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 财经】隆国强:不应把下个自贸区批复与上海自贸区进展挂钩 @ 2013-10-30T19: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自贸区
概念:35亿元 , 上海自贸区金融
简大年称,目前上海自贸区内正在加紧进行金融风险防范的准备工作。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正在跟管委会紧锣密鼓地商量自贸区内机构进驻的问题,包括派驻人员、共建监管系统、共同配合建立分帐管理的方案等问题。他表示,自贸区管委会正在对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以及地方分行发出整个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需求的征求,而且已经都收到了反馈。同时,管委会也在对区内几千家企业做全面的摸排,建立企业的底帐系统。
中评社北京10月28日讯/搜弧财经日前登载学者张明的文章《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指出,上海自贸区的出台遵循了中国政府“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推广策略,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金融与服务行业的试点开放与贸易的试点开放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不能对上海自贸区的进展过于乐观。详论如下:
汇丰中国副董事长、行长兼行政总裁黄碧娟称,“非常荣幸获批筹建上海自贸区支行,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作为内地规模最大外资银行,汇丰期待凭藉环球金融专长,为上海自贸区发展作贡献。希望尽快完成筹建工作,通过新网点满足区内客户对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并积极参与区内银行业的创新试点项目”。
核心提示:中央近年不断加快扶植内地城市发展金融业,上海自贸区已经挂牌,加上前海大力吸收香港金融市场经验,上海自贸区并非给上海一项政策,而是作为改革试验区,计划试验出可复制更多、可推广的经验,一场改变14亿中国人的命运、改变世界经济版图以至国际格局的经济改革,香港将面对更多的对手。香港更要善于利用既有优势,保持国际化定位,寻求与自贸区合作,才有可能创造双赢局面,这是特区政府和本港金融机构面对的问题。
交银金融租赁是按资产规模计算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的子公司。该公司将成为首批入驻上海自贸区的11家金融机构之一。交银金融租赁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的机船类金融租赁子公司将在年底前获得境外实体身份,这将简化飞机购买程序。如果是一家纯国内公司,购买飞机需要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上海自贸区9月30日公布1份长达200项的负面清单,遭评论未如想像中开放,可能在吸引外资上打折扣。但外媒认为上海自贸区仍可能透过政策逐步开放,打造成另一个纽约或伦敦,不应被低估,未来全球新金融三角“纽伦沪”的新格局,可能并不遥远。
上海自贸区的重头戏,非金融改革与开放莫属。方案明确,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先行先试,这意味着,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都将有大幅度提升。据环球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白皮书,在去年全球离岸人民币支付量中,中国内地仅占5.2%,相比之下,中国香港占据了72.8%的绝对份额。可以预见,若上海自贸区朝着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国内地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份额将有质的突破。这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也将有莫大帮助。
杨雄在一个罕见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最初针对一个月前挂牌的上海自贸区宣布的限制规定是非常初步的措施。尽管杨雄未进一步透露相关规定可能如何演变,但他试图为围绕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预期降温,他说,金融服务主要是为了提振贸易。
《上海证券报》报道,上海自贸区的金融细则,已完成审批,将会在近日公布。有本港银行界人士指,细则出台有利外资银行加快进驻和落实实质部署。
不管怎样,现在至少不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是有了,但这离混业经营的监管制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那么,下一步的金融监管创新,究竟是政策引领还是法治护航?这不仅关乎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能达到怎样的深度,同时也关乎中国金融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有台资银行业透露,据其从上海金融办了解,上海自贸区的金融部分,将采帐户管理模式,且无论设在自贸区内、区外的金融业者,皆能提供开立自由贸易帐户的服务,故不急于抢进上海自贸区增设分行。
文章表示,上海自贸区承担着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行政精简化四项使命。设立上海自贸区也可以说是二次“入世”。如果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入世”是被动接轨,那么第二次“入世”,则是全面、超前、主动与国际接轨。全面意味着不仅是贸易,而是投资、金融和政府管制等诸方面与国际接轨,超前意味着是在一个小范围内的先行先试再推广至全国,主动接轨意味着主动顺应全球化经济治理新趋势新格局、主动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新要求、主动塑造中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新红利新优势、主动承担全国开放先行新使命新战略。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将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突破,为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基础,也会对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是上海自贸区将对香港带来发展机遇。这种观点认为,香港地位不可能被完全取代,香港一直在竞争环境中发展。以往内地每一次改革都给香港带来机遇,如今面对内地新的改革机遇,香港应努力应对,继续扮演辐射内地、融通世界的国际大都会角色。特别是香港应积极、充分利用和落实CEPA,大力推动内地与香港的合作,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上海自贸区与香港并不构成“零和博弈”,反而将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更巨大及多样化的资产池,令香港受惠。两地竞争的确存在,但竞争是良性的。香港本身已有发展多年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但受人民币国际化限制,规模不够大、产品不够多。如果上海自贸区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届时人民币会有更多用途,对香港整体影响是正面的。上海自贸区重点在于推动金融、服务贸易,而这正是香港的优势所在。在服务贸易领域,香港机会众多。此外,新一轮改革将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机构进入内地,预计他们仍会以香港作为其地区总部或地区管理基地,令香港获益。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