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 财经】11月份制造业PMI报50.6% 回升后劲尚存悬念 @ 2012-12-02T07: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PMI
概念:PMI连2月 , 中国10月制造业PMI
以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升至51.4,连续三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延续了10月的回升走势,且增幅有所加大,继续成为拉动制造业经济总体回升的动力;中型企业PMI回升至49.7;小型企业PMI下降至46.1,自2012年4月以来一直位于临界点以下。
不过,未来资产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捷则认为,尽管当前各项经济数据均有所回升,“中国经济在未来1至2季持续回升是毫无疑问的”,但由于政府已经实行了几乎目前所有能实施的经济宽松政策,此后将没有新的措施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明年下半年的大陆经济表现持观望态度。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多位经济学家及市场分析人士均认为,9月份的多项经济数据已经表明中国经济出现探底回升的迹象,而10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则进一步证实了中国经济触底企稳。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汇丰制造业PMI初值连续回升表明,经济复苏的态势正在持续,经济复苏的动能也在年末持续增强。专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7%,其中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占105.5%,而外需的作用是负5.5%。国内需求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一些积极因素将推动工业经济增速的企稳回升。一是出口回升趋势明显。近期欧、美、日主要发达经济体联手量化宽松刺激,全球宏观经济紧张局面暂时放缓,有利于大陆出口增长。同时,受国家稳出口政策,以及去年年底以及今年上半年基数较低等因素的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工业品出口增速将震荡回升。二是国家扩内需政策将逐步推动工业企稳回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融合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大陆工业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三是工业企业的主动调整加快了中国大陆工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加快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说。
本报北京11月26日电 汇丰银行发布中国11月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为50.4%,较10月终值49.5%进一步回升,创13个月新高。此前,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10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已连续两月回升。与此同时,中国多项重要经济指标都结束下滑,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10月用电量增速结束连续下滑态势,环比回升3.2个百分点;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43亿元,同比增长7.8%,是今年4月以来增速首度由负转正;10月份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但环比上涨0.2%。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首次环比增速回升……种种趋势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已经进一步巩固,经济回暖的动能有所增强。
而11月1日,由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 共同编制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10月份PMI为50.2%,较9月份的49.8%上升了0.4个百分点,高于50%的好淡分水岭。这一数值与彭博市场平均预测一致,是经济动能改善的信号,显示出中国经济重新回到了扩张区间。不过,根据标准方法进行季调后,10月份的PMI应为49.9%,因此对于本轮回升应保持审慎的态度。
9月以后,中国经济软着陆迹象明显。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经济止跌企稳,10月经济开始回升,数据可以充分说明问题。首先看采购经理指数PMI。它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是世界经济运作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50%是衡量制造业是否扩张或陷入衰退的“荣枯线”。今年5-8月,我国制造业PMI同比一直负增长,8-9月跌下50%,9-10月恢复同比正增长,10月重上50%,创自7月以来的4个月新高。从历史数据的趋势性看,10月PMI数据往往是回落的,但是今年10月却逆势走高,这说明10月PMI的走高不能用季节性因素解释,而是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推升的结果。10月非制造业PMI更是达到55.5% ,环比上升三个多百分点,特别是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重回60%以上,零售和餐饮业等消费性服务业增幅较大,反映出中国扩内需稳增长政策的积极效应。
新华08网上海11月24日电(记者王原)“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今年国内经济增长呈现U型轨迹,二、三季度低位徘徊,一、四季度企稳回升,而居民消费、PMI指数等各方数据也印证了这种趋势。”24日,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博士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挑战和机会”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各项数据指标不断向好,最新公布的10月PMI数据已重回50枯荣线之上;投资增长开始企稳状态,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将高于20%;临近岁末,居民消费增长亦强劲起来;市场流动性增长,贷款规模能够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数据表明中国的财政刺激措施已开始起效,中国经济在持续的减速后,开始出现复苏的曙光,预计中国经济将在四季度回升,并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出现更高的增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指出,PMI指数连续回升,显示经济运作企稳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温和回升基本走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PMI继续小幅回升,预示未来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小幅温和回升。
“PMI在9月份反弹,10月份站在临界点之上。从短周期角度看,中国经济处于探底回升的轨道上,这和宏观调控预调微调力度不断加大紧密相关,应当说是预料之中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点评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判断,见到10月份的数据后,可以比上个月更有把握地认为,中国经济在筑底回升,虽然回升很温和。
张继圣指出,中国大陆近期各项经济指标透露经济落底迹象,11月1日大陆公布的官方版10月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至50.2重回景气扩张轨道,民间调查机构汇丰发布的中国10月PMI终值也上升至49.5,创8个月新高,两者数据有落差但同样都指出大陆制造业呈现回温趋势。
由于美国昨(1)日发布的经济数据转好,再加上中国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扩张,全球风险情绪升温,美股道琼指数大涨百点,进而带动亚股开高,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今(2)日指出,从转好的指标可看出第4季美国旺季销售可望增温、而制造业也可同步反映旺季而略加速,同时,中国的制造业扩张动能止跌回稳,全球的景气在美国、中国的转好表现带动下,有望缓步回升。
中国10月官方和汇丰制造业PMI双双延续升势,为第四季度经济数据报出开门红,印证中国经济在内需支持下开始筑底企稳。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0.2,告别前两月的萎缩状态;汇丰中国10月制造业PMI则创八个月高位。
范剑平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中国进出口下滑明显影响经济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已是连续多月呈现负增长,基建投资低增长拖累装备制造业,房地产拖累相关产业去库存化,M2已经放松,但M1回升不力,上述因素导致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争议声四起,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也比较多。但是,多个信号显示,中国经济已经缓中趋稳,开始筑底,继续下滑可能性下降,主要表现十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放松已经使市场货币流动性较为充裕,二是发电量增长率缓中趋稳,三是9-10月出口均超预期;四是10月制造业PMI回升到50.2%,五是10月份工业小幅回升;六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环比转正;七是9月工业企业当月实现利润4643亿元,同比增长7.8%;八是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九是第四季度选择增加雇佣的比例仍保持在往年平均水平;十是换届效应推动投资增长。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