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银行忧索员工针卡违私隐例金管局:须厘清| 苹果日报 @ 2021-06-11T16: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金管局 数码港元
概念:金管局研数码港元 , 行数码货币研究
【明报专讯】香港未来有机会跟随内地,在日常生活使用央行数码货币。金管局昨日公布“金融科技2025”策略,推进金融科技发展,除现有多种央行跨境支付和数字人民币(E-CNY)在港使用外,亦已开展研究在本港零售层面应用发行数码港元(E-HKD)的可行性。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强调,发行数码港元议题复杂,希望在12个月内提出初步构想,当局目前对此未有定案,持开放态度。
金管局研数码港元 将测试数字人民币 - 晴报 - 港闻 - 要闻
金管局研究发行数码港元(E-HKD)可能性,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表示,随着愈来愈多市民使用电子支付工具,目前的纸币发行量已随之减少,因此数码港元倘若推出相信对发钞没有太大影响。他认为,当数码港元发展成熟时,香港将迈向无现金城市。
金管局提出“金融科技2025”策略,其中一项为香港在发行批发及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即推出港元数码货币(E-HKD),以探讨其用例、优点及相关风险。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现时金管局内部已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研究数码港元,数码货币的发展极具潜力,无论在批发或零售层面的应用,都必须提早做好技术及政策研究,为主来有可能的发展做好准备,“虽然数码港元是一个复杂的议题,虽然未有定案,但会持开放态度,希望在12个月内提出初步想法。”
李达志指出,在香港的货币发行局制度下,由金管局作为担保方,并由3间发钞银行发行钞票,日后即使推行数码港元,发钞银行仍会有一定参与。至于私隐问题,他强调,发行数码港元和现行电子支付分别不大,用户在开设电子钱包时同样要提交个人资料予服务供应商,未来数码港元也可依照“大量金额提交更多资料,细额要求较低”的做法,由于安排相当复杂,故需时12个月仔细研究。
对于金管局的“金融科技2025”,只能说迟来总好过没来,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开始研究“数码港元”,并参与“数码人民币”测试,若成功,不但可分享内地相关发展的成果,也能为未来港元联汇制度的路向提供更多思路。始终美国银纸任印,已令不少央行开始设法“去美元化”,港元联汇这个历史遗物,今时今日虽仍是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石,但不代表一成不变,若不谋后路,未来恐反过来作茧自缚,限制经济发展,更何况如今内地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多长线资金流入以人民币计价的股市和债,更多央行选择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并以之作为交易结算货币。因此,香港藉金融科技因时制宜实属应当。
金管局日前表示开始研究数码港元,汇丰环球资金管理部亚太区产品管理主管孙雷在同一场合表示,香港的支付基建健全,例如八达通、易办事、转数快和其他电子支付渠道等,已能很好地帮助零售商有更多渠道与客户联系,认为新科技发展有助推进零售行业。
中国要推行数码化人民币,香港金管局终于放声,说要紧跟主子尾后,研究日后是否能在香港推行“数码港元”(E-HKD),声称的理据,当然又是一如既往,像是自助餐桌上的点心一样随手便能扫起几件的理由:甚么用户需求、私隐保障、反洗黑钱、系统安全等。用电子支付我不反对,用数码港元也未尝不可,但万一推到极致,有朝一日用户想用回没记名的支付方式,到处受阻,已然太迟。
金管局跟随内地步伐,研究推出数码港元(E-HKD),即时引起港人关注私隐问题。中国的数码人民币利用可追踪区块链技术,每一元的交易政府都能轻易追踪,数码港元又是否跟随内地做法?香港人的消费私隐是否仍有保障?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