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中国地方债半年增13% @ 2013-12-31T14: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债务 政府 风险 地方债
概念:审计署2013年12月30日 , 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澳新银行报告指,若计及政府可能承担的或然负债,全国政府性债务合计,占国民生产总值高达50至55%,尽管银行贷款相对地方政府债务占比,较2010年底下降,而地方债余额中约四成比重,在今后两年才到期,但最新公布是否可与2010年底审计直接比较,报告指“仍未清晰”;惟三中全会决定,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支持基建,将大大降低地方政府资金短缺及破产风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当前地方债务最大的风险在于不透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对症下药,当务之急是要在标本兼治的考虑下尽快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让地方债“暗账翻明”,通过建立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地方债管理制度,实现地方政府“阳光融资”。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不让地方政府债务出现无序蔓延和暗中积累,逐步消化整体风险,应当以“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墻”为要领,疏堵结合。
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政府性债务总计30.2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中央政府性债务总额12.38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17.89万亿元。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2月31日讯,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周一晚间(30日)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审计署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总额基本符合预期,全国政府性债务总额占GDP之比为53.5%(国际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为60%),从总量上看,目前政府债务规模总体风险可控,多项指标均在国际控制标准参考值范围内,短期内系统性风险可能性低,但信托融资增速快、县级及以下政府的债务高等风险仍需重点关注并加强风险防范。
    除此之外,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大的风险在于现在债务没有做到全口径透明、全过程透明,更没有做到各级政府的债务透明,严重信息不对称。”至于如何做到债务透明,刘尚希表示,应该制定债务的统计标准,按照统一口径统计并向社会公布,光是内部掌握不向社会公开也不叫透明。“我国政府直接债务比较好确认,但或有债务的边界如何划分难度较大。目前财政部正在建立债务统计报告的制度,基本形成了一个粗口径的统计制度,还没有很科学的债务确认标准”。
金融机构分析人士表示,从地方债的总数来看,风险并不大,关键在于结构,而且负债层级下移,极易引起金融系统风险。从去年开始,银行贷款在地方政府性债务中占比明显下降,但是仍占主导,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仍然集中体现为银行贷款风险。审计署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来源显示,银行贷款、BT、发行债券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主要来源,分别为55252.45亿元、12146.30亿元和11658.67亿元。
大陆审计署表示,以负债率、政府外债和GDP的比例、债务率等指标来看,大陆政府性债务的各项风险指标,都低于国际常用标准,风险仍在可控制的范围。
其中,中央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98129.48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00.72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3110.84亿元。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55.77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393.72亿元。从政府层级看,省级、市级、县级、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分别为1.78万亿元、4.84万亿元、3.96万亿元和0.31万亿元。可以看出,市级和县级的地方债务尤其突出。
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中,地方政府债务增速明显快于中央政府,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大家担心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速并不算高。从此次审计署报告的措辞来看,此次公布的数据与2011年审计署公布的2010年地方债数据是可比的。数据显示,在2011、2012这两年中,地方政府总债务年平均增长21.9%(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年平均增速20%)。这一增速低于过去十多年地方债务约30%的平均增长速度,更远远低于1998与2008年这两年50-60%的增速高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强化对地方新官不理旧账的道德思想约束机制。必须在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就任之初、离任之时进行地方债务审计、债务公示和债务考核,形成地方政府可控的举债、还债机制。出台对基层政府的债务考核制度,从“制度建设”和“官员政绩”两个角度来形成地方债务问题的良好机制。
若计及或有负债,至2012年底,政府总负债达27万亿元,占去年经济生产总值约五成三,但审计署指,政府需要承担的债务,最终可能低于上述提及的水平,并相信负债率仅39.3%,没有超出国际标准的60%,整体政府性债务风险仍然可控。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 12月30日,审计署正式发布了2013年第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49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04.56亿元,三类债务共计约302748亿元。审计署新闻发言人陈尘肇指出,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现状,以及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审计署新闻发言人陈尘肇指出,从国际通常使用的负债率、政府外债占GDP的比率、债务率和逾期债务率四个风险控制指标来看,中国的各项债务率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同时,中国
1、全国政府性债务总额符合预期,目前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截至2013年6月底,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30.27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不到18万亿元(17.89万亿元),符合我们此前判断的15-18万亿元的水平;中央政府性债务总额12.38万亿元。全国政府性债务总额占GDP之比为53.5%,从总量上看,目前政府债务规模在风险可控范围之内。
赵锡军表示,读审计署的公告,要仔细区别“政府债务”和“政府性债务”,“一般来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属于我们通常说的‘政府债’;而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则属于‘政府或有债务’,是一种潜在义务,正常情况下无需政府负担。此前外界对中国债务、尤其是地方债的分析,很多在这方面有漏洞。”
相对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地方债占GDP比重均在一倍以上,国务院参事林毅夫认为,内地中央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占GDP约47.6%,比重不算高,而且多为内债,不易引发金融危机。单是地方债,林毅夫料规模介乎10至17万亿元,占GDP约35%。由审计署公布的2010年地方债审计结果显示,当年地方债总额为10.7万亿元。
专家普遍认为,再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为债务偿还提供了根本保障;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大多投向了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民生、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的大量优质资产可作为偿债保障,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那么,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目前究竟有多大,风险是否仍然可控?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指出,截至2012年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总债务总额达27.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19.94万亿元。而地方政府债务主体部分来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余额接近14万亿元。
审计署指,整体政府性债务风险仍然可控,但个别地方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并指地方政府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大。
李扬提醒,若将地方债务或者更扩大范围的主权债务考虑在内,大陆政府主权债务恐将有更显着的成长,并大幅拉高总债务水位,绝不可坐视不管。
大陆前财长项怀诚4月表示,地方债务恐超过20兆元人民币,野村控股公司(NOMURA HOLDINGS INC.)9月预估,至2012年底止债务达19兆元人民币。现任财长楼继伟9月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可受到控制,并表示债务违约的风险“不大”
核心提示:今年8月1日起,地方债开始全面审计。这项一直被看做是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正式“摸家底”的工作,其结果一直为外界所关注。 12月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确明年工作任务时首次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让迟迟未出的地方债审计结果更受瞩目。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