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内地活期争夺战工行等推银行版余额宝 @ 2014-02-18T1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金融 银行 余额宝 理财 收益 互联网 网际网路
概念:1月人民币存款 ,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在传统货币基金、股市等理财渠道纷纷闭门谢客时,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渠道却宣布春节“不打烊”,账户资金不仅可购物,还继续发放收益。相对于银行动辄“5万元起”的理财门槛,互联网理财大部分都可以1元起购,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普遍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据支付宝统计,春节年前7天,有近400万人在余额宝办理了存入业务,比平日高出数倍。
核心提示:当下,基金公司、互联网大佬、银行等纷纷推出各自的类“余额宝”产品。来自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当前市场的主流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支付功能型,如苏宁的零钱宝和阿里的余额宝;自力更生型,如汇添富基金网络直销的全额宝和现金宝;携手“互联网大佬”型,如微信理财、百度理财联合华夏基金等公司;银行系,如平安银行的“平安盈”、工行的“天天益”。
益民区建设银行(939)支行杨姓的理财经理直言∶“的确俾网上产品吸走好多(存款)!”她指,过往三万元以下的小额存户,都转用网上产品,银行现时主力吸纳大额存户,定存利率上浮10%;至于保本理财产品回报亦达5.3厘:“话畀啲客听,阿里巴巴都系集合一大笔钱,再存喺我哋银行度。”该经理亦力推一款30万元以上的保本理财产品,年收益率达到5.3厘∶“系唔够余额宝高,但我哋系四大银行,钱放喺我哋度会稳阵啲。”
就在银行纷纷在灵活性上追随互联网金融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已开始大打“收益牌”——除夕当日,微信“理财通”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达到7.448%,“余额宝”达6.432%,百度“百赚”也达到5.832%,不仅远高于活期存款利息,相比同期银行理财产品也毫不逊色。事实上,尽管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压力,而其带给投资者收益绝大部分正是来自银行。
面对这样的局面,再财大气粗的银行也坐不住了。许多传统银行亦开始对其理财业务进行创新,纷纷推出“T+0”的理财产品,来应对类余额宝产品对存款的分流。但是,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前不久,余额宝又推出在一年内锁定7%收益的理财产品,瞄准了有闲钱、收益较高且稳定需求的投资者,再次戳中了传统银行的“痛点”,将对银行的传统理财业务带来更大的冲击。
余额宝、理财通等都是实际上用于购买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最重要的投资方向还是银行的协议存款。也就是说,钱大部分仍然留存在银行体系内。而且,目前互联网公司的各种现金管理产品的托管都还在银行,资金并没有本质地流出银行体系内。
购国债、银行储蓄、买股票……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选择的金融理财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从税收上看,对居民金融理财
去年下半年,各家银行纷纷推出“T+0”理财产品:交通银行推出“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目前可对接交银施罗德、易方达基金等公司旗下的4只货币基金。平安银行联合南方基金推出“平安盈”,客户可通过财富E电子账户购买、赎回,资金实时到账。浦发银行通过微信银行推出开放式理财产品“天添盈”,1秒钟内就可以实现活期资金与理财产品的互转,无论申购还是赎回均无手续费,可谓“闪电理财”。民生银行携手民生加银、汇添富两家基金公司,将活期储蓄与货币收益挂钩,推出1分钱起投,随时取用、天天收益的“如意宝”,预计年化收益在5%左右。还有广发银行去年携手易方达基金推出的类似“余额宝”的现金管理智能工具“智能金账户”……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颇具煽动性的理财口号曾让不少人徘徊在理财门口。互联网金融诞生前,在以银行系为主导的传统理财渠道中,理财是身份的象征,大多数人只能任由闲散资金躺在银行账户里。
中新网2月17日电法国《欧洲时报》近期文称,中国春节之后,尽管中国金融市场上,包括余额宝在内的多款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走低,但依然没有打消民众理财的热情,甚至有人开始怀疑“互联网+金融”会不会真的“摧毁”银行。
“当越来越多的储户把存款转入‘余额宝’‘理财通’这类理财账户后,这部分资金的支配权即从银行转向互联网企业。虽然银行也推出各种‘宝’向互联网企业迎战,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都是发生在银行后院里的战争,对银行影响不可谓不大。”陆强华说。
无论银行是否承认,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已经让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业为之动容。当稳重的金融业遇上多变的互联网,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就此打响。但究竟能碰撞出多少火花,只能拭目以待。不可否认的是,在互联网时代,蚍蜉真的能够撼动大树。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随着该产品上线,传统银行的“高端富有”客户定位也渐渐向“屌丝”蔓延。从银行内部来看,互联网理财产品问世,意味传统银行自有的线上、线下业务会形成竞争;从外部来看,民生直销银行对余额宝、财付通或会造成冲击。
对市民而言,2014年寻找稳妥且高收益的渠道,除银行渠道还有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产品。多位理财人士建议,市民手中余钱选择投资渠道,除了首先看收益率之外,也需兼顾到资金流动性、投向和期限等因素,选择正规渠道。“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偏高的以3至6个月以上居多,中途无法撤出,而余额宝等实质是货基,收益率不会只涨不跌。伴随着资金面宽松,余额宝收益会有波动,但胜在灵活便利,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可谓各有特色。”
而在此前,在“余额宝”出世没多久、规模尚小之际,大部分银行业内人士对其的态度可谓“傲慢”。彼时,记者在采访中问及银行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看法,遇到的答案可谓如出一辙。大部分银行业内人士均认为,银行的产品与客户定位和互联网金融是有区别的,与“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草根理财”属性不同,银行的客户更为稳健,分层亦相对更高端。
2013年面世的余额宝以及理财通、百发等“继承者们”火爆互联网金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互联网企业推出的理财工具在2013年能够这么火,主要是因为其占了天时(市场流动性紧张、利率不断攀升)之利,具有偶然性,也有人质疑“余额宝们”高收益率是“货币空转”,甚至有观点认为其高收益是“庞氏骗局”,一时间关于“余额宝们”的舆论甚嚣尘上。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