对各类债券的配置差异巨大。一位公募人士分析称,或是由于债券到期使得基金对这两类券种的持仓规模出现下滑。
【明报专讯】外资上月减持中国国债幅度破纪录(见另稿),中国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称,债券市场波动是自然现象,比较主要国家吸收债券投资的波动情况,中国波动情况远低于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至于外资汇出利润亦在合理范围,中国企业部门吸纳的来华直接投资存量年均增长14%,利润汇出年均增速13%左右,外资利润汇出并不意味撤资。内房近年频传违约事件,她认为银行、企业等民间部门能够偿还债务,实现对外资产和负债的自主匹配。
中共国也清楚购买美国国债实际上是一项很不错的投资,回报率稳定。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中共暂时不会大规模清空美国国债。但是,中共虽不想清空美债但又怕美国冻结和没收中共国购买的美国债券。所以,目前中共的心态如同手捧刺猬,捧着怕扎手,丢掉怕损失。
据彭博社报道,彭博根据中债登周五公布的数据计算,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国债规模下降约559亿元(人民币,下同,114.86亿新元),创下2014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大减持量,同时连五个月减持亦为纪录最长。政策性金融债方面,境外机构持仓下降了354.69亿元,减持规模环比回落,对地方政府债则继续小幅减持0.9亿元。
今年2月至5月,外资净减持人民币债券受到市场关注。联准会升息导致中美利差缩小甚至出现倒挂,是外资减持中国国债的原因之一。李冰表示,联准会升息的影响有限,不应被视为对中国境内债券市场开放的巨大阻力。当前联准会升息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国内的巨大通膨压力。因此,比较中美实际利率可能更有意义。以十年期国债为例,目前中美利差在2%左右,中国债券仍保有相对的吸引力。
尽管今年 2 月以来,由于美国联准会升息导致中美利差缩小,且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资持续减持中国债券,但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认为,若比较中美实际利率以及债券殖利率,中国债券实际上仍保持吸引力。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继续保持汇率稳定,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长期来看,全球投资者增配人民币债券将是趋势。
21世纪经济报导稍早引述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尽管外资对人民币债券持仓进行调整,但整体冲击有限。管涛分析,到2022年5月底,外资人民币债券持有占比2.63%,较1月底回落0.39个百分点。这次外资减持的主力品种是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同业存单,外资分别卖出人民币(下同)1,434亿、1,836亿和299亿元,贡献了总降幅的34.9%、44.7%和7.3%。但相关市场均保持了平稳运行,外资减持的冲击有限。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稳步开放,跨境交易更加便利,我国债券先后被纳入了三大国际主流指数,国内债券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2021年末中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规模接近8200亿美元,占新兴经济体吸收外资比重的
“尽管过去5个月海外资本减持人民币债券的规模,不足以影响中国资本跨境流动均衡态势,但如果相关部门无法遏制投机资本的沽空策略,中国债券的全球配置吸引力将被削弱。”上述外汇交易员指出。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