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科斯:从未踏足中国的中国迷 @ 2013-09-04T13: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科斯 经济 中国
概念:科斯1910年12月29日 ,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科斯提出的理论对中国影响深远。着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在哀悼科斯辞世的悼文中表示,“科斯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中国经济学人的影响力,当比他长寿的生命还远为长久。”周其仁说,科斯理论与中国当下进行的改革,恰好处在一个简单框架的两端;而科斯观察到交易成本实际为正,中国也不断推进变革,这两者的中间结合点就是中国的改革实践。
科斯在经济转轨环境下的中国影响力巨大。除了其理论与中国当下有不少契合之处,科斯本人也与不少中国经济学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对中国充满兴趣。
2008年7月14-18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科斯教授以98岁高龄,亲自倡议并主持召开“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婉拒别人的赞助,坚持用自己的诺贝尔奖金邀请数十位中国企业家、学者和官员,以及众多国际顶级经济学者(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蒙代尔、诺斯、福格尔、贝克尔)齐聚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深入讨论中国经济制度变革的历史经验、未来前景及其对经济学的贡献。
他自己有一个理论,科斯定律现在也是很多情况之下经常会被引述到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归结起来是这样一个理论。他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他是产权理论的奠基人,他和他的门徒雄霸诺贝尔经济学奖近20年,他的理论影响了中国几代经济学家。科斯曾经说,自己有生之年没有到过中国,看来再也没有可能去中国了,是终生莫大遗憾。因为身体的缘故,包括他的夫人去世也对他身体上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本来是差一点就要来了,很可惜很可惜。科斯的经济学研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他没有那种图标,也没有数学公式,网友就说因为科斯的定律出来之后给了很多原来学经济必须你要数学特别好,这是基础的,给了很多数学不好的人一个经济学的饭碗。
因为研究产权理论与制度经济学,所以科斯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30年接近10%的高速增长,这让科斯感到震撼。2008年7月,科斯自掏腰包,在美国举办了“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蒙代尔、诺斯等世界级经济学家齐聚芝加哥大学,引起了世界经济学界对中国增长奇迹的关注与研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08年和2010年7月,科斯两次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发起组织有关中国经济制度变革的研讨活动,并出资邀请中国的经济学者、民营企业家及地方政府官员赴会。
科斯关于中国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来自于新近出版《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变革中国》更像是一本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史。书中有大量的关于史实的细节性描写。力图真实还原中国经济大转型的惊人故事。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同样是新制度经济学大师的道格拉斯?诺斯认为,这本书是对中国、也是对经济变革的研究文献的重大贡献。 [详细]
王宁访罗纳德·科斯教授 在过去,经济学曾是英国主导的一个学科,现在美国成为了经济学的主导。如果中国的经济学家能够有... 为改革大战役做准备 科斯说得很恳切: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制度的完善,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和障碍,就在于“中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之二】“中国的奋... 中国的成功并非传统的经济理论所能解释,于是科斯决定举办一次论坛,邀请研究中国经济变革的学者... 长城与科斯定理 400毫米等降雨线恰巧是科斯的牧民与农夫故事中农田与草地的边界,也很自然形成了农夫社会与牧...
虽然103岁的科斯从未踏足中国,但对中国三十多年来所发生的一切充满浓厚的兴趣。在这些年间,中国迅速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并成长为全球有着最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但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这是困扰经济学人的一个“中国结”。
最新:中国经济界引发悼念潮尽管科斯一生都没有来过中国,但他在中国的经济学人群体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包括中国最优秀的经济学家,张维迎、张五常、茅于轼、盛洪、周其仁等都受到科斯的巨大影响,他的逝世引发中国国内的悼念潮。不少经济学家受他的影响,不再单纯停留在象牙塔中,而是越来越多地开始实地调研,研究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科斯曾说:“我跟张五常的关系很好,我们经常一起聊夭,并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这是我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我觉得那段生活使我们俩都获益匪浅。”1988年,科斯曾给盛洪写信,邀请他去美国访问,并在信中写道,“我坚信,对中国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情的研究和理解,将会极大地帮助我们改进和丰富关于制度结构对经济体系运转影响的分析。”
凤凰财经讯 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律学院官方网站今晨发布消息称,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去世,享年102岁。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产权理论的奠基人,其理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影响深远,科斯生前曾对中国发出十大忠告:
中国经济学界哀悼制度经济学鼻祖科斯;科斯与中国的“强烈磁场”在于:中国改革实践为科斯的理论提供了试验场,后者的理论又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科斯的经济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流经济学,为现代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范式。科斯还常年关注中国改革的经验,在101岁高龄与其助手王宁撰写了分析中国改革历程的《变革中国》。该着作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参考了国内外众多文献,根据多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跟踪观察和对市场经济的长期理论思考,直笔而书,肯定私有产权的市场经济道路、呼吁放开思想市场,成就解读中国改革的一家之言。
编者按:2013年9月3日,芝加哥大学教授、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逝世,享年102岁。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特刊登科斯先生的文章《中国的市场转型只是起步》。斯人已逝,而中国的改革难题仍留待我们探索。此文为科斯老人不久前为“《财经》图书”系列之一:《真实的中国》所撰序言。
2013年,科斯与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国际主任王宁发表新书《变革中国》,这部着作提出了“改革双源说”,一是政府的推动,二是边缘革命。5月31日,财新《中国改革》主办第八届中国改革读书会,讨论了科斯和王宁的这本新着。
周其仁同样提到了这一点。“科斯的方法论坚持也是他的中国影响力日增的一个原因。这是因为,遵循科斯的方法论原则去从事经济研究,中国的经济学人就有更大的机会进入经验科学——而不是神学——的殿堂。”周其仁表示,在方法论上,科斯坚持的是“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批评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流行特征,就是分析的日趋抽象化。
虽然科斯谦逊地表示中国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内部,但无疑科斯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他在百岁时仍坚信中国的实践可改进及丰富其理论研究。他从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未来的强烈信心,在《变革中国》一书中他对这个自己始终钟爱的国家作出了一些建议。例如,中国的人口生育率低于正常的人口换代速度,人口政策必须尽快改变;天赋差距导致的贫富悬殊无处不在,但因体制问题导致的权力滥用是另一回事,当任何事都涉及腐败则易引发愤怒;并认为中国市场经济的缺陷,在于思想市场的缺失。科斯预计,一旦中国思想市场崛起,将更好地激发蕴藏在中国人民中的创业精神,降低市场体制的运行成本,最终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