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终结奶粉寡头的暴利盛宴 @ 2013-07-05T0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奶粉 反垄断调查
概念:发改委7月2日 , 洋奶粉反垄断调查
首先,此次接受反垄断调查的企业中,并非只有外资奶粉企业,也有广州合生元、杭州贝因美这样的本土企业;其次,国产奶粉普遍定位比较低端,以价格优势参与竞争,但洋奶粉因反垄断调查而大幅降价后,势必会挤压国产奶粉的市场生存空间。
网民对相关部门对洋奶粉的反垄断调查表示欢迎。同时,网民毫不客气地指出,正是国产奶粉近些年来的“不争气”,给了洋奶粉“边热销边涨价”的机会。网民呼吁,发改委对几个洋奶粉的反垄断调查,能唤醒生产、监管等部门的行动配合;而且,只有国产奶粉自立自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对此,有观点认为“查洋奶粉是为保护国产奶粉”。笔者对此不敢茍同,因为国产奶粉企业不争气,拱手奉给洋奶粉市场垄断地位,这是一回事儿;洋奶粉凭借市场垄断地位,以价格垄断在国内消费者身上大赚特赚,则是另外一回事儿。对价格垄断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都有明确规定,依法展开反垄断调查应该理直气壮。
    作为两家市场占有率居前的国内外婴幼儿奶粉企业,突然而来的降价与国家发改委近期的反垄断调查直接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几大奶粉企业是“你涨我也涨”,此次随着惠氏宣布降价,多美滋、美赞臣、雅培等其他奶粉企业也将跟着一起下调价格,并带动短期内进口奶粉价格的全面下调。
昨日,奶粉业反垄断取得“成果”。继贝因美后,“洋奶粉”惠氏昨日“认错”并主动降价,单品最高降20%。多美滋昨晚也告诉本报记者,正积极配合发改委的调查,并已着手准备产品降价方案,具体降价方案将另行公布。记者昨日证实,本次针对价格的调研并非只涉及“洋奶粉”,还包括部分国产奶粉。分析指出,主管部门通过揭发部分奶粉企业操纵、抬高奶粉价格,以达到扭转中国奶粉价格过高的目标,但同时或促成行业洗牌,因价格战会进一步压缩国产奶粉空间。
法新社称,此次反垄断调查是从合资企业“合生元”开始的,并迅速扩展到几大真正的“洋奶粉”品牌。英国广播公司认为,发改委此举有扶持本土奶粉企业的意图,但“洋奶粉”趁中国本土奶粉信任危机垄断并涨价也是事实,一些评论人士甚至认为,反垄断调查早就该进行了。
昨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处对南都记者证实,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正在对美赞臣、雅培、惠氏、多美滋、美素佳儿和合生元6家奶粉企业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此举意味着,继此前工信部等九部委重手整顿国内奶粉企业之后,政府对于进口奶粉的整治工作也已经正式开始。不过,业内人士对洋奶粉未来价格走势看法不一。
在被披露正在接受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后,昨日两家知名奶企惠氏、贝因美宣布降价。其中惠氏昨日宣布主要产品立即降价,并称平均降幅11%,单品最高降幅20%,预计这一降价行为在未来一年将让利4.5亿元。贝因美更是在2日晚间就紧急宣布要响应国家号召下调奶粉出厂价,昨日晚间又补充公告说明公司也遭到了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
继国内奶粉企业贝因美宣布下调价格之后,“洋奶粉”品牌惠氏公开表示,该公司将立即开展主要产品的降价活动,平均降幅11%,其中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达20%,同时承诺近期上市的新配方产品一年内不涨价。但有专家称“高奶价”长期难以改变。
几大"洋奶粉"受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原因是定价最贵,但也有多位资深奶粉行业内人士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几大"洋奶粉"生产商自2008年以来就不断争相跟风涨价,并且涨幅已明显超出实际成本增加所需,最终引发发改委对它们"联合操控价格"的怀疑。
有专家认为,此番整顿洋奶粉价格,意在拟提升国内乳品行业集中度,重振国产品牌的消费信心。未来如果进口奶粉品牌在反垄断调查之下被迫降价,而国产奶粉品牌尚未重获消费者的信心,国产奶粉因价格优势获得的生存空间将会受到进一步挤压。
问题是,奶粉价格最终取决于市场,奶粉销售经营最终靠的依然是市场,而不是行政机关的“干预”。如果今后“洋奶粉”不再明目张胆搞“限定最低价格”、“串通价格”等行为,发改委今后将无法依据《反垄断法》实施监管处罚。换言之,只要今后“洋奶粉”稍加注意,注意规避《反垄断法》中规定条款和行为,“洋奶粉”们完全可以继续左右市场、获取暴利。一者,生产厂家可以不“垄断价格”,但不代表终端价格就低。奶粉价格最终应该由市场决定,难道发改委方面有权决定末端环节的洋奶粉销售价格?其二,有需求就有市场。总体上“洋奶粉”在消费者中认可度高,在占据国内市场60%以上庞大比例的情况下,决定价格的依然还将主要是“洋奶粉”。如此分析,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浇灭”的只会是“畸高洋奶粉价格”的“明火”,其背后涨价的“暗火”却是解决不了的。
乳业专家王丁棉指出,正是洋奶粉的高价和暴利引发此次反垄断调查,“以900克的罐装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进口奶粉到岸价平均约85元,国外终端零售价在125元左右,但同品牌、同包装、同重量的奶粉在中国市场价格超过250元。”至于国内奶粉品牌合生元遭到调查,也是因为利润过高。据悉,合生元销售的原装进口奶粉主打高端市场,企业出厂价已达到188元,到了一级经销商手中,价格变成278元,再经过三四层网络向下销售,最终零售价变成三四百元。专家指出,洋奶粉利用国内乳业的信用危机,采取高高在上的定价机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形成了畸形的奶粉市场消费心理。因此,国家发改委对高价奶粉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有利于推动奶粉价格回归,并纠正“高价格等于高品质”这一错误的消费心理。(记者 任翀)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