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人民币跨境使用前景远大 @ 2013-07-11T21: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人民币 央行 跨境
概念: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 研究增加境外人民币流动性
央行指出,为进一步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效率,便利银行和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发出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多项通知,包括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银行卡人民币账户跨境清算业务等方面。
(六)银行应认真履行资讯报送职责,及时准确地向人民币跨境收付资讯管理系统报送人民币跨境收付资讯、跨境信贷融资业务等相关资讯。若涉及人民币跨境担保业务,还需报送人民币跨境担保资讯。
(四)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内的企业办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时,境内银行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海关总署办公厅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的函》(银办函〔2012〕381号)确定的原则,严格进行业务真实性审核。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将在本地区注册的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发送给辖区内银行内部使用。
回顾我国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发展趋势,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迅速。自2009年7月试点以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展顺利,结算规模显着扩大,人民币跨境流动机制运行顺畅,人民币在境外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援了对外贸易投资和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与资本项目下管制仍然较多,但部分项目的放松趋势比较明显。境外央行、人民币清算行和人民币参加行等境外机构可使用人民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外商人民币直接投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人民币资金池等业务相继开展;RQFII试点启动,顺利运营。以中国香港为主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受制于发展模式的瓶颈,而伦敦、新加坡与中国台湾等离岸新星缓缓升起。
央行近日发布关于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和完善有关政策的通知,允许更多公司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贷款业务。央行在通知中称,境内非金融机构可向境内银行申请办理人民币境外放款结算业务。具有股权关系或由同一家母公司最终控股的境内非金融机构可使用人民币资金池模式向境内银行申请开展人民币资金池境外放款结算业务。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致辞中指出,2009年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以来,人民银行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逐步建立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取得显着发展,有效地促进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探讨人民币走出去和离岸市场发展有助于加强共识,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离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个人境外投资包含了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2009年年中,央行正式下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开始在上海等五个城市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这一试点被外界普遍视为人民币跨境业务的起点。此后,跨境人民币业务得以迅速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广至全国;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正式推出;RQFII启动并且规模迅速扩大等等。今年年初,浙江省义乌市开始试点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如果风险可控,将进一步推动。
谢多表示,要开始研究推动开展跨境个人人民币业务。在初期要研究考虑将个体工商户工资薪酬、旅游、留学等经常项目下的个人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纳入到规范化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B)
业内分析认为,通过“虚拟卡”,万事达实际上进行了跨境人民币结算,而这与目前的监管规定相悖。根据央行的现行规定:“各支付机构不得与境外银行卡组织合作开展与人民币银行账户、人民币支付账户相关的跨境支付业务;不得采取支付账户关联境外银行卡组织品牌标准的账户号码、银行卡卡号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发行境外银行卡组织的虚拟卡;不得与境外银行卡组织以人民币完成境外持卡人境内消费收单业务的清算和结算。”
今年1~5月,全国经常项目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达到1.7万亿,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程度也已经稳步提高。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仅仅今年第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达到1万亿元。而去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94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802亿元。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