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陈茂波:稳定楼价后仍需稳定土地供应 @ 2014-03-03T13: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陈茂波 供应
概念:发展局局长陈茂波 , 1万3600个住宅单位
政府日前公布2014/15年度卖地计划,私人住宅用地共34幅,可兴建1.55万个私人单位,但由于当中21幅用地须先改规划才能建楼,外界质疑实质供应量将比估计少。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今早发表题为《持续推地 有心有力》网志,指卖地计划并非“铁板”,但明白改划用地工作不容易,有不少阻力,期望社会和地区人士洞悉大局,理解和支持政府。
【本报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日前公开批评港铁公司过去几年物业发展“零供应”,他昨再指港铁“不够努力”,被问到政府会否收回港铁物业发展权,由政府主导上盖物业发展,他承认曾经研究过各种不同方案,又“做了准备工夫”,但涉及法律问题,现阶段不宜评论太多,但会要求港铁将项目有秩序推出市场。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昨日发表以“持续推地 有心有力”为题之网志,回应社会对土地供应的质疑。他指出,尽管今年卖地计划中34幅地有21幅须进行改划,但是去年也有多幅土地需要改划,政府最终透过两次调整卖地计划,令全年提供约13,700个单位,达到全年政府出售私人住宅用地的原订目标。他又认为,住宅楼价在“双辣招”下已见稳定下来,但仍需继续多方面持续地为市场提供稳定的土地供应,让楼市能健康发展。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亦认为,楼市未来两至三年或有隐忧,料卖地价跌20%。新界地皮因供应较多,发展商出价势更保守,甚至有流标情况。他估计今年二手楼价跌5%至10%,而在发展商优惠下,一手楼价已较去年底跌约20%,暂时有支持。
陈茂波重申,过去数年楼价急升跟供应不足有关,强调政府没有推行高地价政策,不会因为土地价格下跌而停止卖地,推地时间表也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相信一段时间后供求失衡情况可以扭转。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重申, 本港向来无高地价政策, 他指, 外界认为港铁 (00066)轻铁天荣站流标是因为补地价过高, 但事实上 , 政府提出的补地价, 较市场预期下限还要低 , 他又指, 过去本港楼价急升, 主要由于楼市供求失衡, 而政府改划土地 , 及发展商买地建屋等均需时, 相信未来供应一定会增加 , 他强调短期的波动性将不会影响政府增加供应的决心, 政府未来将继续多管齐下增加楼市供应, 令楼市健康发展 .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表示,计及所有私楼供应来源,下年度可提供总供应数字将高达29,000伙。私楼供应来源包括下年度可提供共逾6,000伙的铁路物业发展项目,以及市建局项目和其他换地项目等。
政府积极推地,但是并不意味土地供应能悉数获承接,成功转化为可供出售的住宅单位。每年最终成功售出的土地数量往往较实际可供应的数量少。以近两年为例,12/13年度最终供应约19,300伙,占该年度潜在供应29,800伙的65%,而本年度最终供应约18,000伙,则占本年度潜在供应25,800伙的7成左右。政府下年度计划出售34幅住宅地,陈茂波预计连同一铁一局,本来可以兴建30,000个单位,但目前供应目标只订在18,000个。其中原因是土地供应增加,以及受双辣招所影响,一手项目销售成绩已大不如前,楼价呈现下调趋势。近日公布的发展商业绩,已见大倒退,发展商投地的出价不再如以往般进取。港铁旗下的天荣站、大围站项目流标,与此有密切关系。
政府去年2月取消勾地制度后,大力透过主动推地增加供应,新一个财政年度进一步加强推地力度,料卖地表连同铁路沿线等供应,可提供约3万个住宅单位,属三年来最多。然而,港铁(066)项目近年屡次招标都无功而回,过去一年更成推地未能达标的主因,亦影响住宅的供应。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昨天更罕有批评港铁过去三年都无法批出新项目,成功招标“是零”,要求港铁努力作出配合。市场人士关注,来年卖地表有21幅土地未完成规划程序,加上港铁项目能否批出也成疑,或令政府无法达到2014至2015年度提供约1.9万伙住宅供应的目标。
