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两会】张平:正研油价改革或撤4%限制 @ 2013-03-06T17: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成品油 油价 机制
概念:2013年油价
     现行油价定价机制有两个明显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国际的油价是每一天都在变动,因为时间长就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设定了一个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22个工作日油价如果国际的波动达到4%,我们就调。如果达不到4%,油价就保持稳定,不调,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够及时反映到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大的方面是存在这两个缺陷。
同时,张平还就目前油价定价机制的缺陷进行了阐述,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是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果平均油价的波动超过了4%,国家发改委就相应进行油价的调整。现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机制来操作。这个机制现在看来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国际的油价是每一天都在变动,所以我们因为时间长,就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我们设定了一个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22个工作日油价如果国际的波动达到4%,我们就调。如果达不到4%,油价就保持稳定,不调,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够及时反映到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
该行指虽然发改委没有提及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但自2012年5月发改委曾7次上调成品油价,可见有关价格机制进一步向市场价格推移,不过该行继续维持其固有观点,认为如果政府对引入新的更加透明的价格机制的决心不进一步上升,中石化将继续录得巨额的炼油亏损。(C)
第三,我国油价调整没有涉及成品油的成本。根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应该是在国际原油价到岸价基础上,核算炼油厂的加工费用,加上合理的利润、税收,从而确定国内成品油出厂价和零售价。但是,油价多次调整,人们大概只知道国际原油价格,却无法获知炼油厂的加工费用、合理的利润。那么,我国油价调整能否公布成品油的成本、税金和利润?
在国内成品油价格涨跌之间,车主越来越理性,但他们对新定价机制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强烈。当然,这主要是从两次价改延迟事件中凸显出来的。第一次是在2012年10月,当时早传出油价下调消息,但后来因为国际油价震荡几次难以达到现有成品油价改机制的红线,直至1个月后的2012年11月16日才如愿以偿。第二次是这次油价上调,2月15日达到红线后,发改委并没立即下调,谁知这期间国际油价却下跌了,又缩回红线之内,凸显现行定价机制“22个工作日”指标的反映度不灵敏。
对私家车主而言,嚷嚷了多年的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联动也没有那么明显,油价好像还是涨多跌少,而且调整得太慢。对此苑少军认为,还可以通过改革现行成品油调价机制的方式,让油价更“敏感”。按照国家现行机制,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调整国内油价。
此前,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和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月25日零时起将汽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据北京发改委发布的消息称,此次提高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标准将有效疏导油价上涨对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影响。
胡慧春对中新网能源频道表示,目前世界经济处于良好复苏势头,且全球充裕的流动性也会推高国际油价,预计中期,国际油价仍会处于上升通道。同时,春节期间,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后保持高位运行可能会推高CPI涨幅,这些都不利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预计本次上调后新定价机制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彭森透露,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天然气价格改革等方案都已制定好,总的原则是由政府定价转为市场定价。目前CPI涨幅回落,是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较好窗口期。
我们显然无法要求所有消费者都深入了解每次油价调价的来龙去脉,但更合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无疑能最大程度减小这种尴尬。在笔者看来,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无外乎从四个方面进行,即“挂靠地、调价周期、调价幅度和企业自行调价”。首先是油价挂靠地点的问题。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主要参考的是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价格,未来应根据我国石油进口的结构,对挂靠地点进行调整,原则就是“从哪里买油就和哪里挂靠”,做到成品油价格的变动与原油进口价格连接更加紧密。
2月25日,大陆地区成品油价格出现年内首次上调,但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品油价格却在同日下调,现行成品油调价机制的滞后性此次突显得更加明显。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将实行分步走。”廖凯舜分析认为,2012-2013年,国家将完善细节,部分定价权下放,成品油价格进一步与国际接轨;2014-2015年,国家将建立中国原油和成品油定价中心,成品油价格完全与国际接轨,石化企业政策性潜在亏损将消失;2015年以后,国家将放开原油、成品油进出口,只规定硬件的门槛,如储备等。
一边在上涨油价时强调“与国际接轨”,一边又在我涨人降时强调“没有可比性”,如果不是选择性地“与国际接轨”,至少也说明我们接轨国际油价的调价机制有问题。不能因为“去年调了8次”就简单论定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正常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恰恰相反,对现行成品油调价机制的不满声音很多,对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更是千呼万唤,发改委没有理由总以“时机不成熟”来拖延推诿,并自欺欺人地将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定性为“比较好的、正常的”。
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元宵节上调后,三地变化率进入新一轮计算周期。由于调价后国内市场面临短期的去库存阶段,预计下个月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呈现清淡行情。而日前调价的滞后再次引起业界对现行调价机制的争论,同时,随着国际油价结束高涨行情、国内物价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不排除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在“两会”后推出的可能性。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