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陆上半年GDP__增速估放缓 @ 2013-07-16T0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经济 增速 中国
概念:季度增速放缓 , 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
对于潜在生产率,他指中国现在进入结构转型新阶段,劳动力、土地、市场条件都发生新变化,同样的投入在技术没有突破下,产出的边际效益在递减。而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历程来看,进入结构转型阶段都曾出现过潜在生产率下降,故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有一定必然性。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则认为,虽然次季经济增长降速,但当局的政策立场不会变,新一届政府愿意容忍增速放缓,以换来更高品质的经济增长,而财政收入放缓,限制了内地政府进一步采取宽松货币的措施,因此将内地今年GDP增长预测,由7.6%下调至7.2%;至于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亦预计,下半年经济的增长,可能会低于7.5%的中央年度目标。
报告估计,5月出口增速剧烈下降与整治热钱流入有关,出口基本面并没有那么差,预计6月出口小幅反弹至4.5%。美国考虑退出量化宽松的前提是美国经济形现好转,因此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不会变差,出口是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兜底因素。
在汇丰日前公布6月份中国PMI初值后,投行纷纷下调内地的经济预测,其中,高盛、巴克莱和中金公司,均将内地第二季GDP增速下调至7.5%,而全年则下调至7.4%。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早前一系列经济数据未如理想,又遇上流动性紧张问题,故中国第二季的GDP增速备受关注,幸好次季内地GDP同比增长7.5%,符合市场预期,利好港股及亚洲股市。15日韩国综合指数升0.28%,台湾加权升0.42%,日经平均指数升0.23%,曼谷指数升0.12%。
中国次季和上半年经济增速,均没有失守7.5%的政府目标,令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减速的忧虑稍为纾缓,欧洲各主要国家股市走高,但目前升幅全线收窄;西班牙股市由升转跌;而近期波澜不断的希腊和葡萄牙,股市续乏力。美联储主席贝南奇本周将在国会就货币政策做证词陈述,其言论继续是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经济通通讯社3日专讯》瑞穗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6月官方PMI再次证实了该行对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长的悲观看法。除了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商业预期指数均下降。加上4月和5月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进一步减慢。
原本认为中国第二季GDP有7.6%的摩根士丹利,虽未调整估计数字,但却发表了“超级熊市”预测,认为今年中国的GDP将放缓到5.5%,明年为4.5%,因中央有可能减缓财政开支增速,更激进抑制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改善中国经济高杠杆现象。
《经济通通讯社15日专讯》内地第二季度经济增长7.5%,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增速较第一季回落,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一定的下行风险,美林美银预计政府将推出一些有限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达致全年GDP增长7.5%目标。政策面预期升温,沪深两市高开高走,政策利好,券商股、新能源汽车及电子信息股升幅大,沪综指全日收升0.98%,报2059.39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第2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符合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第2季经济按季增长1.7%,增速较首季高0.1个百分点。市场普遍预期;对中央货币政策转松,不过抱过分期望,料下半年的经济增速,仍将继续放缓。在经济三大增长引擎中,6月份工业和投资6月增速均稍逊预期,但中央一直寄望推动的消费,则胜预期。另外,被视为观察经济增速的另一个指标 -- 发电量,同比则增长6%。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发表报告指,内地次季经济增速7.5%,继续放缓,符合预期。消费贡献季节性下降,投资贡献季节性上升,出口贡献大幅下滑。报告续指,6月增长动力仍然偏弱,工业增速继续放缓。从需求面看,出口大幅低于预期,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新开工反弹拉动房地产投资增速,通胀上升拉动零售增速加快。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反映房地产泡沫、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产能过剩等经济结构矛盾,对经济效率提高和投资需求扩张的阻碍。展望未来,宏观政策将带有更多定向宽松色彩,以平衡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近期银行间利率显着回落、货币条件有所好转,降低了经济增长大幅下滑的风险,维持GDP全年7.4%增长预测。
穆迪分析经济分析师陈志雄在报告中表示,内地6月贸易数据,加之月度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反映内地第二季经济增长将放慢,预测增速将由首季的7.7%放缓至次季的7.6%,增长态势或为1999年后最慢,全年增长低于政府7.5%目标的风险正在上升。
“经济首季增速为7.7%,次季肯定也在7%以上,要使全年跌破7%,下半年的增速就要降到6.5%以下,这是不可能的。”连平表示,中国经济不存在急剧下降的动力,因而不会出现所谓的硬着陆。
    2013年,中国有699万高校学生毕业,但由于毕业生供给总量增加、经济增速下降,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萧世俊表示,A股大跌主要源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担忧,是对近期将陆续公布的最新宏观数据的提前反应。受总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预计次季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
--中国人民银行周日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央行网站刊登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当前货币信贷形势接受新华社采访指出,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放缓,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也更趋近于年初确定的13%预期增长目标;而6月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是一种短期现象,不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