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港铁欣澳站曾跳掣列车一度慢驶 @ 2014-05-16T2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港铁 高铁
概念:高铁2017年 , 政府2010年
港铁前晚发通告公开与政府的分歧,首先政府要求港铁自行承担高铁工程延误超支,政府不会提供额外资金。其次,港铁为政府管理高铁工程的行政开支,亦因高铁延误而上升,但港府已表明向港铁支付的45.9亿元项目管理费,不会再增加,因此港铁将亏本。
【高铁延误】林郑11时交代独立专家小组任命 【高铁延误】政府委任法官夏正民为专家小组主席 【高铁延误】法官夏正民作风开明 曾多次判政府败诉 【高铁延误】林郑指专家小组不会追究事件责任 【高铁延误】专家小组不追究责任 范国威促用特权法 【高铁延误】田北辰促追究责任 但拒用特权法调查 【高铁延误】港铁以“香港一定得”精神说服政府齐瞒真相 【高铁延误】夏正民料6个月可完成报告 【高铁延误】自由党不支持用特权法调查 【高铁延误】梁振英:应追究责任但要继续向前推进
港铁昨晚深夜11时许发出通告披露,运输及房屋局本周一去信港铁,指港铁必须致力承担高铁项目延误的所有费用,申明政府非常不可能就项目提供任何额外资金。港铁在通告中指出,根据协议,双方应真诚磋商...
港铁公告又指,据港铁与政府2010年1月签订的建造及调试高铁委托协议,港铁将会就规划、设计、建造、测试及调试高铁,进行协定活动。委托协议规定,政府将承担就委托活动支付予所委聘的承建商和顾问的全数款项及就此进行融资,同时支付45.9亿港元予港铁,以作为项目管理费,有关费用可按委托协议变动。若大幅修改委托协议,有可能令港铁项目管理责任或费用大增,港铁须就管理费与政府作出磋商。
政府公开与港铁就高铁工程延误的会议纪录,证实港铁行政总裁韦达诚曾主动致电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表示不同意政府向立法会报告工程有延迟,并强调能如期在明年投入服务,张炳良当时表示不接受就此定论。
政府在5月13日向港铁公司发出函件,指出政府曾在4月14日举行的会议后,以及会后数次告知该公司,须要承担高铁项目延误的费用,政府非常不可能就项目提供额外资金。港铁指出现时对政府的立场理解,是要求尽量将减低工程延误,并在项目获批预算内控制额外费用。
处理危机,首先要做持份者分析。政府是高铁项目拥有人,主导高铁发展策略和监督。港铁只是超级承建商。政府亦是港铁最大股东,表面上只占港铁董事局15位成员中的3席,但一切大小决策,凡是政府欲插手的,政府说了才算。 太平盛世时,大老板乐于让港铁自动波行驶。但因应政治情况需要,港铁随时被变身。政府要港铁办事时,视港铁为港式国企,党委话事,说一不二。政府要抵御民粹压力时,港铁须以上市公司面目示人,搬出上市条例、商业原则等原因,为政府遮风挡雨。出了大乱子,为划清界线,最佳办法是册封港铁为“独立王国”,以洗脱自己罪责, 然后大兴问罪之师,化危机为契机,突出强政励治之形象,“整治前朝遗下的祸因”,并连消带打,顺势委任亲信进入董事局。
张炳良回应指,港铁工程总监周大沧曾向政府披露工程滞后情况,韦达诚指会向周大沧了解,随后再致电张炳良说周大沧已经向他确定,高铁仍然可以2015年投入服务。张炳良不接受结论,指示港铁高层与运房局和路政署当日紧急开会。政府与会者包括运房局常秘黎以德、副局长邱诚武;港铁方面则有韦达诚、周大沧、车务总监金泽培等。
对于港铁的通告,运房局回应称:“对于港铁公司在有关高铁香港段工程的委托协议下须履行的责任的看法,政府已在提交给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五月五日会议的文件中第59至63段中指出。至于在法律上政府如何具体跟进,我们现正认真研究。 ”
高铁工程由政府委托港铁进行,所有工程支出由公帑支付。港铁表示,一直对政府立场理解是尽量减低工程延误,并在获批预算内控制额外费用。港铁又称,若政府大幅修改协议,导致港铁的管理责任增加,港铁有权向政府讨论管理费变更,但现阶段港铁不确定有关46亿元管理费会否增加。
【太阳报专讯】港铁昨晚公布,港府五月十三日发函通知,指高铁项目造价由六百五十亿元增加至六百八十四亿元且有延误,希望港铁尽所能赶及并维持在已增造价内,项目再有延误或增支,需由港铁负责,港府不会提供任何额外开支。港铁反击指出,当初签订委托协议列明港府会支付所有建造及顾问费用,这与港府现时的理解有异,并指出港府虽然已支付四十五点九亿元项目管理费,但有关费用会按委托协议变动,若出现大幅增加,港铁会与港府真诚磋商这些变更。
