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内房困局】佳兆业:深圳樾伴山项目正常施工,未发现业主停供- 香港经济日报- 投资频道- 即时行情- D220715 @ 2022-07-15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烂尾楼 停贷 风险 业主 中国
概念:中国银行 , 烂尾楼业主停贷
内地官媒《证券时报》发表“谨防烂尾楼盘停供风险扩散”文章,指近期有烂尾楼盘业主集体决定停止还贷,引得不少烂尾楼盘业主效仿,认为若果这股风潮蔓延开来,有可能对楼市造成负面冲击,对楼盘销售更为不利,也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
声明曝光后,数日之间内地多地的烂尾楼盘业主争相响应,陆续表明拒绝向银行供款,盼施压地方政府及发展商完成工程。本报综合网络公开信息,发现目前网络流传涉及业主已发布停贷声明的省份多达15个(见图),具体城市增至数十个,既有省会城市,亦含三四线城市,包括郑州、岳阳、邵阳、长沙、湘潭、衡阳、景德镇、宜春、南昌、石家庄、南宁、沈阳、太原、西安、靖江、宿迁、重庆、武汉、随州、鄂州、咸阳、咸宁、荆州等城市均上榜。
内地多处地区出现烂尾楼,业主决定“停贷断供”。内媒报道,多地烂尾楼业主发表声明,强制停止偿还贷款,直至相关项目完全复工,涉及河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西、陕西等省份,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周三(13日),业主发布的强制停贷楼盘个数已达106个。市场忧虑若风潮蔓延,对楼市造成负面冲击,恐亦牵连内银,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内地多间银行回应事件,大多表示总体风险可控。
中国近日爆发“停贷潮”,多地烂尾楼业主向银行及当地政府宣告,将集体停止偿还房屋贷款。 14 日,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都发布楼盘揭贷款情况排查公告,农业银行称,将高度重视住房开发项目延期交付情况,全系统组织开展住房项目“保交楼”。而受到停贷潮的影响,今 ( 14 ) 日上午 A 股市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跌幅居前。招商银行 A 股一度跌幅超 6%。
《大纪元时报》今 ( 14 ) 日报导,中国近日多个烂尾楼业主发布“强制停贷告知书”,通知地方政府和银行,要集体停止偿还贷款。截至 13 日,全中国 18 省 47 城 101 个烂尾楼项目‭‮主业‬‬已抱团“强行‭‮贷停‬‬”,仅郑州一城‭‮制强‬‬停贷项目占 23.7%。保守估计,业主至少 10 万户,涉及房贷金额高达几千亿人民币。
“现在烂尾楼的解决看不到希望,但是业主一边还房租、一边还房贷,加上疫情影响,其实生活都很艰难。”一位同样是名门翠园业主的律师称,听说小区很多人已经停贷了,其他业主在如今环境下也处境艰难,如果下月不复工就准备停了。
笔者认为,一些地方出现烂尾楼,说明部分开发企业盲目扩张、隐性举债的情况是严重的,它们没有管理好自身的财务风险。预售房制度允许开发商使用一定规模的杠杆资金,但前提是其流动资金须确保施工建设、装修以及日常运营的需要。一些开发商将开发贷款和业主预缴购房款混合使用,有的还把项目公司款项挪作他用,导致风险敞口放大。在实践中,后一种情况并不罕见。近两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预售款的监管。今年2月,住建部、央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意见》,明确细化了监管口径。各地政府也出台了地方性监管办法。停工楼盘只有两条路:一是开发商多方筹措资金,重新满足监管要求,恢复施工建设;二是开发商无法满足监管要求,工程只能停在那里。
有内地律师表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出现上述情况后,业主有权直接停贷,因此有被起诉违约的风险;亦有律师认为,地产商收取业主首期和银行贷款后,不能按时交楼,银行则违规放贷,疏于监管甚至为地产商“开绿灯” ,应当承当法律责任。 (BC)
紧随河南村镇银行维权事件之后,7月12日,中国多低烂尾楼业主公告“强制停贷”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7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时代新城全体业主发布“强制停贷告知书”,称武汉市汉南时代新城逾期交房数月,目前仍持续停工。时代新城业主多次现场维权,至今均未有实质性进展。如果项目未在2022年8月1日前全面复工,业主将停止还贷。而较先开启业主联名停贷的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一些业主,随后,长沙新力铂园、武汉绿地光谷星河绘、南昌新力城、郑州名门翠园等项目的业主纷纷给银行发“强制停贷告知书”,涉及多个房企。该报道还说,记者查阅了多份“强制停贷告知书”,业主称在房屋预售过程中,各贷款银行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发放贷款、未履行资金监管银行义务等行为。
