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成品油将缩短调价周期分析称或抑制市场投机 @ 2013-03-07T1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成品油 油价
概念:2013年油价 , 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
张平进而指出,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现在看来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国际的油价是每一天都在变动,所以我们因为时间长,就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我们设定了一个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22个工作日油价如果国际的波动达到4%,我们就调。如果达不到4%,油价就保持稳定,不调,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够及时反映到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大的方面是存在这两个缺陷。
备受市场关注,但迟迟未有结论的内地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透露,发改委正研究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
不过 , 他认为这个机制有两个明显缺点 , 包括以 22日为周期, 时间太长, 以及百分之4的油价波幅不能及时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 . 发改委正针对上述问题 , 研究成品油格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 计划将工作周期缩短 , 以及准备取消百分之4的油价波幅要求 , 令油价定价机制更加灵活, 及更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
张平说,现有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而国际油价每天都在变;二是现有机制设定国际油价在22个工作日内变动幅度达到4%才做调整,如达不到4%,成品油价格就保持稳定,这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来。
张平今早出席人大记者会时指,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果平均油价波动超过4%,就相应地调整油价;至于该机制有2个明显的缺点,第一是22天的周期太长,第二是4%的限制,令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国内成品油价。
该行指虽然发改委没有提及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但自2012年5月发改委曾7次上调成品油价,可见有关价格机制进一步向市场价格推移,不过该行继续维持其固有观点,认为如果政府对引入新的更加透明的价格机制的决心不进一步上升,中石化将继续录得巨额的炼油亏损。(C)
我国的油价定价机制是在1998年就开始和国际接轨,按照国际价格来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2009年5月《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实施,调价周期定为22个工作日,作为调价基准的国际三地原油加权均价移动变化率只有达到“4%”的涨跌幅,发改委才会相应调整油价。而台湾地区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则是主要参照“70%迪拜+30%布伦特”石油价格,调价频率为一周一调。不过台湾同样设立缓涨机制,油价高企时只涨一半幅度。今年以来台湾地区已经四次上调油价,下调是第一次。而大陆地区2月25日的调整为今年以来第一次调整。
张平透露,目前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针对上述两个突出缺陷,一是计划把周期能够调得更短一些,不管国际油价涨跌幅达没达到4%,该调就调,该升就升,该降就降,使油价定价机制更加灵活,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二是取消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4%的涨跌幅限制。
    对私家车主而言,嚷嚷了多年的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联动也没有那么明显,油价好像还是涨多跌少,而且调整得太慢。对此苑少军认为,还可以通过改革现行成品油调价机制的方式,让油价更“敏感”。按照国家现行机制,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调整国内油价。
预计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进入三步曲: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是第一步,即挂靠布伦特、迪拜、辛塔三种原油现货价格,时间为22个工作日,价格变动幅度为±4%;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第二步,是缩短工作日,即从22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左右,以免国际国内市场有充分的时间猜测中国价格,囤积居奇,或者快速去库存;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第三步,即通过建立成熟的期货市场,结合现货,形成真正的中国价格。
同时,张平还就目前油价定价机制的缺陷进行了阐述,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是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果平均油价的波动超过了4%,国家发改委就相应进行油价的调整。现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机制来操作。这个机制现在看来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国际的油价是每一天都在变动,所以我们因为时间长,就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我们设定了一个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22个工作日油价如果国际的波动达到4%,我们就调。如果达不到4%,油价就保持稳定,不调,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够及时反映到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
【财新网】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改革方案。针对调价周期长、4%的国际油价波动指标这两个突出缺陷,该委计划缩短调价周期,以适应国际油价的频繁变动;同时准备取消4%的国际油价波动指标,按一定的周期,该调就调,亦即不管是否达到4%,该升就升、该降就降,令油价定价机制更灵活,更适应国际市场变动。
我们显然无法要求所有消费者都深入了解每次油价调价的来龙去脉,但更合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无疑能最大程度减小这种尴尬。在笔者看来,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无外乎从四个方面进行,即“挂靠地、调价周期、调价幅度和企业自行调价”。首先是油价挂靠地点的问题。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主要参考的是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价格,未来应根据我国石油进口的结构,对挂靠地点进行调整,原则就是“从哪里买油就和哪里挂靠”,做到成品油价格的变动与原油进口价格连接更加紧密。
昨日,被问及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时间表时,朱之鑫表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下一步甚至是很长时间里,理顺价格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中国已经有比较好的、正常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包括调高调低。”“我们已经向前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从原来的从来不动到不断的调整,一直到去年调节了8次,只会是越改越好,越来越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朱之鑫说。这或将意味着,国家发改委在短期内对成品油定价机制做进一步优化改善的可能性减少。
卓创资讯分析认为,缩短调价周期,取消4%的涨跌幅限制,这就意味着业者需要对中期国际油价走势有更精准的把握,而考虑到成品油终端消耗等因素,为了降低操作风险,市场投机者将会降低操作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抑制市场投机行为。不过,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更强,市场化程度更高,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成品油市场,届时,诸多中小投机者积极入市或将实现稳步小幅盈利的局面,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活跃程度要明显高于目前。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将实行分步走。”廖凯舜分析认为,2012-2013年,国家将完善细节,部分定价权下放,成品油价格进一步与国际接轨;2014-2015年,国家将建立中国原油和成品油定价中心,成品油价格完全与国际接轨,石化企业政策性潜在亏损将消失;2015年以后,国家将放开原油、成品油进出口,只规定硬件的门槛,如储备等。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