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神州动态】审计署:中国政府债务逾20万亿风险总体可控 @ 2013-12-31T01: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债务 政府 审计署
概念:2012年全国政府性债务 , 债务20万7000亿元人民币
若计及或有负债,至2012年底,政府总负债达27万亿元,占去年经济生产总值约五成三,但审计署指,政府需要承担的债务,最终可能低于上述提及的水平,并相信负债率仅39.3%,没有超出国际标准的60%,整体政府性债务风险仍然可控。
审计署强调,审计结果表明,政府性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从经济发展水准、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和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目前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R01)
陈尘肇介绍说,对当前中国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审计机关已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现阳光、规范融资;二是把政府负债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状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范围;三是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四是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化解债务风险工作方案。
在理解“政府性债务”的范围时,要注意区分“政府或有债务”与“政府债务”的不同性质,不能将“政府或有债务”和“政府债务”简单相加;同时,政府对两类或有债务的法律责任也有所不同,同样不能将两类或有债务简单相加。在分析负债率、债务率等政府债务风险指标时,不能将两类或有债务余额直接与GDP和综合财力进行比较,否则就会混淆政府对或有债务所负法律责任的不同,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3〕20号)要求,在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审计署于2013年8月至9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地、州、盟、区)、2778个县(市、区、旗)、33091个乡(镇、苏木)(以下分别简称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以及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债务(以下简称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以下简称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1。此次共审计62215个政府部门和机构、7170个融资平台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 张晓松)最新审计结果表明,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为20万亿元,此外各级政府还承担着9万多亿元的或有债务。如何看待这些数据?数据背后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记者30日采访了审计署有关负责人和一些专家学者。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审计署网站消息,审计署今日公布《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审计署新闻发言人陈尘肇围绕此次公告有关内容答记者问时指出,中国政府性债务来源中,银行贷款比重较高,对国内金融体系依赖性较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性的债务风险,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这是一个全国各个地方,也包括各级政府债务的情况,从各级政府债务情况上看,它可能情况是不一样,再从各个地方情况来看也是不一样。从中央以地方来看,中央的债务相对来说可控度更高,但是地方的债务对于审计署的公告里面说的增长的比较快,也存在融资方面不太规模的地方,所以债务的风险应当更多的是在地方的层面,所以债务风险在防控机制的建设也应该放在地方层面,所以总体可控,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觉得万事大吉,一看这些比较数据和国外一看好像我们低的多了,在这个方面不要掉以轻心,还是要加强警醒,防患于未然。
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规范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同时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之一进行了部署。会议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各项工作。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式。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又提出,“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
审计署表示,目前内地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地方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同时,审计署还特别提及,内地地方债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
在中国审计署30日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约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债务规模,被多位专家视为处于风险可控的区间。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2月30日讯,中国国家审计署周一下午公布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全国政府性有偿及或有债务总额30.27万亿,其中地方17.89万亿。分析人士表示,政府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低于预期,对城投债或许是利好。
他说,虽然大陆国债风险总体可控,但地方政府性的债务风险不在于规模,而在成长速度,地方政府债务成长仍然过快。
针对上述情况,审计机关已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建议:一是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责任制,严肃责任追究。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投融资、财税等体制机制改革。四是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存量债务,防范债务风险。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