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刘鹤:对“逃废债”零容忍 @ 2020-11-24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逃废债 刘鹤 违约 债市 零容忍
概念:要求零容忍 , 中国国务院金融
刘鹤上周六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指近期债务违约个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体制性和行为性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从大局出发,落实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依法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恶意转移资产和挪用发行资金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国市场最近多次传出债务违约事件,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主任刘鹤昨日(21日)召开金融委第四十三次会议,刘鹤表示,最近债券违约个案增加,相信是“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因素”互相叠加的效果,并指中国债市整体仍稳健运行。
据悉,AAA级、国企背景的永城煤电人民币10亿元融券无预警违约引爆债市巨大震荡,同时又爆出紫光企业债滞纳兑付利息、沈阳盛京能源债、青海国投永续债不赎回。刘鹤因此在会上强调对债市违规“零容忍”。
中国债市违约增加,连串信用风险事件引起监管层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对债市提出5大要求(见附表),包括用“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严厉处罚各种“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21日在金融委会议,会议表示对“逃废债”行为“零容忍”,似乎成功安抚投资人的忧虑,带动内地股市上升。沪指收报3414.49,升1.09%;深证成指报13,955.29点,升0.74%;创业板指报2686.369点,升0.72%。分析机构表示,中国官方的宣示使违约更可预测,市场的不安情绪也随之下降。
【希望之声2020年11月23日】(本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近期多家国有企业AAA级债券连续违约,引发中国债券市场动荡,市场人士怀疑这些国企有意“逃废债”,事件惊动中共高层。日前,中共主管金融的副总理刘鹤发话,将对金融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有券商分析师指出,中共金融委表态短期内或可能避免信用风险进一步扩散蔓延,但信用债违约风险是否能够降低,将取决于经济的改善程度和企业信用资质的改善。
【债务危机】刘鹤:三大因素引起债务违约增加 将严厉处罚“逃废债”
【彭博】-- 近期国有企业接连违约对债市的冲击已得到中国金融监管高层的重视。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周末召开会议,并提出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
华晨集团、永煤控股等相继违约,引发债券市场连锁反应,而这一系列违规风波也已引发国务院金融委的重点关注。11月2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召开金融委第四十三次会议,主要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并传递五大要求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在分析人士看来,金稳委针对近期债券违约事件及暴露问题及时发声,明确“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债市发展方向,强化市场化约束,严惩违规违法行为,将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推动国内相关制度加快完善,提振投资者对国内债市长远规范健康发展的信心。
同时,市场认为华晨、永煤的违约存在恶意“逃废债”嫌疑,并担心此类违约成为地方国企效仿的模式,这将对信用债市场基于信用基本面的定价逻辑造成冲击。华晨集团在违约前多次进行股权划转等一系列“迷惑”行为;永煤控股2020年三季度末的账面货币资金高达470亿元、在违约前曾将所持中原银行股权无偿划转。华晨集团和永煤控股的一系列行为让市场产生了其存在恶意“逃废债”的嫌疑。19年9月,青海境内的盐湖股份也曾因“公司无法偿还439万的劳务款被进行破产重整,导致存量债券提前到期违约”引起市场对其“逃废债”的质疑。市场担心此类违约成为地方国企效仿的一种模式,这将对信用债市场基于信用基本面的定价逻辑造成冲击。加上当前国内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违约追偿机制、企业破产清算与重整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债权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更是引起了本轮违约冲击的持续发酵。
对于中国近期信用债市场的风险事件,刘鹤21日主持召开金融委会议,指出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秉持“零容忍”态度,严厉处罚“逃废债”行为。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