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团体尖沙咀站抗议港铁加价 @ 2014-03-30T19: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港铁 加价
概念:机制6年 , 130亿港铁加价
代表手持横额,批评港铁坐享巨额盈利,但年年加票价;又上演街头剧讽刺港铁加价,令市民百上加斤。他们之后递交请愿信,要求港铁重新计算载客量,增加班次,并促请政府检讨可加可减机制。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表示,港铁加价的方程式,是按消费物价指数变动、运输行业工资变动,扣除生产力因素计算出来,加幅已低于通涨以及工资增长。
港铁加价 政党团体围轰
不少市民对港铁加价甚表反感,家住沙田、每天上班均需乘搭巴士及港铁的兼职清洁工李小姐斥港铁加价不公道:“现时票价已经贵,又要加!”她不满港铁服务质素差,经常出现故障。
邓家彪也认为港铁加幅不合理,不满港铁持续加价,但服务质素愈来愈差,港铁事故影响广泛,震撼程度愈来愈大,经常出现系统错误,加价不符合市民期望。他指出,票价调整机制应是“可加可不加”,促请政府作出检讨,并要求港铁将全数利润回馈乘客。而工联会亦前往港铁总部请愿,促请港铁改善服务及回馈乘客。
去年行政会议对港铁票价可加可减机制作出微调,加入了3项因素,包括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数变动、事故罚款机制,以及回馈乘客与利润挂钩的车费优惠。增加家庭入息中位数变动因素,目的在于调整港铁票价时要计算通胀变动,更贴近市民的负担能力。今年港铁加价3.6%,与通胀水平相近,算是没有出现大幅加价的情况。然而,港铁票价按照机制随通胀加,由于本港进入通胀周期,今年是港铁票价实施可加可减机制6年来、连续第5年加价,难免予市民港铁票价加完又加的印象。港铁是本港最主要的集体交通运输工具,每日乘客量达500万人次,占全港交通流量4成。港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加价亦无需立法会和行政会议审批,年年加价势必产生带头作用,其他交通工具也会跟风仿效,市民的交通开支负担加重,对港铁印象更差。
港铁按照票价可加可减机制,六月起加价百分之三点六,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熊永达,在本台节目表示,今年加幅其实低于通胀,并不算高,但市民的交通费占收入越来越多,加上港铁加价后的收益只占整体的小部分,令市民觉得不顺气。他认为,港铁应及早提出优惠措施,提升公共形象,而政府作为港铁大股东,应该利用收益提供公共交通的津贴,令市民感到受惠。
港铁加价 学者倡政府补贴
.团体尖沙咀站抗议港铁加价
不少市民对于港铁加价甚反感,设计公司东主邓小姐表示,一向不能接受地铁加价,她住在大围,指经常有人跳轨令服务受阻,改善服务质素才加价是基本要求。没有固定地点上班的她无奈说:“无得罢搭亦无得拣,赶时间都要搭。”
政府去年初与港铁完成可加可减机制检讨工作后,引入以家庭月入中位数按年变化作封顶机制,但由于去年第四季家庭月入中位数按年升百分之六点一六,较是次票价加幅高,换言之机制今年未能为港铁加价封顶。
十多名工联会成员昨早到港铁总部,抗议港铁持续加价,但服务质素每况愈下。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表示,港铁去年接连发生故障,市民都认为不应该让港铁加价,他促请港铁如前年般将加价所得额外收入全数回馈乘客。他认为,现时以家庭月入中位数计算的“封顶机制”如同虚设,应改为当港铁利润达某水平便冻结票价,“利润过百亿你还好意思加价?”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