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华夏银行私售产品涉非法集资投资者两次谈判无功而返 @ 2012-12-05T1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华夏银行
概念:员工私售理财产品华夏银行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发展迅速。在股市低迷和楼市限购的背景下,银行储户和投资者都十分青睐安全性和收益率相对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趋之若鹜的需求或令银行在这方面的管理和风控上有所松懈。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此次事件,无论是前员工个人私售行为还是银行知情,都暴露了其管理上的风险。
新浪财经讯 针对华夏银行员工私卖理财产品致客户巨额损失一事,中金报告指出,此次华夏银行的事件对行业而言有标志性的意义,如果监管机构要求银行兜底将后患无穷。而拒绝兜底相当于刮骨疗伤。
华夏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 家人称成替罪羊
华夏银行称员工私售理财产品 其家属另执一词
一款充满争议的理财产品将华夏银行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昨日多家媒体报道,华夏银行前员工私自兜售的第三方理财产品无法完成兑付,引发了投资者与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的冲突。受此消息影响,华夏银行昨日股价收盘大跌4.15%,报8.08元。
11月30日上午,有微博网友爆料称,一群人在华夏银行门口高喊“华夏银行骗钱”。据了解,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财经理推销的“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理财产品,因到期无法兑付,引发投资者不满。对此,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表示,该“入伙计划”为华夏上海分行员工私售产品,与华夏银行无关。“经核查,该‘入伙计划’并非华夏银行产品,本行亦从未代销过该‘入伙计划’。 该计划各当事方中没有华夏银行,华夏银行亦从未与该公司签订任何协议。因该计划涉嫌违法,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 ——《北京商报》
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华夏银行做出澄清乃员工私售投资产品后,事件又有了最新进展。据悉目前上海银监局局长已前往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调研。
华夏银行理财产品“私售”事件戏中有戏
华夏银行理财产品无法兑付引争议 称系员工私售
华夏银行理财产品兑付风波发生以后,新浪财经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员工私卖理财产品致客户巨亏,银行该不该承担责任?”调查结果显示,49.4%的网友认为华夏银行管理不到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44%的网友认为华夏银行及其涉事员工均要承担;6.7%的网友认为华夏银行员工私自出售产品导致客户巨亏,理应由员工自己承担。
被媒体爆出员工私售理财产品的华夏银行昨日开盘旋即下跌,股价在8元附近徘徊,全天跌幅一度逼近4.8%。受此影响,银行股整体也集体走弱。宁波银行几乎以全天最低价收盘,跌幅超过6.5%。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等跌幅也较明显。
“银行股的大跌仍然来源于市场对表内外风险的担忧”,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指出,“无论是华夏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导致无法兑付,还是媒体报道的某地第二大民企濒临破产导致十余家银行的70亿元贷款面临风险,其实这类事件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在大盘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会成为做空理由。现在已是双向交易时代,由于银行股在指数中权重较大,通过做空银行股现货来谋利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周五的博文提出“上周开始白酒板块倒塌,本周四券商跳水,加之中小板创业板创新低,这些都是在近期的跳水明星,我们相信,进入十二月份后,还会有许多大家想不到的强势板块出现跳水,剩下的抱团取暖品种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幸言中,周一部份银行股成为新跳水明星。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之后,白酒板块领跌,近日又爆出华夏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事件,华夏银行大跌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UA XIA BANK CO.,简称:华夏银行)周一称,该行上海一家支行的一名前员工私售理财产品到期不能兑付,但华夏银行没有发行或销售该产品。国内媒体此前报道称,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大约人民币1亿元(约合1,600万美元)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不少投资者来到这家支行讨要说法。华夏银行未透露相关产品的总投资规模为多少(此消息来自道琼斯)。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