内地烂尾楼盘业主联合发起强制断供,引发市场关注。《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发文指,烂尾楼业主“强制停贷”和几家村镇银行爆雷这两件事拉响了警钟,各地需要紧急“排雷”,并且推动经济加快活跃起来。
内银股价指续受压,连日股价大插的招行,过去3日其H股市值蒸发多达257亿元。不过,由于建行(0939)在港发行H股较多兼市值较大,因此累计3日以来市值共蒸发432亿元(见表)。美银的报告表示,内地烂尾楼停贷风波不会对银行造成系统性风险,惟对零售银行不利。内地业主罢供目的仅为向发展商施压以获得交付,并不是针对银行。美银预料中国政府会介入事件以维持社会稳定,惟可能令银行对审批按揭贷款更谨慎,尤其是对私人发展商的项目。
据房地产行业研究机构统计,截至7月13日,全国已有超过100个烂尾楼盘的业主宣布在楼盘复工前将暂停偿还银行按揭贷款,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严谨地说,“停贷”这个词并不准确,容易被误以为是银行停止向业主贷款,但实际上,是业主们以公告的形式表示暂停向银行按月偿还按揭,称为“断供”更加确切。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多个烂尾楼盘业主公开宣布将集体强制停止偿还贷款,直至项目复工为止,其理由包括:银行违规发放贷款、资金被开发商挪用、楼盘停工无法按期收房等。以6月30日发布的首个《强制停贷告知书》为例,江西景德镇恒大·珑庭的业主提出银行存在违规发放贷款的行为,要求项目于2022年10月20日前全面复工,否则将停止偿还相关房贷的银行月供。截至7月14日,全国已有地处数十个城市的上百个楼盘业主发布了类似声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近日,烂尾楼业务联名停贷事件不断发酵。 有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接近100个楼盘出现“业主联名停贷”现象,涉及地区包括湖北、河南、山东、江西、江苏、湖南、陕西、江苏等省份,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从金融风险的角度看,虽然停贷风波仅发生在个别城市的个别项目上,但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从目前强制停贷楼盘个数逐日递增的态势来看,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且不论业主单方面的断供行为在法理上能否立住脚,单从事件造成的舆论恐慌和负面情绪持续蔓延的危害来看,很容易在短期内造成跟风效应,引起金融风险。
烂尾楼业主停贷风波引起当局关注,中国监管部门据悉已紧急与内银代表开会,研究应对方案,多家内银昨日亦密集发声明,称整体风险可控,同时披露涉及“停贷”楼盘的不良贷款金额。停贷业主告知书中曾披露,相关楼盘面临长时间及大面积停工。 市场人士分析,若出现该种情况,须考虑相关项目预售款流向是否清晰及监管是否到位,同时地产业存在高杠杆特质,调整杠杆时应避免“一刀切”。瑞银估计,停贷或令银行净利息收入损失约410亿元人民币。
内地多个城市楼盘烂尾导致业主“停贷断供”,引发广泛关注。官媒《环球时报》前任总编辑、特约评论员胡锡进13日(周三)在微博发表评论文章称,这些烂尾楼盘业主的呼声应该被听到,各地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促使烂尾楼盘重新活起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他又建议不要用普通维稳的思维对待这件事情。
中国烂尾楼断供潮持续扩大。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监管部门连日召开紧急会议并约见多家银行代表,讨论地方楼盘项目停工及停缴贷款等风险。网络流传的业主声明统计,目前有20多个城市,超过150个楼盘的业主表示不再偿还房贷。有中国媒体报道,一线城市深圳多个豪宅盘陷入信心危机,盛传业主在项目未停工下仍跟风停贷。
内地烂尾楼业主“强制停还房贷”风波进一步蔓延,中国监管部门据报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探讨防风险方案。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