香港文汇报讯 (记者 颜伦乐) 政府来年继续加大供应,新财年拟售34幅官地涉及1.55万伙创新高,按年增13%,首财季(4至6月)推出6幅住宅地及1幅商业地,市值共逾百亿元,其中住宅共涉1,500伙,按季剧减约七成,但连期内推出市建局观塘市中心项目等,涉及1,700伙,首季总单位供应则增至3,200伙,跌幅按季收窄至四成。同时,根据长策会十年建屋计划,港府正式将每年供地目标由2万伙修正为约1.9万伙。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昨指出,政府本财年供地未达标,原因与港铁项目未能配合有关,将会研究调整港铁项目的招标方式。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公布,政府下个财政年度将推出34幅住宅地 ,其中,港岛区占4幅,九龙占7幅, 新界占23幅,预计可为市场提供1.55万伙,数字较本财年多2,000伙,反映政府增加楼市供应的决心。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今日公布2014至15年财政年度土地供应。香港置业高级执行董事伍创业指出,今年政府锐意增加土地供应,令楼价更趋于健康发展,其实在昨日财案中已初见端倪。伍创业相信,未来进一步增加土地供应是势在必行,料将令楼价继续拾级而下,短期内难望有起色。另一方面,根据最近本港土地招标的情况,估计今年中资发展商将积极竞投地皮增加土储;反观本地发展商出价则相对审慎,令今年内地与本港发展商之势力逐渐转移。
有多位议员批评施政报告中的措施落实需要时间,未能够解决目前的房屋问题,有一些甚至认为目前是画饼充饥。我认为这些批评是罔顾事实和不公道的。施政报告中有关土地供应措施有短、中、长期,长期的措施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始进行研究和规划,日后便会像目前一样,面对过去几年供不应求的土地房屋供应,楼价飙升的困局是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的目光和胸襟均不能够短视,今日如果不开展这些长远的研究和改划,日后便徒唤奈何。我们知道填海造地、发展岩洞或发展新发展区、新市镇都需要时间,“棕地”的发展亦要有全面的规划和工程研究配合。面对现时香港市民迫切的住屋需求,我们在短、中期内可以最迅速和最有效增加土地供应的方法,就是善用现有市区和新市镇已建设土地和周边邻近基建设施的地带。
发展商其实更希望政府把地皮全部用于兴建公屋而非居屋,因为居屋的白表与绿表买家均会是私楼的潜在买家。只不过今天的新楼尺价实在太贵,才令他们望而却步,但他们的购买能力仍然潜在,尤其是若楼价轻微调整,可能已足以吸引部份“换楼”买家入市。所以倘若舆论主张甚至迫使政府将兴建居屋变为兴建公屋,可能会更“皆大欢喜”。尤其是为民请命的政党,因为公屋供应数目增加,对市民更易交代,反之居屋不论对象(申请资格)和合理数目的高低都未有公论,民意与支持者的人数不易准确估计,成效未必有绝对保证,所以兴建公屋的口号应更有市场。
基于本月底将公布新一年的卖地计划,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亦拍心口会以持续的稳定供应。
他表示,近期香港楼价波动,主要由于供应不足造成。政府决心不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继续稳定供应土地,并多管齐下增加供应,确保物业市场健康发展。
港府昨公布4月起的新财政年度私人住宅土地供应最多可建3万伙,外界则存疑,因土地未必能如期起楼,更忧港府土地储备无以为继,且楼价下行更恐损市场承接力。 港府摊出3万伙总供应量,应是要让市场相信港府有能力保供应充裕,惟市场对此仍存疑,皆因下年度土地供应看似大增,实际却如本年度般捉襟见肘。 其一,改变土地用途变数大。要令市场相信港府土地供应可续稳,每季卖地数量仍力求平均,惟下年度首季卖地仅得1500伙,占全年目标仅10%,其余90%要在其后三季急追。其底因应是卖地计划的34幅土地中,有21幅尚待改变土地用途,惟地区和保育组织阻力极大,按过去经验,成功率仅约一半。 其二,土地有限要竭泽而渔。本年度和下年度卖地计划有一共通点,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在个别地区。港府过去会尽量将同区土地分开几年推出,避免日后短期间大批供应涌出,不利楼市健康平稳。此反映港府手中土地仍非常有限,当个别地区土地发展进度较理想,就得竭泽而渔地尽快悉数推出,以保供应量。 且下年度卖地更有一大变数,就是市场承接力。因楼价趋跌已成市场共识,加上美储局已启动退市,加息预期势续升温,恐损发展商买地意欲,或出现流标令增加住宅供应进度滞后。尤其已累积大量供应的新界土地,更恐首当其冲。 故下年度卖地量虽增,要达标却荆棘满途。惟正如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昨指,港府不应因楼市短期波动影响,必须持续稳定供地,确保土地面粉供应稳定,让住宅面包供应稳增,才有望令楼市长期健康发展。(A18)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