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三隧分流研足10年搁置 @ 2014-02-19T07: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政府 方案 红加东减 东减红 府暂缓
概念:政府暂缓东减红 , 东隧减价方案张炳良
政府去年提出红隧加价、东隧减价的“红加东减”方案,以图解决本港隧道塞车问题,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昨表示,调查显示目前东隧每日车流增加,推出“红加东减”恐怕会使东隧车流量饱和,接近设计容量的每日7.8万架次,加上红隧每日车流下跌至25年来新低,故此当局决定暂缓“红加东减”方案,直到2017年中环湾仔绕道通车,届时再研究“三隧分流”或电子道路收费等方案,意味着中西区和油尖旺区,未来三年区内道路仍有机会出现塞车问题,市民利用红隧往返港九两地,仍要继续承受塞车之苦。 记者岑志刚报道
基于东隧车流增红隧则减,政府暂缓试行过海隧道收费“东减红加”方案。运输及房屋局长张炳良说,政府早前谘询公众的三个“东减红加”方案,未有主流共识;而红隧及东隧去年的每日平均行车量此消彼长,若红隧加价,东隧的车流将贴近最高容量。张炳良否认搁置计划,浪费顾问研究及谘询的公帑,强调做法非常务实及负责任。
政府决定,暂缓“红隧加价、东隧减价”方案。房屋及运输局局长张炳良表示,最新评估,东隧去年每日车流量达7.2万架次,若加上一旦实施有关方案,每日会从红隧分流约5000架次,届时东隧每日车流量已接近每日设计架次7.8万次。相反,红隧每日车流量已从2011年减少3000架次,为过去20年来新低。张炳良表示,如再推行“东减红加”方案,会令到东隧附近交通挤塞,因此决定暂缓方案。但他强调,政府日后会再考虑,连同西隧在内的3条隧道的通盘车流分流方案。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首先,在去年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我们提出希望公众谘询有关“红加东减”的方案,以疏导两条隧道之间的交通流量。当时我们清楚指出要谘询公众,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谘询期间,正如我刚才发言时所说,我们听到很多不同的意见,包括在立法会、区议会内、地区人士,我们也去掌握最新道路交通的数据和三条隧道的数据。所以我们觉得,平衡各方面考虑下,由于环绕东隧交通系统的车辆的确增多了,令我们考虑若现时去推行“东减红加”的方案时,可能会带来交通影响。这是一个我觉得非常务实、政府负责任的处理。我们进行任何谘询也是一个很实质的谘询,我们不能假设政府初提出来的时候,便不再需要考虑往后公众意见或数据方面最新的情况。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宣布,暂缓试行“红加东减”的过海隧道分流方案。张炳良指出,政府在谘询期内收到106份意见书,公众普遍认为隧道分流是可以接受的方向,但对于“红加东减”方案,则有不同意见,如东隧能否承担方案衍生的车辆架次。加上政府最新数据显示,东隧去年每日车辆流量,已达7.2万架次,相当接近隧道设计容量,而红隧去年流量,是过去25年来新低,故在此消彼长下,政府决定暂缓试行“红加东减”方案。
政府决定暂缓红加东减方案
政府指出,原本希望透过“红加东减”,将约四至五千架次的车辆,由红隧分流到东隧。就去年最新的数据显示,红隧车流量创25年新低;但同期东隧,每天流量则增加至72000架次,担心车流量增加,会非常接近东隧的设计容量,即是78000架次。再者,在谘询期间,不少市民担心,东隧附近道路难以负荷新增的车流,在社会就调整收费的方案未有共识,希望待2017年中环湾仔绕道通车,再考虑三隧分流的方案。
政府于去年开始进行3个月谘询,目标把红隧的车流量在繁忙时间减3至4成,每日减少约4000架次。当时提出的方案是利用“红加东减”,把车流由红隧引导至东隧。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