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国际财经】G20会议明确经济增长优先,不主张退出宽松政策 @ 2013-07-22T09: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经济 增长 政策 会议
概念:经济增长 , 会议7月20日
该会议于联合声明中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状况疲弱,主要经济体间复苏进展不平衡,许多国家的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会议承认美国和日本扩张政策,但亦强调关注欧元区经济衰退和新兴市场经济放缓。各成员承诺将推行灵活的财政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及创造就业。
会议敦促主要发达国家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增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协调,避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会议强调,二十国集团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应密切关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加强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近日李克强两次主持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提及,经济增长的上下限指标值不会一成不变,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时,主推调结构、促改革,但当逼近下限时,则要以稳增长、控风险为主,同时兼顾调结构、促改革。报道又引述消息,预期中央政府未来将会放宽投资和消费政策,包括促进信息消费、铁路投资等,将会是重点方向。
我们预计A股将在稳增长与调结构政策推动下上扬。稳增长已取代防风险成为政策首要目标;政府对经济增长是有底线的;为确保经济增长不跌破底线,政府将采取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对策。基建地产仍是抓手,新兴产业受益更大。区域、信贷、产业及对外开放政策将陆续落实。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动向,A股将随政策导向明朗而震荡上扬。
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增长,二十国集团(G20)的财金首脑们在20日闭幕的会议上承诺,支持对国际税收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革,同时敦促各国审慎调整货币政策。此外,来自G20的劳动和财政部长誓言,采取可以帮助民间部门创造就业和投资的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经济结构在发生积极变化。中国政府将继续通过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一是减少政府管制。近几个月,中国政府已分两批取消165项审批事项,还将推出第三批。二是继续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中国将通过两年时间,将服务业的营业税全部改为增值税,尽管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政收入,但将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将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同时保持财政政策稳定,将通过改革来实现财政的可持续。
7月19-20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出席了会议。会议认为,全球经济增长依然低迷,G20成员国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增长创造就业。
韩国政府表示“事前准备的议题很好地反映在了会议结果中”,受到了鼓舞。经济副总理兼计划财政部长官玄旿锡在去俄罗斯之前曾提出“发达国家性急的出口战略在经过新兴国家后会成爲飞镖打击发达国家”的“负面波及效果论”,表示要与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壹起在会议上积极改进这个问题。韩国的这种主张在宣言文中反映爲“发达国家慎重地调整货币政策基调变化”。而且虽不是主要话题的“克制(货币价值的)竞争性贬值”的内容也对韩国来说是具有正面影响,因爲韩国要牵制安倍经济学。
会议上,不少欧美国家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一些担忧,并且提出希望中国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经济增速,以此带动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对此,楼继伟表示:“我们今年的经济增长如果按GDP算,没有去年高。但是我们新增的就业比去年还多。所以这次会上,其他的财长们都很担心,也很期望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能增长得再快一点。我告诉他们,你们别想。我们觉得我们的就业很好就非常舒服了。你们自己的功课要自己去完成。”
不可否认,7.5%的经济增速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较低增速,与2007年第二季度11.9%的增速相比,确实差距甚大。然而,考虑到近年中国经济的体量已经很大,与五年前、十年前相比,现在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数量都大不一样。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已是客观规律,增速放缓实际上也是中国政府“有意的”政策选择,决策层深知,只有摆脱“唯GDP论”的心理枷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西卢安诺夫在G20会议的间隙表示,G20同僚们并未决定承担在2016年之前削减预算赤字和债务的责任,部分官员认为首先应当确保经济增长;但其本人认为,经济增长并不会在债务继续增加的时候迅速出现,财政稳固仍然具有优先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表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分析人士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不跌破下限,调控仍将会维持目前格局,以静制动,不会推出“保增长”的刺激政策,下半年政策重点依然是调整和改革经济结构。
不过,当前美国经济增长仍完全由消费推动,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零,这实际上又回到危机前的状态,表明其结构性改革并未取得进展。他称,一旦退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会消失,经济增长将可能再度下滑,美国被迫再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这将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不仅对新兴市场国家,对欧洲外围国家都将造成重大影响。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