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陆售液态奶专家:6成奶粉泡 @ 2013-07-23T13: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液态奶 奶粉冲兑 六成 用奶粉 专家 乳协 纯牛奶
概念:中国乳协 , 六成液态奶奶粉冲兑
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表示,乳业行业内确实存在一些用奶粉冲兑非法纯牛奶、也未对外明示标注的现象,但量不会特别大,说60%的液态奶都用奶粉冲兑,有些偏颇和夸张。根据去年的进口量估算,占比不到1%。
魏荣禄表示,市场上的液态奶主要有鲜牛奶和纯牛奶,纯牛奶占据了75%的液态奶市场,而据他估计90%的“纯牛奶”是用奶粉冲兑,也就是60%以上的液态奶多少都使用了奶粉冲兑。“既然用奶粉冲兑,消费者就有知情权,你在包装上就必须注明”。
“六成液态奶系奶粉冲兑”是魏荣禄据近年来进口奶粉数量猛增推算出来的。
“六成液态奶都由奶粉冲兑”,这一说法是否属实、有多大准确性?从目前报道看,这仅是魏荣禄个人基于间接资料的一种“估计”,还缺乏具体确凿的直接证据,据魏荣禄介绍,“短短几年间,进口奶粉数量增长了近10倍”;同时,“国外奶粉很便宜”,“2005年进口奶粉还原成液态奶成本为每吨1.5万元左右,而从国内采购原奶的成本需要2.2万元”。但这一说法显然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超六成液态奶系奶粉冲兑”的说法,出自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荣禄之口。魏教授说,近几年中国从国外进口奶粉数量激增,进口奶粉一部分用来做其他食品(如饼干)和婴幼儿奶粉,大部分用来冲兑液态奶,这样做比用国内奶源生产液态奶成本更低,“我保守估计,可能60%以上液态奶都是由奶粉冲兑的”。魏教授认为,用奶粉冲兑而成的牛奶,按规定必须注明“还原乳”或“复原乳”,但大多数奶企并不注明,反而打出“纯牛奶”的旗号忽悠消费者,这是典型的欺诈行为。
“六成液态奶系奶粉冲兑”的说法一经提出就引起网友热议。大家在疑问和愤慨的同时,也希望监管部门早日站出来,给公众一个说法,或是启动专项检查,给公众一个权威的数据。
记者:经历了多次负面事件后,国内牛奶市场正在迅速复苏,毕竟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巨大的。液态奶是乳品市场的主流,而对于这个市场上的一些概念,尤其是“纯牛奶”这样的概念,你一直表示不赞同,你是怎么看的?魏荣禄:市场上的液态奶主要有鲜牛奶和纯牛奶,“纯牛奶”,应是纯粹的鲜牛奶,没有添加任何别的东西。但是,我们市场上的纯牛奶90%都是用奶粉冲兑而成的。此外,一些纯牛奶产品必须要添加香精、食品添加剂等东西,这些东西对人无益,“纯”字从何谈起?在专业上,液态奶可以分成巴氏奶和超高温灭菌奶,巴氏奶是将牛奶加热到70-80℃消毒,超高温灭菌奶是加热到140℃以上消毒,纯牛奶绝大多数属于后者。经过140℃以上的高温处理,会破坏天然牛奶中一些物质的生物活性,口感也很差,因此必须加入香精等成分调出香味,让人爱喝。市场上的液态奶主要有鲜牛奶和纯牛奶,纯牛奶占据了75%的液态奶市场,而我估计90%系用奶粉冲兑,也就是60%以上的液态奶多少使用了奶粉冲兑。既然用奶粉冲兑,消费者就有知情权,你在包装上就必须注明。
事实上,我们期盼权威声音立即跟进,并不仅仅是为了弄清市场上到底有多少液态奶是用奶粉冲兑而成的,我们还担心,如果监管者反应迟缓,相关乳企再遮遮掩掩,那么这一事件就有可能继续发醇,甚至滋生谣言,从而给刚刚复苏的中国乳品业再次带来沉重一击。不要以为这不可能。用奶粉冲兑纯牛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产方式,并不意味着如此还原出来的液态奶就一定存在质量问题。但如果相关部门和乳企不能迅速跟进,坦诚地跟消费者把问题讲清楚,那消费者就有可能产生误会,以讹传讹,把还原奶认为是质量有问题的产品。一旦出现这种倾向,要想再挽回不良影响,将非常艰难。与其事后被动辟谣,还不如事前主动讲清一切。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