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证监会:内地在港上市公司占港股总市值57% @ 2014-01-23T08: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内地 港基金互认
概念: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 , 港可购2万亿产品两地基金互认
童道驰表示,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措施都是在《CEPA补充协议十》框架下,对港“先行先试”。基金产品互认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如在欧洲内部就有“一本护照”的制度。两地基金互认是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积极对港先行先试的重要体现,而基金产品互认这一政策目前“只对香港开放”,与其他国家还未进行实质性谈判。
李小加表示,过去30年,海外资金透过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及离岸资本市场三种方式,经香港进入内地。但现在对香港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以往是资金流入内地,现在是内地有大量资金要走出去,香港在这方面并未做好准备”。他认为香港要多元化,例如发展定息产品及商品等,“一定要走在前端,做到内地做不到的事”。
一是在CEPA框架下不断深化两地资本市场合作。目前证监会正研究制订相关配套规则及完善有关审批程序,为落实协议积极做好准备。此外,还将推动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的相关内容纳入《CEPA补充协议十》,有关措施是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积极对港先行先试的重要体现,对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业内流传,获准在内地销售的基金将不包含中资金融机构在港发行的境外产品,加上RQFII基金存在收益偏低、成本较高的问题,市场一度担心基金互认将直接导致RQFII业务“夭折”。
据了解,2013年8月,和“积极研究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工作写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通过中港基金互认,香港基金管理人能够在中国地内销售旗下基金产品,而中国地内基金公司也能在香港销售内地基金。对中国地内投资者而言,将极大拓宽投资海外的渠道。
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中,双向流动日趋频繁:2011年启动的RQFII试点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目前总投资额度达到2700亿元人民币;随着QFII资格要求的降低,香港长期资金进入内地市场有了更便捷的通道。此外,证监会国际部负责人说,今年还将积极推动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目前双方的谈判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对于其他海外基金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宋辉表示,从2011年年底开始,内地的监管部门允许境外投资机构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资本市场,然而,RQFII机制说到底仍然是中国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与资本市场完全开放相去甚远。目前进行的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与RQFII相比属于更高层次的开放。因此不难看出,下一步,英国等其他国家的基金进入中国市场极可能采用基金互让机制或者与之相类似的机制。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认为,措施将有利两地业界∶“国内嘅投资渠道好窄,如果开放内地市场俾香港基金入去,内地投资者会好兴奋。”但国内基金产品予人良莠不齐之感,黄王慈明就指,有信心两地监管机构做好把关,认为现有的框架以保障投资者为首要考虑,又指基金以长远投资为考虑,故本港投资者购买内地基金,短期内可能有波动,但长远仍会受惠于内地经济发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