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发改委:油价调整机制存在两个明显缺陷 @ 2013-03-06T16: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油价 成品油
概念:2013年2月24日
同时,张平还就目前油价定价机制的缺陷进行了阐述,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是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果平均油价的波动超过了4%,国家发改委就相应进行油价的调整。现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机制来操作。这个机制现在看来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国际的油价是每一天都在变动,所以我们因为时间长,就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我们设定了一个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22个工作日油价如果国际的波动达到4%,我们就调。如果达不到4%,油价就保持稳定,不调,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够及时反映到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
    事实上,公众对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不满意,除了油价偏高、调价周期过长、涨多跌少之外,更多的在于对油价成本和所含税费不知情。成品油消费者作为纳税人,应该知道并且有权知道自己交了多少税,交了哪些税,有关部门公开所征税种与税率,也是还公众知情权。特别是,公众除了关注成品油税负的高与低之外,关键是想知道税收去哪了,看这部分税收是否更有效地用于治理城市拥堵、环保、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张西流)
对私家车主而言,嚷嚷了多年的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联动也没有那么明显,油价好像还是涨多跌少,而且调整得太慢。对此苑少军认为,还可以通过改革现行成品油调价机制的方式,让油价更“敏感”。按照国家现行机制,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调整国内油价。
事实上,这次油价上调,让人匪夷所思。一是该下调,没有下调。在前期国际油价回落时,发改委并未同步下调,而是给予了长达三个月的“缓冲期”。二是我国成品油上调,正是国际油价“跳水”之时。同一日,我国油价上涨,台湾地区下调,调价的原因都是根据“国际油价”。发改委在2月24日当晚宣布,自2月2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最高零售价分别提高0.22元和0.25元,上调幅度约3%。然而,同日,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对油价进行了下调,各式汽、柴油价格每升分别降0.4台币、0.3台币,下调幅度约1%。调价的原因是“国际油价下跌”。当时,美国汽油平均价格约合人民币6.2元/升,与上周的油价相比,也表现出下降的势头。三是中国油价比美国贵。我国调价后汽油平均价格在7.76元/升;截至2月19日,美国汽油价格超过4美元/加仑(折合6.63元/升)。
“同样是国际油价大跌,为什么其他国家或地区油价在跌,我们的油价却涨了?”昨天在大陆成品油价上调的当天,我国台湾却下调了成品油价。无独有偶,在国际上,美国近日成品油零售价也在日趋下跌,引发大陆民众争议。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同作怪,导致成品油价走势背道而驰。
中国国家发改委在2013年元宵节当天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凑巧的是,台湾中油也在当天发布调价通知,对油价进行了下调。两岸成品油价都是根据国际原油价格调整,怎么会做出一涨一跌的相反动作?
美银美林发表报告,发改会调高成品油价格,其中汽油价格上调3.5%,至每吨300元人民币,柴油价格调高3.8%,至每吨290元人民币,该行指早已预期有关的调整,但因为春节原因,调整来的较该行预期迟,不过有关调整仅将内地炼油的亏损从每桶蚀4.3元,收窄至每桶2元,鉴于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化工业务的挑战继续,该行认为公司估值处于公平水平,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9.5元。
华夏时报报道,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5日零时起上调大陆地区成品油价格,汽油上涨300元/吨,柴油上涨290元/吨;折合90号汽油上涨0.22元/升,0号柴油上涨0.25元/升。这是今年以来我国首次调整成品油价格。而卓创资讯和中宇资讯两大机构均认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将在3月两会之后择机推出。
【慧聪五金网】距离年内首次上调价格仅10天,国内成品油价下调预期就已隐现。笔者从多家资讯机构了解到,近期国际油价震荡走低,截至3月4日收盘,三地原油均价达到107.51美元/桶,变化率为-0.36%。若国际油价保持当前价位,三地变化率将于3月20日收盘达到-4%,成品油价下调窗口将于3月26日开启。
上周初,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兑现,汽油价格每吨上调300元,柴油价格每吨上调290元,国内主营汽柴油价格纷纷大涨。但由于调价前国内看涨预期浓厚,柴油需求旺盛,消化了部分涨幅,故柴油涨幅相对缩减,大部分地区实际上涨幅度仅为150元/吨左右。
在国内成品油价格涨跌之间,车主越来越理性,但他们对新定价机制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强烈。当然,这主要是从两次价改延迟事件中凸显出来的。第一次是在2012年10月,当时早传出油价下调消息,但后来因为国际油价震荡几次难以达到现有成品油价改机制的红线,直至1个月后的2012年11月16日才如愿以偿。第二次是这次油价上调,2月15日达到红线后,发改委并没立即下调,谁知这期间国际油价却下跌了,又缩回红线之内,凸显现行定价机制“22个工作日”指标的反映度不灵敏。
2013年成品油价格第一次上调的预期愈发强烈。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2月24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决定提高成品油价格,2013年2月25日零时起执行。
据媒体报道,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林伯强认为,各国成品油相关税收差异很大。据估算,2009-2011年6月,中韩汽油价税差达到每升3.4元;中日税差为每升2.6元;中美汽油价税差为每升1.2元。其中美国不含税汽油价格较中国每升低0.2元。因此,中美汽油价差的86%源于税差。
早在油价上涨之前,就有多家分析机构对即将上涨的油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曾指出,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是2013年的首次价格上调,也是调价史上第一次春节后立即上调。据测算,此次价格上调的幅度约在350~400元/吨,折合93号汽油0.27~0.31元/升,0号柴油0.30~0.34元/升。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则在2月17日表示,虽然成品油零售价调整所参照的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突破+4%的调价红线,但春节期间迪拜、辛塔原油现货连续两日休市,给三地变化率带来约0.3%的提升,即成品油调价所挂靠的原油价格出现一定“失真”,不排除国家发改委会对春节期间的原油价格作一定修正的可能性。与这些业内分析机构预计的一样,2月25日国内油价迎来了新一轮涨价潮。
事实证明,国内成品油涨价当日,国际原油价格就出现了大幅下跌,直至今日依然处在下行通道。如果不是发改委赶在元宵节“加班涨价”,这次油价调整其实毫无必要。现在,正因为有发改委为石油巨头涨价“特别加班”,即便国际油价近日连连下跌,国内成品油价要想降价也得等到22个工作日之后;而彼时只要国际油价企稳回升,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就不会变动——此即所谓“跟涨不跟跌”的缘由所在,因为跟涨时有人元宵节也加班,而跟跌时甚至可以“缓冲三个月”。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