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钱荒让少数精明投资者看到机会 @ 2013-06-25T13: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银行 理财产品
概念: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近日,国内各银行面对“钱荒”现象,不得不大幅提高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来进行“抢钱”,并通过返现金、送小礼物等方式加大吸储力度。6月24日,记者走访山东潍坊市区几大银行发现,大部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大幅上升,有的几近突破6%。对市民来说,在如今股市暴跌、金价大跌的时候,银行这场愈演愈烈的“抢钱”大战无疑变成理财的良机。专家提醒,高收益的同时是高风险,近期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一定要谨慎,不能被预期收益的数字所误导。
此外,华夏银行6月23日-25日紧急发行两款72天期理财产品,其中增盈增强产品预期收益率6.6%-6.9%;创赢产品预期收益率6.8%-7%。同时,工商银行今起也将发行一款理财产品,100万元预期收益率6%;500万元预期收益率6.5%,期限为70天。另一家国有银行则更直接地表明自己对资金的渴求,“行外资金专属高收益产品,43天6.2%,35天6%,100万元起”。兴业银行也对客户展开了短信“轰炸”,“季末理财,重磅出击,35天门槛5万元预期收益率4.7%-4.9%/年”。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银行、华夏银行等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均创下了年内峰值。
记者走访数家银行了解到,当前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多出现在股份制银行,如今5%左右的理财产品已经算是较低的收益率了。中信银行的一款对私4个月期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了6%,而华夏银行近日还特别追加了两款72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则达到了6.6%至7%。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均创年内新高。
例如,一家国有大银行近期推出一款41天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此
银行间拆借利率的上升是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因素。以汉王科技为例子,公司新近购买的起息日为6月21日的北京某银行1个月期限的挂钩SHIBOR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预计年化收益率高达6.18%。
35天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达到7%!昨日,记者在金交会上看到,“钱荒”已迫使部分银行祭出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招徕人气。同时,“钱荒”还直接影响到部分业务的开展,一家银行广州分行的10多笔结构化融资业务融资时间铁定要从6月底推迟至7月中。另外,小微企业业务依旧是各家银行主推的重点,不过随着小微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银行谋求错位竞争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银行反馈,监管层对小微业务的考核指标已较去年发生了变化。
“前一阵银行理财产品能有4.5%的预期收益率就不错了。这几天连5%都算低了。有些银行的产品收益率真是每天都在涨。”昨天,热衷理财的市民周女士对记者如此感叹。记者查阅相关信息发现,最近两三天,没有纾缓的银行“钱荒”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又往上推了一个台阶,而且当前理财产品的发售期缩短到一两天,手不快的市民根本就抢不着。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一段时间,银根不断收紧,阵阵“钱荒”让各大商业银行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不断瑟瑟发抖,最终带来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收益率突飞猛涨。建设银行6月14日发行的一款期限为33天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竟飙至7.39%。如此高的收益率究竟有没有风险?银行抛出如此高收益产品背后又有何玄机?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01988.SH, 简称:中国银行)在周三发行了收益率为4.4%、63天后到期的理财产品,高于5月份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4%的收益率。中信银行发行了收益率为5.2%的3个月期理财产品,也高于两周前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4.8%的收益率。
商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改今年以来的低迷状态,重返去年下半年的水平,由原来3%~4%上涨至5%~6%。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以来,新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银行多达十几家,其中不乏中行、工行、建行等国有大银行。近期,建设银行新发行的一款期限为33天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39%,创下了近期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新高。同时招商银行的一款期限为3个月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则也达到了7%。
到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为星展银行在2012年5月2日发行的“星利系列1218期(DZHQ)”,投资币种为澳元,该结构性产品挂钩3个月美元LIBOR到期实现了11.00%的收益率。有4家银行发行的4款产品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农业银行发行的“"金钥匙如意"2013年第6期英镑汇率挂钩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一款挂钩英镑兑美元的结构性产品,由于在产品运行期间挂钩标触发低收益条款,因此未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相同的还有招商银行发行的“焦点联动系列之黄金表现联动(看涨)理财计划(104061)”,该挂钩黄金的结构性产品同样因为未能触发高收益率条款而获得较低收益。广发银行和杭州联合银行发行的2款产品由于披露信息不详因此无法判定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原因。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