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蚂蚁上市】监管机构视蚂蚁为金融企业若变回旧经济蚂蚁估值大缩水? - 香港经济日报- 即时新闻频道- 即市财经- 股市 @ 2020-11-04T2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蚂蚁
概念:经济蚂蚁 , 金融监管
蚂蚁集团(6688)上市前夕突现“波澜”,先有中证监“约谈”马云及蚂蚁管理层,再传银保监官员批评蚂蚁旗下贷款平台“花呗”的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分析指,蚂蚁长期增长爆发性业务势受监管限制,例如蚂蚁最大收入来源贷款业务,会受LPR利率的影响。
【蚂蚁上市】蚂蚁、马云遭监管约谈后 官媒未停批评:停止盲目崇拜热门新股(第三版)
蚂蚁上市触礁原因为何?许多投资者都心存疑问。靠支付宝起家的蚂蚁集团,近年大力发展信贷产品“花呗”、“借呗”等,令其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引起监管当局的注意。多个监管部门约谈马云等人,据悉,监管部门拟将蚂蚁视为金融控股公司,这能否支撑其新股上市逾2.4万亿元、仅次于阿里巴巴和腾讯(00700.HK)的高估值?
黄奇帆的言论在蚂蚁上市被暂缓后再度被炒热,有内地传媒亦指,事实上蚂蚁的主要业务由支付业务、消金业务、财富业务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消金业务最为重要,2017年“花呗”及“借呗”的总利润为95亿元,当年蚂蚁的税前利润是131.90亿元。报道更称,现时内地的借贷平台普通都有“爆雷”情况出现,唯一能让人放心的就是“花呗”及“借呗”,令其成为蚂蚁营收最重要的元素,“目前90后几乎都差‘马爸爸’的钱,这已经成为一个事实”。
蚂蚁集团 (06688)昨日公布煞停A+H上市,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煞停蚂蚁上市只是内地监管马云旗下的金融科技企业巨头开端,当局目前正注视蚂蚁集团最大收入来源,即信贷平台“花呗”、“借呗”,蚂蚁集团料须大增资本或降低信贷规模。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监管部门告知蚂蚁,必须达到月初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的新资本要求及其他规定后,才能推进IPO。
(1)中央四部门约谈马云、井贤栋等蚂蚁(06688)高层,未有披露约谈内容,不过,其后蚂蚁回应指,“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其中重点是监管,亦反映约谈不算是负面消息,蚂蚁将于周四上市,中央当局自然是高度关注,阿里巴巴(09988)美股较港再高1%,亦是蚂蚁上市前股价的重要指标,另外,国际配售已见分货,少量大户已在暗盘市场交易,亦反映蚂蚁集团的升势。
不过,蚂蚁上市前突遭内地四大部门约谈,央行、中证监、银保监会及外管局与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监管约谈。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长郭武平昨日更发文批评,蚂蚁旗下“花呗”业务类近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续费却高于银行,做法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蚂蚁回应内媒查询时称,会落实约谈内容,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能力。事实上,虽然蚂蚁近日成为市场最炙手可热的股份,但亦同时多番受到批评,例如有官媒评论曾指出,蚂蚁业务虽然性质与银行类似,但相比之下受到的监管却较银行更少。
上交所昨晚突然公布,由于蚂蚁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和首席执行官胡晓明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而蚂蚁亦报告了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上交所认为,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蚂蚁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讯息披露要求,故根据有关法规并征询保荐机构的意见,决定暂缓蚂蚁上市。
蚂蚁上市|新华社十五字暗讽马云 附“马形状的云”配图
风云突变。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及港交所突发公告:暂缓蚂蚁上市。而在暂缓上市的前一夜,蚂蚁已被监管多方“敲打”。一面是IPO屡次创纪录,一面是监管风暴强势压顶,自马云外滩金融峰会喊话十日以来,蚂蚁屡次被置于风口浪尖。眼下投资者最为关切的是,监管紧箍下,蚂蚁IPO能否重启,又该如何进一步规范业务。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