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港铁又加价今年可加3.6% @ 2014-03-28T1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港铁 加价
概念:去年130亿元 , 6月港铁票价加幅
核心提示:“年年赚大钱”的港铁即使近期事故频生招人诟病,但票价每年都加,今年加幅甚至会高于去年!政府统计处昨日公布最新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为增长4.1%,按可加可减票价调整机制计算,港铁今年可以加价3.6%,高于去年的2.7%,这是此机制实施六年来、连续第五年加价,预料新票价会于本年6月起生效。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称票价升幅依然低于通涨及工资增长,政府已敦促港铁就事故做好补救工作及查明原因。有经济学者认为加幅对通胀率影响不大,但关键是“无人会想加价”;多名议员、民间关注团体,以及大部分市民昨日均表示反对港铁加价。
不少市民对港铁加价甚表反感,家住沙田、每天上班均需乘搭巴士及港铁的兼职清洁工李小姐斥港铁加价不公道:“现时票价已经贵,又要加!”她不满港铁服务质素差,经常出现故障。
工党强烈反对港铁加价 要求检讨票价机制
去年赚一百三十多亿元的港铁,年中又会再加票价。统计处公布,去年第四季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按年升百分之4.1,将数字套进港铁的可加可减机制,加上去年12月通胀率,扣减生产力因素后,得出港铁今年可加价百分之3.6。
去年行政会议对港铁票价可加可减机制作出微调,加入了3项因素,包括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数变动、事故罚款机制,以及回馈乘客与利润挂钩的车费优惠。增加家庭入息中位数变动因素,目的在于调整港铁票价时要计算通胀变动,更贴近市民的负担能力。今年港铁加价3.6%,与通胀水平相近,算是没有出现大幅加价的情况。然而,港铁票价按照机制随通胀加,由于本港进入通胀周期,今年是港铁票价实施可加可减机制6年来、连续第5年加价,难免予市民港铁票价加完又加的印象。港铁是本港最主要的集体交通运输工具,每日乘客量达500万人次,占全港交通流量4成。港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加价亦无需立法会和行政会议审批,年年加价势必产生带头作用,其他交通工具也会跟风仿效,市民的交通开支负担加重,对港铁印象更差。
港铁根据票价调整机制,今年最多可以加价百分之三点六,预计在六月实施。民建联反对加价,指港铁连年巨额盈余,但服务水平日渐下降,令市民印象负面,要求政府再次检讨可加可减机制,将票价调整幅度与港铁服务水平挂钩;又要求增加回馈市民。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副主席范国威指,港铁在盈余下,仍年年加价,加幅接近通胀,不能接受,要求政府加强监管,包括在港铁发生事故后,考虑扣减港铁高层酬金。
港铁又说,会按加价幅度,就个别车程票价作计算,并将会进行所需的行政程序,包括向政府提交由两名独立专家发出的证明书,以证明票价调整计算符合机制规定,预计6月中新票价会正式生效。
政府公布去年12月运输业工资指数上升4.1%,按港铁可加可减方程式计算,预计票价可3.6%,料5月底港铁(00066-HK)再公布每程的实际加幅,6月实施。资料显示,港铁去年加价2.7%。
统计处下午将公布最新的运输业工资指数,套入港铁票价调整机制,可得出今年港铁票价加幅,恒生管理学院商学院院长苏伟文估计,若工资指数变化不大,港铁今年可以加价3.5%,但由于港铁利润下降,相信港铁将提供的优惠有限。
去年6月才加票价2.7%的港铁(066),昨天宣布根据可加可减机制,今年将加价3.6%,这将是港铁连续第5年加价。港铁近年事故频生,加上连续多年赚取逾百亿元纯利,却连年加价,难免令市民哗然。但在可加可减机制下,票价加幅是根据运输业工资等一篮子因素计算出来,无论政府或市民都“奈港铁唔何”。
#港闻头条# HTTP://T.CN/8SVXKXJ 大赚一百三十亿元的港铁连续五年加价,加幅高达百分之三点六,新票价今年...
港铁27日宣布6月起加价3.6%,个别车程加幅有待计算,每日影响过百万名市民。而去年因事故延误罚款的2750万元,以及从去年130亿元利润拨出的1.25亿元,都会用作即日来回第二程九折优惠。立法会议员及市民对港铁又加价表示愤怒,质疑港铁服务越来越差欠理想,“事故更一单比一单震撼”,要求作为港铁大股东的港府,尽快检讨“有加无减”的票价调整机制。
    有报道指,估计港铁会加价3.5%,张炳良表示,不揣测这项指数的变动,如何影响港铁票价调整幅度,但他重申,港铁票价调整机制,会考虑家庭入息中位数变动以及市民的承受能力。 他强调,政府和港铁签订的营运协议,容许港铁按机制调整票价,即使政府是港铁大股东,亦不可凌驾小股东利益,因港铁作为上市公司,其利益考虑和政府未必完全一样,政府会尊重一间公司营运上的管治模式。 另外,6条主要离岛航线获批准稍后加价4.8至6%,张炳良表示,票价无可能不变动,政府已给予船公司3年合共近两亿元特殊援助,令票价有所纾缓。他又指,今次的加幅大约是渡轮营运商所提出要求的一半,幅度恰当,未来会研究在码头增加零售及商业设施,增加票务以外的收入。
【太阳报专讯】【本报讯】港铁过去一年事故频仍,但预计港铁仍可根据可加可减票价调整机制加价,在本周四港府将公布机制中最后一项计算数据,即去年第四季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后,暂推算票价加幅约百分之三点四,非议加价声热烘烘之际,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昨出席电台节目中降温,指出去年港府检讨港铁票价调整机制时,已加入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数作为参考数据,确保调整幅度不会超出乘客负担能力。
市民陈小姐居住港岛区,每日乘搭港铁上班,每月交通支出接近一千元。她批评,港铁加价加得太密,即使推出补偿优惠,亦难以抵销票价加幅,且她甚少乘搭第二程,未能享有优惠。市民黄女士则斥,今次加幅过高,“人工都无加得咁多!”她认为港铁事故多,短期内不应再加价。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