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华夏爆煲风波惹关注沪银监命银行自查理财产品 @ 2012-12-12T06: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理财产品 银行
概念:理财产品华夏银行
华夏银行理财产品事件或将树立先例
目前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的数量大幅增加。华夏银行销售的这款理财产品由向多家小企业发放的贷款为支持,承诺收益率高达13%,是理财产品中一个极端的例子。不过,同类产品的数量在迅速增加。据惠誉(FITCH)的中资银行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估计,到今年年底,理财产品余额可能达到人民币13万亿元,相当于银行系统人民币存款规模的14.5%左右,也远远高于2011年底的人民币8.5万亿元。
内地银行近年销售很多理财产品,其中华夏银行被指代理销售的一项理财产品“爆煲”,上星期被几十名客户围堵上海嘉定支行,今日仍然有客户到支行了解情况,其中一名客户指,投资额达到6百万人民币,强调要讨回公道。
火腿也能变身为银行理财产品?金字火腿日前发布公告称,工行私人银行部高端客户拟向公司订购巴玛典藏发酵火腿(特制两组产品)收益权理财产品人民币2亿元,期限为18个月。产品发行15天后的行权期间内,购买者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取巴玛典藏发酵火腿实物,如不提取实物,到期后可收回本金并可获取预期6%的最高年收益。据悉,此款产品起售10万元,也即5组火腿产品起卖。
    据受害者向媒体介绍,当初购买投资产品时,享受的是华夏银行嘉定银行一站式服务,从大堂经理引荐到理财产品说明、柜台汇款均在华夏银行进行,银行不可能对此事一无所知。
内地华夏银行员工违规销售理财产品事件,引起监管机构高度关注,银监会近日除特别就华夏事件开会讨论外,并召集各家银...
近日有报道指,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员工私卖“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投资产品,产品到期后客户本息均无法兑付。对此,该行上海分行称事件属于该行员工的个人行为,相关产品并非华夏银行的理财产品,该行也从未代销过该款产品。事件曝光后,市场担心事件或只是冰山一角,恐引发内银“雷曼”事件。
一家城商行深圳分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告诉记者,银行理财经理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理财产品一般没有提成,而是体现在工资的绩效考核方面,这与单个的理财产品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做私单的理财经理一般可获得5%~7%的高额佣金。但上述总经理亦坦言,目前银行的理财经理素质参差不齐,虽然银行对客户经理的培训并不少,但仍时有违规发生。
【明报专讯】华夏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中鼎理财产品“爆煲”风波再有新进展,内地媒体报道,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郑超前日曾向购买了该问题产品的事主表示,银行会承担应有责任,但需按一定法律程序进行。而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事件,拘留了多名涉案人士,包括问题理财产品合伙人通商国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徐超印峥嵘发自浙江、上海 继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员工涉嫌违规代售理财产品遭曝光后,更多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不规范问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中国工商银行浙江金华商城支行(以下简称工行金华商城支行)也涉入一起“理财产品”纠纷案:金华市三江街道三路口村10多位村民1200万元的拆迁征地补偿款,用来购买工行“理财产...... 请在这里发表您个人看法,发言时请遵守法纪注意文明。
那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如何判断理财经理是否私卖产品呢?银行理财经理介绍,最简单的方式是看销售合同,有没有“某某银行”或者“某某银行代销”的字样。另外,还可以在同一银行的不同网点问问是否有同一款产品的信息,侧面来求证,避免银行员工做私单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购买的正规渠道代销的理财产品,一定是在柜台上完成相关手续,并且银行会出具相应的业务凭证。
银行无疑是此次风波的中心,也最受争议。无论最后责任如何划分,这一事件暴露出当前银行业在大步发展理财业务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与风险。从目前已经公开的情况看,华夏银行肇事支行相关当事人销售的中鼎系列理财产品未在总行报备,也未按程序报监管部门审批备案,属于前台人员擅自揽的“私活”,这既说明部分银行基层员工道德风险的存在,也与银行自身相关内控管理不到位有关。“揽私活”得益的是个别践踏规章制度的人,受害的却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声誉与品牌。如果风险没有发生,或者被“私了”,这些以“银行声誉谋私利”的行为,可能会在部分基层银行继续蔓延,其埋下的隐患令人怵然。部分银行基层员工的违规操作,恰是近几年银行业务快速扩张与转型过程中所隐藏风险的一个缩影。由于内控管理不到位甚至有所“回潮”,从去年至今,
因为1.4亿元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11月底,投资者向华夏银行上海分行抗议,认为华夏银行骗钱。3天后,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发公告称,这一理财产品是银行以前的员工个人销售,华夏银行从来没有代销过,也没有和产品发行方签订任何协议,并不打算偿付投资者的损失。随后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近年来,火热的理财产品曾令各家银行收益颇丰,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旦理财产品出现大幅亏损,银行声誉也将受损。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银行人士认为,关于华夏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陷入“巨亏门”引起的争议,凸显了银行在向投资者出售产品过程中引发的信誉风险,更为广大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必须重视银行理财的风险。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来自大型国有银行的消息人士称,银监会内部此前已向国务院报告,称银行理财不属于“影子银行”,因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很清楚,信息披露也在逐步完善。具体的规模和投向监管层都有掌握,只是外界看不到。而根据监管层的定义,“影子银行”的概念是:游离于监管之外,利用复杂杠杆结构,信息不透明的业务。
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华夏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出事”后,另一只由工商银行(1398)代销的理财产品又可能出现...
近日,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员工私卖理财产品的不断发酵,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越来越为各方所关注。相关信息显示,在这一事件发生后,银监会再敦促华夏银行(600015,股吧)拿出解决方案并召集各家银行就此事开会讨论,并给予窗口指导。 “现在,银行理财面临着各方资金的诱惑,铤而走险的员工并不是没有。”一国有银行云南省分行财富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银行与券商、信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均有渠道合作,代销产...... 请在这里发表您个人看法,发言时请遵守法纪注意文明。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