港铁在高铁项目上诚信破产,政府决定将单轨列车系统公开招标,由政府出资兴建,再交予私人机构营运。消息人士指出,公众狂轰港铁在高铁事件的估算错误兼瞒报及误报,当局肯定不会像原先设想般将单轨车采高铁建造模式并直接委托港铁负责,反而是公开招标物色合适营运机构。据知港铁已获通知单轨列车不会直接委托港铁营办,“政府会参考投标公司的经验、财政能力及过去的营运纪录批标,若港铁投标的话,高铁事件应为考虑因素之一”。
港铁发出公告表示,星期二收到政府函件,表示政府非常不可能就高铁项目延误,提供额外资金。
另一边厢,港铁昨日透过港交所发出通告,指昨日接获运输及房屋局函件,表示港铁必须致力承担与高铁项目延误有关的费用,政府“非常不可能”对项目提供额外资金。但港铁认为,与政府在委托协议条款理解上出现差异,港铁将与政府就协议下各自权利进一步磋商。
港铁(066)发表公告称,由于高铁项目未能如期完成,且项目成本较原预期的650亿元高,料达684亿元甚至可能更高,港铁已获政府通知“非常不可能”提供额外资金。
【本报讯】行政长官梁振英昨晚启程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及比利时布鲁塞尔访问,出发前在机场回应高铁工程延误事件,重申政府作为港铁大股东,十分注重铁路发展,他委派的独立专家小组将深入及全面调查,一定不会轻视高铁延误及可能出现的超支,又指事件凸显港铁公司可能潜在的问题。
根据政府和港铁签署的协议,政府会向港铁支付最多45.9亿项目管理服务费,港铁于去年12月已收取25亿元。由于高铁工程要延误两年,若港铁的管理开支超出45.9亿,而政府又不相应上调管理服务费的话,将导致风险。
【本报讯】高铁丑闻揭露一铁独大的港铁专横跋扈,据港铁及运输及房屋局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港铁工程团队去年3月自行根据“局部通车”来修订工程时间表,无通报政府。而以行政总裁韦达诚为首的管理层,更完全架空政府委任的港铁董事会,高铁延误问题由去年起不断恶化,主席及董事会成员一直被蒙在鼓里,到爆煲后才获通知。高铁至今预计超支34亿元,但港铁收取的46亿元高铁工程顾问费将袋袋平安,不会受扣减惩罚。
因此,政府除了开设调查委员会,调查高铁延迟事件之外,也应该考虑,一俟事件告一段落之后,成立一个委员会,全面检讨港铁法例,加大对港铁监管之力度,以及加大港铁对政府问责之力度,以及在有需要时,迫港铁找管理顾问公司,全面理顺港铁之管理问题,找出港铁内部行政管理之错失,以至实行内部改革,将令港铁管理真正走向国际水平。这样才能有力地改造港铁,重回正轨。
另外,本报昨日报道高铁钻挖机在大角嘴帝柏海湾第五座附近撞到桩柱。港铁指这些桩柱属政府填海时埋下,不属官方纪录中“永久打下”的桩柱,故事前无发现。钻机本应去年3月钻穿该路段,但这些桩柱令工程延误至去年12月才钻穿,港铁并无提供资料指出赔偿责任谁属。
【本报讯】高铁延工风波未了,港铁高层提早退休、不再续约“祭旗”后,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昨称,当务之急是减低高铁工程可能出现的延误及控制开支,坚拒辞职。他指独立专家小组人选已经进入落实阶段,政府亦将向港铁董事局提名新董事。立法会议员批评,独立专家小组无传召证人权力,今日会再在立法会提出引用特权法调查高铁事件。
核心提示:高铁西九总站地盘工程进度延误,疑点重重未能释除公众疑虑之际,又爆出撰写文件不清楚问题,备受议会及舆论强烈批评,在多方的压力下,港铁董事局昨晚宣布就高铁工程延误通车事宜,成立独立委员会,并全面检讨高铁项目管理手法,计划今年7月向董事局提交初步报告。港铁主席钱果丰亦就高铁通车时间延误,向公众表示歉意。另外,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主席田北辰认为,工程的核心问题已浮现,政府应掌握时机与港铁开会,由路政署作督促角色,了解工程所有细节及做法,不能只依赖港铁提交报告;又批评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并无安排路政署跟进。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