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今日信报0.0 港研准旧经济中概股第二上市 @ 2021-04-02T0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上市 港交所 中国
概念:中国设新交易所 , 所吸引海外上市中企回流
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翊庭表示,将继续推进港交所的战略规划,吸引区内以至全球大型企业来港作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为其增长融资。她指出,这次提出简化相关规定及优化上市制度的建议,将吸引更多希望从香港的高流动性金融市场受益的国际与中国内地公司,同时确保维持香港市场的质素和高水平的股东保障制度。
外电报道,中国拟建立一所新的证券交易所,以吸引在香港及美国等海外上市的中资或国际公司,回流内地上市。新交易所的地点及成立时间仍未有定案,目前仍处于初步讨论阶段。受内地拟筹建新交易所消息影响,香港交易所(00388)股价由升转跌,收跌1.3%,报457.4港元。
【港交所388】路透:中国拟建新交易所、吸引港美上市公司回流 港交所倡放宽来港第二上市条件
《路透》日前报导,中国正考虑建立新的证券交易所,以吸引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回流。金融发展局主席李律仁表示,香港最核心的优势是具有发展双循环的条件,在面对竞争时不需要慌乱。
本周港股仅得四个交易日,港股“水静河飞”二万八争持。相反美股波动激烈更吸引投资者目光,特别是上周美国SEC出手收紧审计准则,推《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加上BILL HWANG 管理的避险基金 ARCHEGOS CAPITAL 爆仓,撼动华尔街,中概股逆市急挫,个别股份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幅达到50%,加强市场对中概股回流上市的预期,同时看好港交所可成赢家。
记者留意到,近年来选择中国香港进行“第二上市”的中概股越来越多,很多在美国上市的内地企业在进行“第二上市地”决策时往往会选择港交所。刘国贤表示,上季有3个“第二上市”项目在港交所完成上市,合计募资额495亿港元,考虑到中国香港市场拥有稳固的根基,且其作为国际融资市场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巩固,未来料有更多中概股回流香港市场。
相关文章:【港交所388】路透:中国拟建新交易所、吸引港美上市公司回流 港交所应声跌逾1%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章萝兰 上海报道)路透社昨日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正在考虑设立一个新的证券交易所,除支持海外上市中企回流,并吸引苹果、特斯拉等大型跨国公司上市,以此提高内地股市的全球地位。截至发稿传闻尚未得到官方证实。有专家指,前述事项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即可解决,无须另起炉灶,设立新交易所。也有专家猜测,若传闻属实,除上海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可能也是新交易所潜在选址之一。
中国传有意筹建新交易所让中资股回流,港交所(00388)随即展开市场谘询,冀增加对中概股的吸引力,建议拓阔现行的第二上市制度,容许采用同股同权的大中华非创新型企业回流香港第二上市。同时,港交所亦计划给予有意进行双重主要上市的企业更大灵活性,可毋须更改现有的不同投票权(WVR)及可变利益实体(VIE)架构。相关谘询至5月31日。
中美两国的紧张关系已影响资本市场,美国政府和证券监管部门正在收紧中国公司于美股上市的资质审查,甚至启动除牌程序。而港交所自2018年4月允许“新经济”中概股赴港第二上市后成果显着,以阿里巴巴(NYSE:BABA/09988.HK)为代表的一系列中概股成为港股近年新股市场的重要支柱。
值得留意是,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担心在整体资金不变的大环境下,增加上市公司数目,可能拖低各公司市值,因此一直严格限制上市公司数目。区伟志表示,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在决定是否放宽沪港通及深港通时,也有相关考虑;他认为,如果回流香港第二上市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放宽沪港通及深港通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恒指周三(31日)跌199点,收报28378点,大市全日成交1692.76亿元。美汇曾攀至近五个月高位,美元强不利亚洲区内股市。蓝筹股整体受压,友邦(1299)跌1.8%,更质低恒指50点。中国传拟设新证交所,吸引海外上市中企回流,港交所(388)收市跌1.3%;建行(939)走低0.9%;汇控(5)微升0.1;美团(3690)再升1.6%,300元关得而复失;腾讯(700)微升0.1%;小米(1810)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股价今早曾升6%,全日只升0.6%。
路透引述两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正在考虑设立一个新的证券交易所,以吸引海外上市中企回流,并提高国内股市的全球地位。
外电报道,内地研成立新的交易所,吸引在香港及美国上市的中国大型企业回归,或吸引外国大型科技企业分拆中国业务在内地上市。与此同时,港交所(388)出招,昨晚刊发谘询文件拟优化第二上市规定,如“非同股不同权”(即同股同权)中概股回归时,毋须证明其新经济属性。
港交所于2018年放宽规定,容许创新型企业的大中华发行人在港第二上市,迄今已吸引阿里巴巴、百度等大约13家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回流,但发行人须符合上市时市值至少须达400亿港元,或上市时的市值至少达100亿港元而最近一个经审核会计年度的收益至少10亿港元的条件。
其次,对于三间中资电动车企业而言,港交所是最好的资金池。中信银行(国际)首席分析师廖群表示,从美国回流香港的中概股大多“很有潜力”,是从一个“被压抑的市场”到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一方面,美国融资环境每况愈下——中美角力持续加剧,西方做空机构对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中概股虎视眈眈,“瑞幸咖啡事件”更引发中概股的信任危机,导致投资者对中概股信心下降。另一方面,香港融资环境日益优化——先是港交所降低上市门栏以适应“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企业,再有恒指成份股改革,助更多优质科技股“染蓝”。加之香港背靠祖国,投资者对中资公司更有信心,亦更具投资意愿。大环境变动下,港交所为中概股创造了足够的回流诱因,不少内地新经济股亦在港频密上市。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