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中国经济】内地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中下阶层开始食“谷种”? - 香港经济日报- 中国频道- 经济脉搏 @ 2020-05-18T08: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中国经济
概念: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中国经济低迷,但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在没有重大刺激举措的情况下已经正在复苏。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西方的关注,很多观察家疑惑,是什么让中国在未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情况下,就实现了经济开始走向复苏?
【聚焦两会外交篇】疫情加剧大国竞争 中国做好长期准备习近平近期对国际关系阐述(部分)核心利益不容侵犯“索赔论”漏洞百出 华拒当替罪羔羊中央发文: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两会前瞻】开放转型融合料成“十四五”主线【话你知】五年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十四五”规划起草大致时间表“十四五”特点及挑战高敬德倡增公共场所防疫投入港区委员胡剑江 倡湾区推无人驾驶货车全国人大代表张锐 建言长江绿色航运发展血制品纳战储 保抗疫救命药政府鼎力扶持 干部带头献浆【特稿】形成自发献浆 构建良性供给【抗击新冠肺炎】钟南山:中国需警惕第二波疫情华专家《科学》发文揭两抗体或助疫苗开发国家卫健委:防控存薄弱环节 需扩大核检范围华驻爱尔兰大使:甩锅诿过无益抗疫3月份迄今出口509亿个口罩
如果中美贸易摩擦重临,对已经受疫情重创的外贸企业而言犹如雪上加霜。汇丰首席中国经济师屈宏斌上星期发表报告指出,疫情加强了美国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的决心,战场可能会从贸易转向技术、供应链和资金流。屈宏斌指出,仅仅是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就已经可能打压市场情绪,再加上对贸易的巨大负面冲击,很可能会拖累疫后的商业投资情绪及制造业前景,而中美紧张情势升温,将使中国整体经济复苏力度受阻,因此把今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从3%下调至1.7%。
习近平警告官员防疫措施“威胁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4月工业增加值按年增长3.9% 胜预期
【财经评论】复苏信号明确显现 疫后重启中国经济2个月触底反弹
【中国经济】战疫增长模式 两会拟定今年GDP目标3%?
何立峰强调,在强大国内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资源的支撑下,中国经济依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要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第一季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目前经济运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复工,发电量、货运量指标明显好转,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准。
热门关键字 : 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 COVID-19 确诊个案 口罩 冠状病毒 中国经济 中美贸易协议 中美关系
两岸人士分析,在520前祭出对台11条,北京目的要是稳住台商,要台商切莫对中国经济没信心而出走中国,中国在复工复产后,外销订单不如预期,经济情况恶劣,第一季国内生产毛额(GDP)为负6.8%,为史上首度负成长。北京拼命想拉住台商,其实也释放其经济不佳的讯号。
【明报专讯】摩根士丹利发报告唱好内地股市,认为中美贸易关系不稳增加A股的风险,但因应中国经济复苏情况明朗等五大因素,维持A股“增持”评级,看好MSCI中国指数可跑赢新兴市场股市,A股亦可跑赢中资股美国预托证券(ADR)。
中国是新冠肺炎后第一个复工的国家,全世界都在看疫情后的经济活动表现如何。《中国褐皮书》(CHINA BEIGE BOOK)调查发现,中国经济活动的确正在恢复,但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准,中国企业在疫情后的状态,普遍回答都是不好,消费也没有回温,今年中国全年 GDP 恐怕只剩 2%。
香港中通社北京5月17日电 特稿:专家:中国经济或藉两会告别“唯GDP论”
一切“做空”中国经济的猜想再次落空。用及时而严厉的手段控制住疫情,尽管令中国经济付出了巨大损失,但是也为迅速恢复经济提供了前提保障。中共高层显然已经提前掌握了中国经济正在加速重启的情况,也对于其中越发严峻的困难与挑战有了应对策略。电力、铁路货运,有色金属、医药、电子、化工、钢铁、机械,以及农业生产的触底反弹已经让中国政府有了最基本的信心。
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建设所需的铁矿石、煤炭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仍未提及。但是大麦和牛肉方面的举措--双方都在寻求淡化--可以被解读对澳大利亚经济的警告。
中国经济复苏之困:制造业重启,但消费者仍捂紧钱包
【中国经济】内地前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年降36.7%跌幅收窄
对于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内地一季度GDP负增长6.8%,“今年要不要设GDP增长目标”的问题引发讨论。持“不设GDP”论的一方,如央行货币政策委员马骏此前表示,鉴于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建议今年不再设定GDP增长目标。
所谓“基础曲线”,即剔除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之后的经济增长曲线。贺铿预计,上半年疫情可基本结束,中国经济会沿着一条缓坡度曲线回升。若复工复产顺利,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有可能转正至1%,下半年渐进入到基础曲线状态。三季度按年增速会比去年三季度的增速低,可能4%左右,但第四季会恢复到去年第四季的增速。
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打击毋庸置疑。封村、封小区、封城、封省、断航,这些都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但中国领导层把老百姓的生命置于第一位,断然作出封城、断航的决策。
该行首席中国经济师屈宏斌在报告中指,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似乎加强美国寻求巩固与中国经济脱钩方法的决心,主战场可能会从贸易转向技术、供应链和资金流。
从长远来看,中国除了有全产业链的优势之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需要靠近市场的产业可能就不会选择转移,这些产业需要考虑中国优越的产业链条件和中国的巨大市场之外,甚至还会考虑与中国经济结构紧密结合。
【中国经济】疫情冲击 内地全年票房损失料逾300亿元
随着国内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4月财新中国服务业服务业PMI较上月小幅回升至44.4,但海外疫情的进一步发酵,拖累新出口订单创纪录次低,服务业活动依然明显承压,已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二季度外需对中国经济的“二次冲击”不容低估,对稳就业提出更迫切要求。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