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两会.影像链接)发改委主任张平:油价形成机制有明显缺陷正研究改革方案 @ 2013-03-06T18: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油价 成品油 机制 发改委
概念:5月发改委 , 2013年油价
同时,张平还就目前油价定价机制的缺陷进行了阐述,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是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果平均油价的波动超过了4%,国家发改委就相应进行油价的调整。现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机制来操作。这个机制现在看来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国际的油价是每一天都在变动,所以我们因为时间长,就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我们设定了一个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22个工作日油价如果国际的波动达到4%,我们就调。如果达不到4%,油价就保持稳定,不调,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够及时反映到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
发改委通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提高成品油价格。据了解,这是2013年国内成品油价首次调整,上次调价日期为2012年11月16日。两次调价间隔70个工作日。巧合的是,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于同日也对油价进行了调整,自2月25日零时起调降各式汽、柴油价格每公升各0 .4元、0 .3元,调整后之参考零售价格分别为92无铅汽油每公升34 .5元、95无铅汽油每公升36.0元、98无铅汽油每公升38.0元、超级柴油每公升33.5元(均为新台币)。
该行指虽然发改委没有提及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但自2012年5月发改委曾7次上调成品油价,可见有关价格机制进一步向市场价格推移,不过该行继续维持其固有观点,认为如果政府对引入新的更加透明的价格机制的决心不进一步上升,中石化将继续录得巨额的炼油亏损。(C)
事实上,这次油价上调,让人匪夷所思。一是该下调,没有下调。在前期国际油价回落时,发改委并未同步下调,而是给予了长达三个月的“缓冲期”。二是我国成品油上调,正是国际油价“跳水”之时。同一日,我国油价上涨,台湾地区下调,调价的原因都是根据“国际油价”。发改委在2月24日当晚宣布,自2月2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最高零售价分别提高0.22元和0.25元,上调幅度约3%。然而,同日,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对油价进行了下调,各式汽、柴油价格每升分别降0.4台币、0.3台币,下调幅度约1%。调价的原因是“国际油价下跌”。当时,美国汽油平均价格约合人民币6.2元/升,与上周的油价相比,也表现出下降的势头。三是中国油价比美国贵。我国调价后汽油平均价格在7.76元/升;截至2月19日,美国汽油价格超过4美元/加仑(折合6.63元/升)。
昨日,被问及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时间表时,朱之鑫表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下一步甚至是很长时间里,理顺价格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中国已经有比较好的、正常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包括调高调低。”“我们已经向前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从原来的从来不动到不断的调整,一直到去年调节了8次,只会是越改越好,越来越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朱之鑫说。这或将意味着,国家发改委在短期内对成品油定价机制做进一步优化改善的可能性减少。
宵节后我国大陆成品油价格进行今年首次上调,而台湾油价则在同日内降低,成品油调价机制改革呼声再度四起。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接受南都采访时说,新的油品定价机制已确定大框架,可能在全国
在国内成品油价格涨跌之间,车主越来越理性,但他们对新定价机制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强烈。当然,这主要是从两次价改延迟事件中凸显出来的。第一次是在2012年10月,当时早传出油价下调消息,但后来因为国际油价震荡几次难以达到现有成品油价改机制的红线,直至1个月后的2012年11月16日才如愿以偿。第二次是这次油价上调,2月15日达到红线后,发改委并没立即下调,谁知这期间国际油价却下跌了,又缩回红线之内,凸显现行定价机制“22个工作日”指标的反映度不灵敏。
【张平:我们正研究油价机制改革方案】今天上午,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成品油消费涉及千家万户,涨价不是好消息。发改委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将缩短现有的22天调价周期,并取消4%的幅度限制,以适应国际油价频繁变动,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一边在上涨油价时强调“与国际接轨”,一边又在我涨人降时强调“没有可比性”,如果不是选择性地“与国际接轨”,至少也说明我们接轨国际油价的调价机制有问题。不能因为“去年调了8次”就简单论定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正常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恰恰相反,对现行成品油调价机制的不满声音很多,对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更是千呼万唤,发改委没有理由总以“时机不成熟”来拖延推诿,并自欺欺人地将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定性为“比较好的、正常的”。
华夏时报报道,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5日零时起上调大陆地区成品油价格,汽油上涨300元/吨,柴油上涨290元/吨;折合90号汽油上涨0.22元/升,0号柴油上涨0.25元/升。这是今年以来我国首次调整成品油价格。而卓创资讯和中宇资讯两大机构均认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将在3月两会之后择机推出。
我们显然无法要求所有消费者都深入了解每次油价调价的来龙去脉,但更合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无疑能最大程度减小这种尴尬。在笔者看来,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无外乎从四个方面进行,即“挂靠地、调价周期、调价幅度和企业自行调价”。首先是油价挂靠地点的问题。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主要参考的是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价格,未来应根据我国石油进口的结构,对挂靠地点进行调整,原则就是“从哪里买油就和哪里挂靠”,做到成品油价格的变动与原油进口价格连接更加紧密。
朱之鑫昨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时被传媒包围,众多记者问及油价问题,他不断为加价辩护,称去年总共八次调整油价,其中三次为下调,强调“内地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无论是调高还是调低,都已经有较好的机制”。对于外界质疑台湾及其它地区油价较低,他亦不以为然,称“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油价非常低,那时也没有任何别的国家说要跟中国的油价靠拢”。
中新网2月27日电(能源频道 张健康)24日,国际油价暴跌之时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引发了民众对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质疑。业内人士透露,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已经提交国务院,适时可以发布。新的定价机制缩短了调价周期和参考油价变动幅度,即由现行的“22+4”调整为“10+2”,而且定价由现行的国务院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发布权由发改委转交第三方机构。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和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月25日零时起将汽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为有效疏导油价上涨对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影响,决定将燃油附加费升至3元。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