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陆企吸金2.2兆金管局戒备港银提前3个月交稳定资金比率 @ 2014-04-16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贷款 金管局 港银
概念:香港银行内地相关贷款风险可控
【本报讯】本港银行贷款增长加快,当中对内地实际相关贷款亦随之增长,去年底止已达2.28万亿元,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港银的不良贷款率0.48%,内地相关贷款不良率更低至0.25%,风险仍然可控,但贷款增长快,该局不排除在日后调整稳定资金来源的规限。
香港银行内地相关贷款规模持续扩张,伴随而来的信贷风险备受关注;据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本港银行的内地客户贷款(不包括贸易融资)总额达2.276万亿元,按年增长约30%。金管局上月已要求银行提交信贷扩张规划报告,以衡量是否需要遵守稳定资金要求(SFR)。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昨天表示,当局不时会检讨SFR的适用条件,暂时未拟更改,并强调当局不会一刀切就银行贷存比率设定硬性指标,亦没有限制银行的信贷额度。
截至去年底,香港银行的内地相关贷款(不计贸易融资)约为22,760亿港元,而一二年底则为17,500亿港元。若以借款人类别分类,阮国恒指金管局对内地民营企业的相关贷款审查较多,这部分的贷款约为4,880亿港元。他说有关贷款的风险集中度较低,而银行采取缓减信贷风险安排的比例,亦高于其他贷款人种类。
《经济通通讯社15日专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于记者会表示,当局早前四年前已就港银信贷扩张速度进行审查,包括现场审查,以确保银行审慎管理风险及流动性,但企业贷款不宜有一刀切的措施去控制风险,而以目前来说,港银的内地相关贷款风险是可控,银行风险管理是到位。
金管局表示,按照其计算方式,截至去年底香港银行体系对内地相关贷款总额为2.589万元,撇除贸易融资项目,内地客户相关贷款2.276万元,占银行总资产13%。当中中国境外使用的占38%,有抵押担保占60%,其特定分类贷款比率约0.29%,低于整体银行体系特定分类贷款0.48%之比。 撇除贸易项下的内地相关贷款中,内地银行在港分行及外资行作贷出方市占率最多,占43%,当中40%为内地在港分行贷出,而港银在内地的8间子行贷出的占21%,港银则占约36%。 至于按借款人划分来看,包括贸易融资项的内地相关贷款,有50%为大型国企,包括策略性行业如能源企业,而且境外使用较多,至于民企则占约19%。 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指,借予民企的贷款,有内地相关银行担保及有抵押品的比例较贷予国企高,风险集中度亦不高,首10位的客户,民企类贷款占不到10%。 另外,香港银行面向内地的债权总额由2010年的1680亿美元,增至4300亿美元,当中70%的增长贡献来自持有债券、香港银行借资金予内地子银行,以及内地子行的债权,而目前四分之三,即大约3200亿美元的债是面向内地银行。(NC)
截至去年底与内地相关贷款金额为2.276万亿元,当中由外资银行(包括内地银行在港银行)放款金额为9,700亿元,而由8家本地银行在内地放款金额为4,760亿元,特定贷款比率为0.46%,而本港零售银行的特定货款比率为0.48%。至于由本地银行提供的内地贷款金额为8,300亿元,特定贷款比率为0.48%。惟阮国恒指出,不排除银行对内地贷款坏账比率是会回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昨发表2014年第四条磋商代表团初步总结指,自2010年以来,本港银行体系因内地相关贷款上升而急增,随着中港经济及金融日趋融合深化,“当局须密切注视相关的风险”,并与内地监管当局紧密合作。
金管局指,银行的内地相关贷款比例上升,仍是一个需要注意的主要风险因素。虽然非银行类客户的内地相关贷款大部分有担保或抵押品作为保证,但鉴于内地的信贷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高企、近期中资企业的整体违约距离指数有所恶化,以及内地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额增加,本港银行务须继续严格审慎管理内地贷款风险。为了加强监察这些业务,金管局推出全新的季度内地业务申报表,要求所有银行就其非银行类客户的内地业务呈报更详细资料。另外,金管局亦要求内地业务活跃的银行,就其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进行专题审查。
近年港银不断扩大对大陆贷款,已引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关注。IMF在每年一次对香港的“体检报告”中提出,港银对大陆企业贷款已占总贷款的19%,随着中港两地不断融合,当局须密切注视相关风险。金管局发言人表示,已要求银行进行信贷管控,定期汇报大陆业务。有银行界人士透露,金管局重点提醒港银防范虚假贸易贷款。
金管局的数据也显示出贷款的惊人增长。截至去年底,在香港银行业的贷款总额中,对中国内地的净贷款所占比例接近40%,2010年时该比例还是零。不过,香港银行业的资本缓冲,目前远高于国际最低要求,金管局尚未就信贷发布预警。金管局曾表示,该局正“密切关注”银行业的信贷风险,预计银行业“将保持非常强劲的管控系统,以应对面临的具体风险”,而香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目前处于平均0.5%的纪录低位。
和广北表示,本港银行业上月整体贷款增长较快,或因为内地相关贷款需求较高。但相信金管局主要关注整体贷款增速及业界流动性,并非针对内地相关贷款增速,而提出稳定资金要求。
今年人民币下跌可能也降低债务人偿还贷款的能力。人民币已跌近3%,抹去2013年涨幅,且有可能录得1992年以来3月当季的最差表现。股市和信贷市场分析师还表示,很大一部分贷款流向中国房地产和金融领域,以及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而监管层正试图控制这些领域的信贷。可以肯定的是,香港银行业者的资本缓冲远高于国际最低要求,香港金管局尚未就信贷发布预警。
这一数据是香港金融管理局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简称:香港金管局)周二公布的。该局公布近年新增贷款中对大陆客户贷款金额的做法并不常见。由于中国大陆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坏账水平不断上升,外界担心香港银行业针对中国大陆的业务会带来风险,但金管局淡化了这种担忧。该局表示,金管局已经致函那些贷款规模高于平均水平的银行,要求这些银行确保持有充足的“稳定”资金。
另外, 金管局公布, 截至去年底, 扣除贸易融资后, 香港银行与内地相关客户的贷款额为2万2760亿元, 按年升三成, 当中六成多属于有抵押及担保贷款, 而有关贷款的风险低于银行整体贷款组合.
内地经济放缓,加上有内企债务违约,令市场担心港银近年对内地贷款急增的风险,早前连国基会(IMF)亦对此表示关注。金管局昨指,去年末香港银行业对中国内地相关贷款总额逾2.2万亿港元,风险管理到位,当局目前无意收紧现行监管,亦不会对内地贷款设限。然而为防患未然,金管局要求银行由原6月底提前于3月底提交稳定资金比率,并计划自7月起按计划实行每月报备。(文汇报)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