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巨额存款搬家主因互联网金融“吸金” @ 2014-02-18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银行 余额宝 金融
概念:1月人民币存款 , 2014年1月金融
核心提示:当下,基金公司、互联网大佬、银行等纷纷推出各自的类“余额宝”产品。来自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当前市场的主流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支付功能型,如苏宁的零钱宝和阿里的余额宝;自力更生型,如汇添富基金网络直销的全额宝和现金宝;携手“互联网大佬”型,如微信理财、百度理财联合华夏基金等公司;银行系,如平安银行的“平安盈”、工行的“天天益”。
无论银行是否承认,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已经让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业为之动容。当稳重的金融业遇上多变的互联网,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就此打响。但究竟能碰撞出多少火花,只能拭目以待。不可否认的是,在互联网时代,蚍蜉真的能够撼动大树。
银行等传统存款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和长期化,会找到均衡的水平,利率市场化是难挡的大趋势,余额宝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是有益的促进元素。在他看来,将小型的微型的储户资金归集到一起,会以一种更强大的对话的力量与存款金融机构博弈,余额宝不仅不是“吸血鬼”,而且为储户挣得更多的利益,也是应得的利益。
就在银行纷纷在灵活性上追随互联网金融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已开始大打“收益牌”——除夕当日,微信“理财通”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达到7.448%,“余额宝”达6.432%,百度“百赚”也达到5.832%,不仅远高于活期存款利息,相比同期银行理财产品也毫不逊色。事实上,尽管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压力,而其带给投资者收益绝大部分正是来自银行。
在网络金融的夹击下,传统银行业只得被动应对。有消息称,日前,部分银行纷纷实行跟进利率“一浮到顶”,对定期存款的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此举被视为应对网络金融的重要举措。但是即便如此,网友们也不买账。有网友就直言,“余额宝”的收益哪怕再跌,也高于银行五年期的收益。
这意味着余额宝90%以上的资金投资了银行的协议存款。协议存款具有“高收益、稳定性”两大特征,但最低起存金额一般为人民币3000万元,须一次性存入,且仅有金融机构才有银行间市场的参与资格,一般的散户和网民无法拥有此金融服务的资格。
这便是一记警钟。虽然短期看不到市场下跌的趋势,但利率本身就存在上下波动的风险,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初级阶段,多年来传统金融业植根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惯性依然强大,即便惯性消除,银行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千万不要把“余额宝”们神化,它们只是在政策监管的空白期内,暂时生存,颠覆银行并不是依靠高额的利息收益便能实现,银行依然有着自己的生存逻辑。
互联网金融影响内地银行市场,传统内银均谋反击,既调高产品回报,又加上保本条款,以“非保本价”推出理财产品,个别银行产品收益率直逼6厘,加上定存利率上浮10%,并推出类似余额宝的手机理财,实行三招保住大饼。有支行经理直认,“网上产品吸钱厉害,银行必须变革。”
对市民而言,2014年寻找稳妥且高收益的渠道,除银行渠道还有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产品。多位理财人士建议,市民手中余钱选择投资渠道,除了首先看收益率之外,也需兼顾到资金流动性、投向和期限等因素,选择正规渠道。“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偏高的以3至6个月以上居多,中途无法撤出,而余额宝等实质是货基,收益率不会只涨不跌。伴随着资金面宽松,余额宝收益会有波动,但胜在灵活便利,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可谓各有特色。”
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已经改变了不少人理财、支付的习惯。“一块钱就能理财”“收益高于银行存款”“随时可以支取”……2013年至今,在余额宝的引领下,百度百发、网易添金、苏宁零钱宝、微信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百舸争流。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